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真題對應章節 自整

2022-12-10 10:48:02 字數 3875 閱讀 6592

07/08綜合分析題(27分)

1、何謂外來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3分)

2、簡述生物入侵的一般過程(5分)。

3、目前在我國發現了一些外來入侵的植物(如紫莖澤蘭)、外來入侵的植食性動物(如美國白蛾)暴發危害。試應用你所學的知識,以某種外來入侵的植物(如紫莖澤蘭)或者外來入侵的植食性動物(如美國白蛾)為例(任選其中的一種),簡明扼要回答以下問題:

1)可以通過那些方法調查得出該外來種種**生的絕對密度?(2分)

2)假設該外來種與當地另一近緣種存在著競爭關係,試建立該外來種種群(n1)與當地另一近緣種種群(n2)競爭的作用關係模型,並分析它們之間競爭作用的可能結果?(5分)

3)從該外來種自身遺傳特性及侵入地自然、生物環境的角度,**該外來種暴發的可能機制?(8分)~

4)根據該外來種種群暴發的可能機制,從生態系統管理角度,提出對該外來種控制的對策(4分)。

12(25分)假設在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發現了一種重要的有害植物(如黃花棘豆、光果大戟)或有害動物(如害蟲或害鼠 )暴發危害。使用所學的生態學知識,以其中一種有害物種(植物或動物)為例簡明概要回答。

(1)可以通過哪些生態學方法調查該有害生物種群的絕對密度。(3分)

(2)從種群調節的外源性調節學說,**該有害物種暴發的可能機制。(8分)

(3)分別從上行控制效應和下行控制效應理論,**利用食物鏈控制該有害物種發生的可能途徑。(8分)

(4)從生態系統管理的角度,提出草原生態系統有害生物控制對策。(6分)

09/綜合分析題

斑尾榛雞分布於我國西部地區的高山針葉林, 整個地區原始針葉林呈現嚴重斑塊化,使斑尾榛雞的棲息地隔離分化,許多地區甚至面臨滅絕的危險

1)何謂集合種群?~

2)如何通過生態學的研究手段(即研究中應該注重收集哪些方面的資料?採用什麼研究技術?),研究斑尾榛雞集合種群的生存狀況,進而為斑尾榛雞的保護提出對策~

13綜合分析題(25分)下圖是乙個經過修改的秸杆多級利用圖(p492)

1. 解釋該圖的生態學過程(2分),並說明該圖所利用的生態學原理(1分)?~

2. 何謂生態學效率(ecological efficiency)(2分)?闡述lindeman能流轉化效率定律;根據lindeman能流轉化效率定律,假設農作物為120個能量單位,則通過農作物-家畜-食用菌-蚯蚓食物鏈,轉化到蚯蚓時能量應該是多少能量單位(4分)?

3. 解釋該生態系統所包括的2種型別食物鏈的特點(2分)?分別說明它們在該系統能流過程中的作用(2分)。

4. 應用關於食物鏈的2種主要理論,分別解釋為什麼食物鏈的長度一般為3-5節(6分)?

5. 如何調節食物鏈的長度,以分別滿足該生態系統中人類的如下三種需求:1)籽實、2)畜產品、3)籽實及畜產品(6分)?~

14綜合分析題(25分) 未來的100年中,大氣co2濃度繼續上公升, 全球平均地表溫度相對*年將上公升*°c

1. 簡述估計陸地生態系統碳的儲存量的3種主要方法(4)~

2. 圖示並簡述陸地生態系統中的碳迴圈過程(6)

3. 基於碳迴圈過程,簡述大氣co2公升高的生態學原因(3)

4. 簡述大氣co2公升高與氣候變暖的關係(2)

5. 簡述大氣co2公升高對植物生理生態,種群,群落結構和生態系統功能可能產生的影響(8)

6. 針對人類對大氣co2公升高的影響,提出減少或控制co2公升高的主要對策?(2)~

15綜合分析題(25分) 關於華南虎和一種稀有植物

1、有哪些方法可以調查該虎(植物)的豐度

2、什麼是關鍵種以及關鍵種的意義

3、島嶼生物地理學中macarthur-wilson動態平衡理論的主要內容

4、根據平衡理論設計自然保護區的設計原則

16綜合分析題(25分)

1、何謂生物群落?(2』)

2、簡述中國生物群落分類系統。(5』)

3、簡述我國東部森林群落的型別。(4』)

4、說明不同森林生物群落在我國東部的主要分布區及其主要影響因素。(6』)(熱量/水分?)~

5、論述我國東部自然森林與人工森林結構、生態服務功能的差別。(8』)~

植物群落分布為什麼具有 "三向地帶性"?

"三向地帶性"是指緯度地帶性、經向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

不同植物群落類群的分布,決定於環境因素的綜合影響,主要取決於氣候條件,特別是熱量和水分,以及兩者的結合作用。地球表面的熱量隨緯度位置而變化,從低緯度到高緯度熱量呈帶狀分布。水分則隨距海洋遠近,以及大氣環流和洋流特點遞變,在經向上不同地區的水分條件不同。

水分和熱量的結合,導致了氣候按一定的規律的地理性更替,導致植物地理分布的形成:一方面沿緯度方向成帶狀發生有規律的更替,稱為緯度地帶性。另一方面從沿海向內陸方向成帶狀,發生有規律的更替,稱為經度地帶性。

緯度地帶性和經度地帶性合稱水平地帶性。

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氣候也發生有規律性變化,植物物也發生有規律的更替,稱為垂直地帶性。

論述生態系統的組成、結構與功能。

(1)完整的生態系統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四部分組成。組成生態系統的各成分,通過能流、物流和資訊流,彼此聯絡起來形成乙個功能體系。

錯(2)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形態結構和功能結構。形態結構即群落結構,功能結構主要是指系統內的生物成分之間通過食物鏈或食物網構成的網路結構或營養位級。(→大綱/不全)

(3)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迴圈和資訊傳遞。

能量是生態系統的基礎,是生態系統運轉、做功的動力,沒有能量的流動,就沒有生命,就沒有生態系統。生態系統能量的**,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太陽能被轉化為化學能,化學能在細胞代謝中又轉化為機械能和熱能。

生態系統的物質,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須的各種營養元素。生態系統中流動著的物質具有雙重作用。首先,物質是儲存化學能的運載工具,如果沒有能夠擷取和運載能量的物質,能量就不能沿著食物鏈逐級流動。

其次,物質是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進行的生物化學過程的結構基礎。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是緊密聯絡、不可分割的,構成乙個統一的生態系統功能單位。

在生態系統中,除了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還有有機體之間的資訊傳遞。

論述生態系統的組成、結構與功能。

(1)完整的生態系統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四部分組成。組成生態系統的各成分,通過能流、物流和資訊流,彼此聯絡起來形成乙個功能體系。(2)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形態結構和功能結構。

形態結構即群落結構,功能結構主要是指系統內的生物成分之間通過食物鏈或食物網構成的網路結構或營養位級。(3)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迴圈和資訊傳遞。

邏輯斯諦增長曲線的形成過程及各階段的特徵。

邏輯斯諦增長是具密度效應的種群連續增長模型,比無密度效應的模型增加了兩點假設:(1)有乙個環境容納量;(2)增長率隨密度上公升而降低的變化,是按比例的。按此兩點假設,種群增長將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

「s」型曲線有兩個特點:

(1)曲線漸近於k值,即平衡密度;

(2)曲線上陞是平滑的。

邏輯斯諦曲線常劃分為5個時期:

(1)開始期,也可稱潛伏期,由於種群個體數很少,密度增長緩慢;

(2)加速期,隨個體數增加,密度增長逐漸加快;

(3)轉折期,當個體數達到飽和密度一半(即k/2時),密度增長最快;

(4)減速期,個體數超過k/2以後,密度增長逐漸變慢;

(5)飽和期,種群個體數達到k值而飽和。

簡述溫室氣體濃度公升高的後果。

(1)出現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公升高。(2)導致極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熱膨脹,使海平面上公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襲。(3)改變了全球水熱分布格局,部分濕潤地區可能變得乾燥,而部分乾燥地區可能變得濕潤。

(4)改變了生態系統原有的平衡狀態,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適應環境的改變而瀕危或滅絕。

測定初級生產量的方法有哪些?

(1)收穫量測定法;(2)氧氣測定法;(3)二氧化碳測定法;(4)放射性標記物測定法;(5)葉綠素測定法。

怎樣估計次級生產量?

(1)按同化量和呼吸量估計生產量,即p=a﹣r;

真題章節練習緒論

緒論一 單選題 1 在21世紀到來的前夕,英國廣播公司 bbc 在全球範圍舉行過一次 千年思想家 網上評選,結果高居榜首的是馬克思。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充滿生機和活力,是因為 08 10 a 它完成了對各種客觀事物的認識b 它正確反映了社會發展規律並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c ...

一建法規真題集 分章節

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真題集 2012 2015真題分章節 2016年真題試卷 2017年真題試卷 2018年真題試卷 編制日期 2019.5.23 1.下列已經頒布的規範性法律檔案中,不屬於憲法部門法範疇的是 2013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b.十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法...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真題》含對應教材頁數

d 平衡計分卡由4項指標組成 客戶 市場 內部流程 學習與成長 207 8 在組織進行薪酬管理的基本過程中,有助於保證組織薪酬體系的外在公平性的是 p237 第七章 a職務評價 b 薪酬分級 c薪酬結構設計 d 薪酬調查 9 不屬於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特徵的是 p31 第一章 a 人本性 b系統性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