臨床檢驗標本的收集方法

2022-12-17 16:45:03 字數 3149 閱讀 7999

臨床檢驗結果是否可靠,除了檢驗儀器和裝置,以及檢驗人員的業務素質外,主要取決於臨床檢驗的質量控制。臨床檢驗的質量控制包括病人的準備、標本收集、運送、分析前處理、分析過程、結果計算、報告書寫等全過程。這中間,除了過失誤差外,影響檢驗結果的主要是生理學變異及分析變異(即誤差)。

而正確的收集標

本就是為了排除引起生理學變異的種種因素。

a、影響機體生理指標的主要因素。

1、運動:強烈的肌肉運動明顯影響體內代謝。其暫時的變化是血中非酯化脂肪酸迅速下降,繼而上公升,丙酮酸與乳酸接著公升高。

此時受檢人員由於呼吸急促,而使二氧化碳壓pco2下降血ph值上公升。持繼較長時間的變化是由於肌細胞酶的釋放引起血清肌酸激酶(ck)、穀草轉氨酶乳酸脫氫酶(ldh)、酸性磷酸酶(acp)相繼公升高。運動對生理指標的影響與機體平時有無體育訓練及有無疾病有關。

故一般在做血液檢查時,應該採取晨血,住院病人可在起床前採血。而在院外,匆忙起床趕到醫院門診採血的病人應至少休息15分鐘後

再抽血。

2、緊張與情緒激動:可影響神經內分泌功能和呼吸。造成非酯化脂肪酸和乳酸公升

高。因此,取血標本時,應在患者相對安靜和情緒穩定時採取。

3、飲食的影響:早晨空腹採血可以相對避免飲食對某些臨床檢驗結果的影響。血液化學成分可因飲食量及性質而異。

大量進食後取血檢測,可使葡萄糖、鉀、鹼性磷酸酶及甘油三酯公升高。但酶的測量如轉氨酶(alt)、澱粉酶(amy)及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ea)、鈉(na+)等專案的測定則不一定要求空腹抽血。在採取空腹抽血時,如果延長空腹時間,則可使血糖與蛋白質測定結果偏低,而膽紅素及脂肪酸等公升高。

在做葡萄糖耐量試驗的前三天內,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少於300g/日,否則測得的糖耐量曲線可以公升高。食譜對某些生化指標有一定影響。如高蛋白的飲食可使血中尿素氮、氨、尿酸偏高,

患者喝大量含咖啡的飲料,可使體內兒茶酚胺釋放,引起血中脂肪酸上公升。4、酒對生理指標的影響:飲酒可造成血中乳酸、尿酸增加;如連續三個晚上飲酒,則可使血中gpt/alt公升高,而got/ast下降,γ?

gt(谷氨醯轉肽酶)上公升最為顯著。長期有飲酒習慣者,大多可有高甘油三酯血症,γ?gt也會長期不

正常。5、取血的體位對結果的影響:體位改變可引起某些生理指標的顯著變化。

所以住院病人與門診病人檢查的結果會有所差別。甚至同乙個病人在病房檢查的結果與到門診檢查的結果有一定差異。國外學者比較了十七個專案在站位(只在取血時坐1分鐘)與臥位(臥床30分鐘)情況下採取作臨床檢驗的變化。

其中有12項站位

顯著高於臥位。其中鉀+30%、鈣+4%、磷+3%、鐵+7%、總蛋白+9%、白蛋白+10%、總酯+9%、總膽固醇+8%、穀草轉氨酶+6%、谷丙轉氨酶

+15%、鹼性磷酸酶+11%、酸性磷酸酶+6%。

此外,在做血氣分析時,因呼吸的影響,二氧化碳分壓(pco2)臥位比站位採

血高3-4mmhg,氧分壓(po2)則低2-3mmhg。

高血壓病人由臥位變為站位時,其血管緊張素顯著上公升。

b、藥物對臨床檢驗結果的干擾與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二方面。

1、藥物對臨床檢驗分析方法的干擾:某些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可對臨床檢測的任何步驟進行干擾。其干擾原因可由藥物本身的物理性質如藥物的顏色與藥物本身所發出的螢光,或藥物的化學性質如強還原性,或藥物與血漿蛋白形成複合物或藥物本身對血清酶的抑制等來決定。

而造成臨床檢測結果與機體實際情況的差別。2、藥物通過其生理作用、藥理作用及毒理作用改變機體生理引數。這類影響有的是臨床**所需要的,有的則是不需要的,即平時所說的藥物的***。

故在採取檢驗標本前,應事先了解患者是否服用了某些藥物。另外,臨床上經常用血液學方面的檢查來評價某些藥物的療效,及其***對人體的反應。由於某些藥物中的成份可以改變機體某些生化引數,故在做此類臨床藥物監測時應排除此類藥物對檢測的干擾與影響。

例如:長期服用避孕藥的患者由於肝酶的誘導合成增加,可使轉氨

酶(gpt、got)及轉肽酶(如γ?gt)轉肽酶公升高。

c、臨床血液標本的分類與區別:

1、血液標本的基本分類:血液標本分為全血、血漿、血清三種。簡單表示即:

血細胞+血漿=全血

全血加抗凝劑後離心分離出來的淡黃色液體=血漿

全血不加抗凝劑而自然凝固後分離出來的,不含纖維蛋白原的淡黃色液體=血清

血漿中含有血細胞及其有形成分及多種生理物質和代謝產物。

2、血漿與血清的區別:採取血漿的優點是可以立即分離血細胞而無須待血標本自然收縮,這樣可以避免凝血及標本運輸過程中產生溶血。血漿與血清中丙種轉氨酶、總膽紅素、尿素氮、鈣、二氧化碳、肌酸激酶(ck)、葡萄糖等的含量無明顯差別。

而鹼酶(akp)、鈉(na+)、白蛋白(alb)、尿酸(ua)、甘油

三酯(tg)等物質,二者間有一定差異,但無臨床意義。

3、全血與血漿的區別。全血與血漿含水量不同,全血中水佔81%,而血漿中水佔93%。血中某些可溶於水的物質如葡萄糖、尿素氮等,用血漿測定比用全血測定高,尤以紅細胞壓積顯著公升高。

目前臨床檢驗用血標本,除血細胞檢查、血培養等少數專案用全血外,其它生化、免疫、腫瘤標記物等檢測多採用血清或血漿測定。這是由於血清或血漿中的生理成分與機體組織間液比較接近,更能真實地反應機體

的生理情況,反映其病理改變也更靈敏。

4、靜脈血與毛細管血的區別:從理論上講,除了毛細血管中葡萄糖高於靜脈血,乳酸及丙酮酸則低於靜脈血外,其它生理物質如總蛋白(tp)、白蛋白(alb)等二者間無顯著差異。二者間的區別主要是指在臨床檢測中,因採集方法的不同而引起被測物質含量的改變。

最近,我院臨床血細胞檢測由原來手指採血改為靜脈採血,這一改變在前一段時間引起了醫院臨床上小小的波動。那麼為什麼要改手指採血變為靜脈採血呢?有

以下兩個原因:

其一:儀器的設計要求。國外的進口儀器無論是細胞計數、生化儀、免疫儀等,在設計時其所檢測的人體各項生理指標,都是以靜脈血中的含為標準設計的。

這是因為靜脈血與周圍血(毛細血管,如手指、耳垂等部位血)相比,其生理成份較穩定,不易發生改變。故儀器測出的資料都是以正常人靜脈血中的恆定指標作為參考值來

作比較的。

其二、周圍血由於血迴圈較差,其中生理物質易受氣溫、運動、外力擠壓等物理因素影響而發生改變。如經常會有醫生或患者反映血象檢查忽高忽低,有時甚至一天乙個樣,差異很大。這種情況除了患者本身病情變化或在**過程中引起的變化外,檢驗人員在採集血標本時手法不當,如針剌太淺、擠壓過重而導致標本溶血使血紅蛋白公升高或將組織液擠出,稀釋血液,引起細胞數量的改變也有很大的關係。

改手指採血為靜脈採血即可減少這種人為因素的發生。這是確保臨床檢驗質量的重

要步驟。

臨床實驗 檢驗 病理 標本採集 儲存 運送制度

臨床實驗 檢驗 病理 標本採集 儲存 運送制度 1 由多部門共同制定的標本採集與移送的規範,應當包括對患者的準備要求 標本採集的方式與途徑 標本處理 運送 儲存條件等內容,要對相關員工進行教育與培訓,使其能知曉和遵循,避免由於標本採集與運送等分析前因素而影響檢測質量。2 標本採集前做好事前向病人告知...

檢驗前患者的準備及標本要求

一 血常規檢查1 病人準備 在採集標本前,患者應盡量保持平靜,減少運動量,住院患者應盡量在早晨臥床時取血,冬天從室外進入室內,應等體溫暖和後再取血,應盡量避開炎症 化膿 凍傷 病等部位取血 有過多汗水時,應用乾棉球擦乾,以免稀釋血液 一些藥物及飲食對檢驗結果會造成影響,應盡量避免飲用。2 標本要求 ...

植物標本的製作方法

1 尋找一株完整的植物,最好同時有根莖葉 花 果實 種子。2 植物體展開不超過a4大小 3 仔細的挖下植物體。4 小心清洗汙泥,去除枯葉。5 將植物攤開在a4的紙上 6 蓋上另外一張a4紙 7 將標本小心移入報紙中。8 將報紙兩處的開口釘上 9 將報紙兩處的開口釘上 10 在乾燥地板上放置十張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