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學

2022-12-09 02:09:02 字數 4881 閱讀 4380

名詞辨析

1、 單葉:乙個葉柄上只生一張葉片。

複葉:乙個葉柄上著生2~多數分離的葉片。單葉在小枝處合在一起,複葉在葉柄處合在一起。

2、 植物區系:乙個地區內全部植物種類總體稱為這個地區的植物區系。(某一地區,或者是某一時期、某一分類群、某類植被等所有種類的總稱。

)植被:乙個地區內所有植物群落共同形成植物覆被層。

3、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包含若干起源於共同祖先、形態和生物學特徵極為相似的植物個體。同一物種的所有個體間存在著交配繁殖能力。

種群:植物種內的個體(植株)常分成若干群,每個群成片地分布再某個地段內,即各群體在空間上互有間斷,稱為種群。

4、植物個體發育:指某種生物從其生命的某個階段(如孢子、合子、種子等)開始,經過萌發,生長,分化,發育,成熟和生殖等一系列形態和生理的發展變化,再出現和開始那個發育階段相同的第二代的全過程。

植物系統發育:指一種生物,或乙個生物類群,在地球上的發生、發展演化和衰亡的歷史過程。

植物個體發育與系統發育的關係:個體發育與系統發育是推動生物進化的兩個不可分割的過程。1).

個體發育是系統發育的前提和基礎,新一代的個體,在個體發育中,即有繼承和保持上一代個體特性的遺傳性,又有或多或少不同於上一代的變異性。2).任何個體發育也都受系統發育的影響和制約。

5、環境區:指某個特定主體周圍一切事物及現象的總和。就某一株植物而言,環境還包括毗鄰生長的同種或其他種的植物個體。生境:植物個體或群體棲息地上的小環境稱為植物的生境。

6、生態位(ecological niche):指乙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空間上所佔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係與作用。生態幅(ecological amplitude):

一種生物對每乙個環境因素都要求有適宜的量,過多或不足都會使其生命活動受到抑制,乃至死亡,這種生物對每乙個因素的耐受範圍,稱為生態幅。

所以生態位是對種群生活環境的總體評價,生態幅是生物體對單一環境因素的耐受範圍。

7、多度:表示乙個種在群落中單位面積(樣地)上的個體數目。蓋度:

分為投影蓋度和基部蓋度。蓋度的大小不決定於植株的數目,而是決定於植株的生物學特性,如體形,葉面積等。投影蓋度:

植物地上器官垂直投影所覆蓋土地的面積,可用百分數來表示。基部蓋度:又稱純蓋度,是指植物基部實際佔的面積。

8、頻度:表示乙個種群在一定地段上出現的均勻度。高度:植物個體在地面以上垂直方向伸展的長度。

生物多樣性指數:表示生物群落的種類和個數量的數值。

9、地帶群落交錯區:各個地帶中的地帶性植被型別之間並不具備明顯的界限,它們之間用於更替的寬闊過度帶就是地帶群落交錯區。群落交錯區:兩個不同群落交界的區域,亦稱生態過渡帶。

其他1、植物地理學: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種植物和各種植被的地理分布規律、生物圈各結構單元(各地區)的植物種類組成、植被特徵及其與自然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

2、植物地理學研究主要有兩個方向:植物區系地理和植被地理(植被生態地理)。

3、葉序:葉在莖上有一定規律的排序方式。

1).互生:莖的每乙個節上只有一片葉子。2).對生:莖的每乙個節上生有兩片葉子。

3).輪生:莖的每乙個節上生有3~多片葉子。4).叢生(簇生):葉著生在節間極短枝上形成一叢。

4、複葉型別:

1).掌狀複葉:3片以上的小葉著生在總葉柄的頂端。2).羽狀複葉:3片以上的小葉著生在總葉柄的兩側。

3).三出複葉:僅有3片小葉著生在總葉柄頂端。4).單身複葉:原為三出複葉,其下部兩片小葉退化變小,葉似單葉。

5、花序:花在花軸上的排列方式

1).穗狀花序2).柔咦花序3).肉穗花序4).頭狀花序

6、植物的命名

物種命名沿用林奈2023年倡議的雙名法,並使用拉丁文以避免詞義發生變化和誤解。雙名法即屬名加上種加詞(種名)。

1).第乙個字是屬名,屬名一律是名詞,第乙個字母必須大寫。

2).第二個字是種的名稱。種加詞多為形容詞,第乙個字母小寫。

3).學名後面是定名人的姓的縮寫。

4).如某分類學家將屬名定錯,後經別人改正者,則保留原來種的命名,只更換屬名,並將原命名人加括號附於種加詞的後面。

5).變種在種加詞後面加var.及變種加詞。

6).屬名和種名均為斜體字,姓名則正體書寫。

7、植物界的大類群

1).原核生物:細菌,藍藻。2).真核藻類和真菌、地衣。3).苔蘚和蕨類植物。4).種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8、植物分布區:乙個種系或任何分類單位(種、屬、科等)在地表分布的區域。以基本分類單位——種的分布為基礎。

9、植物區系成分分析:

1.地理成分2.發生成分3.遷移成分4.歷史成分5.生態成分

10、地區植物區系比較分析:

k1=c/(a+b-c) k2=2c/(a+b) k3=c/min(a,b)

k相似係數,a甲地植物屬的數目,b乙地植物屬的數目,c兩地共有屬的數目。

11、綜合中國植物區系成分組成特徵:

1).種類豐富——種的數目僅次於馬來西亞植物區和巴西。

2).起源古老——儲存有許多殘遺植物。

3).地理成分複雜——表明與其他植物區系複雜的聯絡歷史。

4).區域性強——各地理成分分布有明顯的空間特點,但又互相滲透。

5).特有程度高——包括許多古老種類與新分化種類。

12、中國植物區系分割槽

吳徵鎰(1983)對我國植物區系成分和優勢植被區係組成對比分析的基礎上,將我國植物區系劃分為2個植物區,7個植物亞區,22個植物地區。

1).泛北極植物區:a歐、亞森林植物亞區 b亞洲荒漠植物亞區內 c歐、亞草原植物亞區 d青藏高原植物亞區 e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 f中國—喜馬拉雅森林植物亞區。

2).古熱帶植物區:g馬來西亞植物亞區

13、生物入侵:指生物由原生地經過自然或人為途徑侵入到另外乙個新環境,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造成損害或生態災難的過程。

外來物種通常有三種途徑成功入侵:

1).有意識的引進:引入用於農林牧漁生產、景觀美化、生態環境改造與恢復、觀賞等目的的物種,而後「演變」為入侵。

2).無意識的引進:隨著**、運輸、旅行、旅遊等活動而傳入的物種。

3).自然入侵:靠自身傳播力或借助於自然力量傳入。

14、環境空間尺度:

大環境:包括宇宙環境、地球環境。(大氣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的全球環境)和區域環境(具有不同氣候和植被特點的地理區域)小環境:

對植物具有直接影響的鄰接環境。小環境以大環境為背景,但與大環境又有一定區別。小環境對植物直接影響更直接,也更顯著。

15、環境脅迫:光、溫、水與營養是影響植物生命活動的最直接的基本生態因子,稱為生存條件。當環境中某種生存條件出現異常變化,便會抑制植物生命活動或脅迫植物生存,這種現象稱為環境脅迫。

16、干擾:動物啃食、寄生、風、火、土壤侵蝕等部分或全部地破壞植物的現象,稱干擾。

17、適應:指一種植物在某類生境中能夠正常生長和繁殖的現象。

廣義的適應:植物所具有的任何有助於植物生存和繁殖的特徵,包括形態、生理、發育和行為等方面的特徵,都稱之為適應。

狹義的適應:植物所具有的有助於生存和繁殖的任何可遺傳特徵,這種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18、植物內穩態:指植物控制小環境(包括微環境和內環境)使其保持相對穩定的機制。植物的內穩態機制是長期進化的結果,它能減少植物對外界環境的依賴性,提高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植物採取形態、生理和行為等多種機制來保持內穩態。

19、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吸收太陽能,裂解水分子,同化二氧化碳,製造有機質並釋放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

光反應: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在光照條件下,葉綠素吸收光能被激發而具有高能量,將水分解為氧、氫離子和高能電子,在能量傳遞過程中將低能量adp轉變為高能化合物atp,氫離子則被nadp吸收形成還原力強大的nadph等光化學反應。

暗反應:一般在暗處(也可以在光照下),由酶催化完成的二氧化碳還原固定過程,這是一類利用活躍化學能(atp,nadph)合成具有穩定化學能的醣類化合物的化學反應,它不需要光和葉綠素參加。

20、植物通過暗反應固定二氧化碳的途徑主要有三條:c3途徑,c4途徑和景天酸代謝途徑(cam途徑)。c3途徑是最基本的途徑,只有這條途徑才能具備合成澱粉等產物的能力。

c3途徑與c3植物:c3途徑也稱卡爾文迴圈,植物體co2含量高時,在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的作用下,co2首先與二磷酸結合,形成一種三碳化合物即3-磷酸甘油酸,所以稱為c3途徑。c3植物類群大部分為綠色植物,如水稻,葉肉細胞排列鬆散,葉綠體大而多。

維管束鞘細胞小,不含葉綠體或很少,無花環型結構。

c4途徑與c4植物:c4途徑是在葉肉細胞中經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的作用,co2首先與pep結合,形成一種四碳化合物即草乙酸,故稱c4途徑。c4植物類群不包括藻類、蕨類植物和針葉樹,常見於有花植物,如玉公尺,葉肉細胞排列緊密,,葉綠體小二少。

維管束鞘細胞大,葉綠體大而多,花環型結構。

cam途徑與cam植物:cam途徑是一種時間分離對策,即夜晚吸收和固定co2,白天進行卡爾文迴圈。cam植物類群為20科有花植物中一些植物如仙人掌以及百歲蘭科,葉肉細胞排列緊密,葉綠體大而多,液泡大。

維管束鞘細胞小,不含葉綠體或很少,無花環型結構。

21、水分與植物生命活動:

1).水分是細胞質的主要成分。2).水分是代謝作用過程的反應物質,也是植物對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

3).植物體內水分在蒸發蒸騰散失過程中,可以降低植物體溫。4).水分影響植物器官的生長分配。

22、植物對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除了形成多樣的生活型這種靜態特徵外,在生活史與適應策略方面還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動態適應特徵。每種植物都具有其獨特的生活史特徵,表現為不同植物在生存、生長和繁殖三方面的分配策略。

生活史型別:一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喬木和喬木狀植物。

1)一年生植物:一次繁殖,大**策略,先逐漸儲存光合作用產物,結實後耗盡資源即死。

優勢:生殖期早,產籽量大,以種子適應惡劣環境。劣勢:只生活乙個生長季,高度上的競爭力弱,適合種子萌發和生長的小環境不穩定,成活率低。

2)多年生草本植物:大多數多次繁殖,全部二年生植物和少數多年生植物是一次繁殖。

植物地理學實習報告

姓名 杜際增 院系 資源環境學院08地理科學基地班 校園卡號 320080939631 指導老師 王酉石,張芬。一 考察目的 1 了解實習地區主要植物種類的形態特徵,熟練掌握植被樣地調查的主要方法,整理和分析實習地區區域植被調查資料,認識實習地區主要植被型別 特徵及其地域分異規律,編制區域植被分布圖...

植物地理學實習報告

鄒敏 一 校園植物實習 學名 合歡 拉丁語學名 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英文名字 silktree siris 別名 絨花樹 夜合歡 馬纓花 合昏 鳥絨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們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豆目 科 豆科 含羞草亞科 屬 合歡屬 種 合歡 校園分布 田徑場...

校園植物地理學實習報告

植物地理學 實驗之校園植物觀察 實驗報告 日期 2013 3 21地點 校園班級 b11地理 小組成員 姓名 學號 何志玻 1103025149 譚勝強 1103025148 任小富 1103025141 陳義化 1103025126 鮮明惠 1103025105 周靚 1103025107 高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