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誦讀第一單元

2022-12-14 14:36:05 字數 4425 閱讀 4647

單元第一單元教學目標

課題花中君子使用教師

引導學生朗讀體會本單元的幾篇古詩,感悟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並能有感情的朗誦古詩。

活動重、難點理解詩句,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活動準備活動時間

古詩文本3課時

第1、2、3課時(總第3課時)

活動內容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早梅》《感遇》《墨竹圖題詩》《不第後賦菊》

梅蘭竹菊被稱為花中四君子,分別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高潔、清逸、氣節和淡薄的四種品格,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一身傲骨的梅和空谷幽蘭的蘭,還有花中君子的竹和菊。二、學習《早梅》

1、自由讀詩歌,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檢查朗讀,注意「迥」「銷」的讀音。3、結合注釋,自讀自悟,嘗試理解詩意。4、自己嘗試著講一講詩句的意思5、班內匯報交流,共同釋疑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了早梅淩寒獨開的丰姿。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乙個「迥」字,乙個「傍」字,寫出了「一樹寒梅」獨開的環境。

- 1 -

活動過程(此頁可多次複製使用)

這一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於「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乙個「不知」加上乙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

最後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6、7、

6、再讀詩歌,想象描繪了怎樣的景象?7、指導朗讀

8、8、試著背誦

三、學習《感遇》

1、自由讀詩歌,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檢查朗讀,注意「迥」「銷」的讀音。3、結合注釋,自讀自悟,嘗試理解詩意。4、自己嘗試著講一講詩句的意思5、班內匯報交流,共同釋疑

這首五言詩通篇詠香蘭杜若。香蘭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麗芬芳。蘭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麗,但好花還須綠葉扶。

花葉掩映,枝莖交合,蘭若才顯得絢麗多姿,所以作品首先從蘭若的枝葉上著筆,迭用了「芊蔚」與「青青」兩個同義詞來形容花葉的茂盛,中間貫一「何」字,充滿讚賞之情。如果說「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襯托花色之美的話,那麼「朱蕤冒紫莖」則是由莖及花,從正面刻畫了。這一筆著以「朱」、「紫」,濃墨重彩地加以描繪,並下一「冒」字,將「朱蕤」、「紫莖」聯成一體。

全句的意思是:朱紅色的花下垂,覆蓋著紫色的莖,不但畫出了蘭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紛披的情態。

蘭若不象菊花那樣昂首怒放,自命清高;出不象牡丹那般濃妝豔抹,富麗堂皇。蘭若花紅莖紫,葉兒青青,顯得幽雅清秀,獨具風采。「幽獨空林色」,詩人讚美蘭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來反襯蘭若的卓然風姿。

其中對比和反襯手法的結合運用,大大增強了藝術效果。特下「幽獨」二字,可見詩中孤芳自賞的命意。

詩的前四句讚美蘭若風采的秀麗,後四句轉而感嘆其芳華的零落。「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由夏入秋,白天漸短。

「遲遲」二字即寫出了這種逐漸變化的特點。用「裊裊」來形容秋風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傳神。然而「裊裊秋風」並不平和。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芬芳的鮮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陳子昂所寫的以感慨身世及時政為主旨的組詩,共三十八首,本篇為其中二首。詩中以蘭若自比,寄託了個人的身世之感。陳子昂頗有政治才幹,但屢受排擠壓抑,報國無門,四十一歲為射洪縣令段簡所害。

這正象秀美幽獨的蘭若,在風刀霜劍的摧殘下枯萎凋謝了。

此詩全用比興手法,詩的前半著力讚美蘭若壓倒群芳的風姿,實則是以其「幽獨空林色」比喻自己出眾的才華。後半以「白日晚」、「秋風生」寫芳華逝去,寒光威迫,充滿美人遲

- 2 -

暮之感。「歲華」、「芳意」用語雙關,借花草之凋零,悲嘆自己的年華流逝,理想破滅,寓意淒婉,寄慨遙深。從形式上看,這首詩頗象五律,而實際上卻是一首五言古詩。

它以效古為革新,繼承了阮籍《詠懷》的傳統手法,托物感懷,寄意深遠。和初唐詩壇上那些「採麗競繁」、吟風弄月之作相比,它顯得格外充實而清新,正象芬芳的蘭若,散發出誘人的清香。9、

6、再讀詩歌,想象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10、7、指導朗讀11、8、試著背誦

四、學習《墨竹圖題詩》

1、自由讀詩歌,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檢查朗讀,注意「迥」「銷」的讀音。3、結合注釋,自讀自悟,嘗試理解詩意。4、自己嘗試著講一講詩句的意思5、班內匯報交流,共同釋疑

在乙個淒風冷雨的夜晚,我在縣衙書齋躺著休息,聽見風吹竹葉發出蕭蕭之聲,立即聯想是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我們雖然只是些小小的州縣官吏,

但是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這首詩是鄭燮在乾隆十

一、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包括的。當時山東受災,飢民無數。鄭燮整日為災民奔波,白天勞頓,晚上思緒萬千,夜不能寐,故上書請示放賑。

災情嚴重,情況緊急,他來不及等上級批覆,毅然決定開倉放糧,因此得罪上級,被罷官。朋友說他糊塗,他寫「難得糊塗」表明自己的態度。

一二兩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齋臥聽蕭蕭竹」,寫的是作者在衙署書房裡躺臥休息,這時聽到窗外陣陣清風吹動著竹子,蕭蕭叢竹,聲音嗚咽,給人一種十分悲涼淒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間疾苦聲」,是作者由淒寒的竹子聲音產生的聯想。

由自然界的風竹之聲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飢寒交迫中掙扎的老百姓的嗚咽之聲,充分體現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繫百姓的情懷。

三、四兩句暢述胸懷。第三句「些小吾曹州縣吏」,既是寫自己,又是寫包括,可見為民解憂的應該是所有的「父母官」,這句詩拓寬了詩歌的內涵。第四句「一枝一葉總關情」,這句詩既照應了風竹畫和詩題,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點點滴滴都與「父母官」們緊緊聯絡在一起的。

鄭板橋的這首題畫詩,由風吹竹搖之聲而聯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對老百姓命運的深切的關注和同情,乙個封建時代的官吏,對勞動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確實是十分可貴的。

思想感情:這首詩以「竹」為依託之物運用象徵手法,表達了詩畫家鄭板橋淡泊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風雨來襲,我自巋然不動」的氣概。6、再讀詩歌,想象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 3 -

活動過程(此頁適用於備課的最後一頁)7、指導朗讀8、試著背誦

五、學習《不第後賦菊》

1、自由讀詩歌,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檢查朗讀,注意「迥」「銷」的讀音。3、結合注釋,自讀自悟,嘗試理解詩意。4、自己嘗試著講一講詩句的意思5、班內匯報交流,共同釋疑

"待到秋來九月八」,點明菊花開放的季節是在秋季。尤其是農曆九月九日,這是中國古代傳統的重陽佳節,這一天親友聚會、登高飲酒、欣賞菊花,正是菊花大展風姿、引人讚賞的日子。這種風俗在唐代特別盛行,比黃巢早140多年的孟浩然不是曾經與朋友約定「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嗎?

黃巢在這裡特別強調了「九月八」這一天。用了「待到」二字,表示了堅定的信心:九月八日這一天一定會到來的。

人們對重陽節也是盼望的,「待到」二字也起到了促使人們迎接這個佳節到來的作用,向人們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詩的第二句寫菊花的威力:「我花開後百花殺」。百花的凋零與菊花的開放本沒有必然的聯絡,在詩裡卻寫成菊花一開百花就枯萎了,變成了因果關係,這正是強調了菊花的威力。

唐代是崇尚牡丹的,把牡丹視為國花。據唐人李肇《國史補》載:「京城貴游尚牡丹三十餘年矣。

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黃巢一反傳統的觀念,對菊花大加讚揚,你看,「我花開」與「百花殺」恰成為鮮明的對照,更顯出菊花精神抖擻、威力極大。重陽,是菊花的節日。

詩的三、四兩句描寫重陽節的景象。

第三句寫味,「沖天香陣透長安」,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沖天香陣」。天,在封建社會裡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它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就連作為人間最高統治者的封建帝王,也只能稱為「天子」。他父天母地,是奉上天之命來管理萬民的。

但菊花的香氣卻可以「沖天」;不僅「沖天」,還能充塞京城長安。乙個「衝」、乙個「透」,表現了菊花、從而也體現了詩人那種藐視天地的雄偉氣魄。

第四句寫色。如果第三句是傳菊花的「神」,那麼,第四句則是寫菊花的「形」。「滿城盡帶**甲」,「滿城」是說菊花無處不有,遍滿京都;「盡帶」是說這遍滿長安的菊花,無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甲。

身披**鎧甲,屹立在颯颯西風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偉!況且,「滿」城「盡」是,如同雲霞,映照著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長安!

這裡所歌詠、所塑造的,不是單獨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這首詩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懷,通過刻劃菊花的形象、歌頌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現了作者等待時機改天換地的英雄氣魄。當農民起義的「重陽佳節」到來之日,那些封建統治階級威風掃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樣凋零了嗎?當浩浩蕩蕩的義軍開進長安之後,那身

- 4 -

著戎裝的義軍戰士,不是象這滿城菊花一樣,金爛爛輝光耀目、威凜凜豪氣沖天嗎?這首菊花詩是封建社會農民起義英雄的頌歌。

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寫了菊花的精神,也寫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備;既寫了菊花的香氣沖天,又寫了菊花的金甲滿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鮮明。語言樸素,氣魄巨集偉,充滿了使人振奮的鼓舞力量。

6、再讀詩歌,想象描繪了怎樣的景象?7、指導朗讀8、試著背誦

六、總結

談一談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花中君子梅《早梅》蘭《感遇》竹《墨竹圖題詩》菊《不第後賦菊》

- 5 -

第一單元蒙書誦讀

第1課 三字經 一 教學目標 1 培養孩子們的背誦能力。2 教育孩子克服外界干擾,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3 教育孩子尊敬父母,學會感恩。教學重點 背誦 人之初,性本善。教五子,名俱揚 教學難點 本段內容的理解。教學過程 一 匯入課題 上學期,咱們全校學生都背誦了 規 在 六一 的表演中,你們...

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計畫第一學期

磁村中學 中華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計畫 一 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薰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

國學經典誦讀篇目一

幼兒園階段 國學經典 注音版的 規 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三百千 及 要求以普通話注音,不求甚解 但求熟背 讓孩子從小就把 三百千 完整地記憶,準確地誦讀,獲得基本的文化薰陶,得到規範的語言訓練,對祖國對家鄉有基本的感性的認識和愛。小學階段 小學一二年級 一 國學經典 有計畫地誦讀完注音版的 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