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植物為啥犯睏

2022-12-07 23:42:02 字數 1415 閱讀 6477

植物「犯睏」,即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學中被稱為睡眠運動,它既是一種有趣的自然現象,也是乙個科學家們一百多年來積極探索的科學之謎。

每逢晴朗的夜晚,我們只要細心地觀察就會發現,一些植物已經發生了奇妙的變化。比如常見的合歡樹,它的葉子由許多小羽片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而一到夜幕降臨時,那無數小羽片就成雙成對地折合關閉,就好像被手碰過的含羞草。

花生也是一種愛「犯睏」的植物,它的葉子從傍晚開始,便慢慢地向上關閉,表示要睡覺了。以上所舉僅是一些常見的例子,事實上,會睡覺的植物還有很多很多,如酢漿草、白屈菜、羊角豆等。

不僅植物的葉子有睡眠要求,嬌嫩艷麗的花朵似乎更需要睡眠。比如生長在水面上的睡蓮花,每當旭日東昇之時,它那美麗的花瓣就會慢慢舒展開來,似乎正從甜蜜的睡夢中甦醒過來;而當夕陽西下時,它便又閉攏花瓣,重新進入睡眠狀態。

植物的睡眠運動會對它本身帶來什麼好處呢?為了揭開這個謎底,在最近幾十年裡,科學家們進行了難以數計的研究與實驗。

最早發現植物睡眠運動的人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一百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長行為的過程中,曾對69種植物的夜間活動進行了長期的觀察,發現一些積滿露水的葉片,因為承受到水珠的重量而運動不便,往往比其他能自由運動的葉片容易受傷。後來他又用人為的方法把葉片固定住,也得到了相類似的結果。

達爾文雖然無法直接測量葉片的溫度,但他斷定,葉片的睡眠運動對植物生長極有好處,也許主要是為了保護葉片抵禦夜晚的寒冷。

達爾文的說法似乎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卻沒有足夠的證據,所以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20世紀60年代,隨著植物生理學的高速發展,科學家們開始深入研究植物的睡眠運動,並提出了不少的解釋理論。

最初,解釋植物睡眠運動最廣泛的理論是「月光理論」。提出這個論點的科學家認為,葉子的睡眠運動能使植物盡可能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為過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擾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機制,損害植物對晝夜變化的適應。

然而,使人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為什麼許多沒有光周期現象的熱帶植物,同樣也會「犯睏」?這一點用「月光理論」是無法解釋清楚的。

正當他們感到困惑的時候,美國科學家恩瑞特在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實驗後提出了乙個新的解釋。他用一根靈敏的溫度探測針在夜間測量多種植物葉片的溫度,結果發現,呈水平方向(不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溫度,總比垂直方向(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溫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認為,正是這僅僅1℃微小溫度差異,已成為阻止或減緩葉子生長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相同的環境中,能進行睡眠運動的植物生長速度較快,與其他不能進行睡眠運動的植物相比,它們具有更強的生存競爭能力。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還發現了乙個有關植物睡眠的有意思的現象:植物竟能與人一樣也有午睡的習慣。植物午睡的時間,一般是在大約中午11時至下午2時之間,此時,葉子的氣孔也關閉,光合作用明顯降低。

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現象?科學家認為,植物午睡主要是由於大氣環境的乾燥炎熱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抗衡乾旱的本能,為的是減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環境中生存下來。

看來,植物為啥「犯睏」?說道還真不少 。

動物植物人 2

教學環節 一 組織教學 二 教師講述兔子和蘿蔔的故事引入新課 三 進行 頭腦風暴 式的比賽,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說出蘿蔔和兔子的不同點多。陽曲縣第二小學教學設計續頁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小兔子第一次去找蘿蔔,可他不認識蘿蔔,兔媽媽拿出蘿蔔,讓小兔把自己和蘿蔔比較,說出自己和蘿蔔的不同之處。1 以小組為單位進...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2

第四節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2 學習目標 1 概述生長素的生理作用。2 舉例說明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3 舉例說明生長素類似物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作用。課前導學 三 生長素的特性 1 主要作用 植物生長。2 生長素的特性 兩重性。1 兩重性的概念 生長素既能植物生長,又能植物生長。2 生長素對植物的促進和...

植物媽媽有辦法2說課稿改進

通過校本實踐進行改進後的 植物媽媽有辦法 說課稿 一 說教材 1,教材解析 植物媽媽有辦法 是六年制小學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一單元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首介紹自然常識的詩歌。作者運用詩歌的形式,以簡短的篇幅 形象的語言,敘述了蒲公英 蒼耳 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富有兒童情趣。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