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知識點

2022-12-06 15:36:06 字數 4978 閱讀 9083

目錄第一單元努力戰勝自我

第1課在磨礪中成長

第2課行為與後果

第3課違法行為要擔責

第4課遠離違法犯罪

第二單元追求幸福人生

第5課懂得「人」字的意義

第6課知道勞動最光榮

第7課克服學習壓力

第8課積極規劃人生

第一單元努力戰勝自我

第1課在磨礪中成長

生活不會永遠一帆風順。只有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努力戰勝它們,才能成就精彩人生!

第一框風雨人生我無懼

1、人生道路有風雨

1. 俗話說,人生不如人意十有**。人不可能總是處在順境之中,許多時候也會遭遇挫折和困境。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做好面對挫折和逆境的思想準備,在挫折中堅定理想,在逆境中尋找希望。

2. 由於受主觀或客觀條件的限制,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可能遇到挫折和逆境,只有經得起挫折和逆境考驗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3. 挫折和逆境雖然暫時會阻礙成長和發展,但卻給人提供了特殊的磨練機會。從長遠的角度看,它們會成為人生中乙份寶貴的經歷和財富,戰勝它們才能使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上天完全是為了使你的意志堅強,才在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泰戈爾

2、走出風雨我前行

1. 挫折和逆境的產生,既有外在因素,也有內在因素。外在因素一般表現為客觀條件不具備,常常難以控制。

內在因素往往與自身的個性品質和生活態度有關。戰勝挫折和逆境更要善於從自身去尋找原因,尋求自身的改變,戰勝自我。

(1)挫折和逆境能夠促使人去思考,提公升人的才智。面對挫折和逆境,有的人會認真分析原因,總結教訓,積極地思考、尋找應對的措施和有效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智力會得到開發,各方面的才能會得到鍛鍊和提公升。

(2)挫折和逆境能夠磨鍊人的意志,鍛鍊人的個性心理品質,使人變得更加堅強。因為在戰勝挫折、轉變逆境的過程中,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會得到增強,同時被激發出更頑強的鬥志,迸發出更大的力量。

(3)在挫折和逆境中迸發出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有利於我們客服恐懼、難過、絕望等情緒,以開朗、樂觀、自信的態度,勇敢面對挫折和逆境。

(4)生活態度是乙個人對生活的主觀認知和情感認同。戰勝挫折和逆境的過程,有利於青少年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而樂觀、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又能夠增強我們戰勝挫折、走出逆境的力量和勇氣。

如果人是樂觀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會增強抵抗力。——瞿秋白

第二框搏擊風雨我堅強

1、勇於克服困難

1. 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只有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才不會被困難嚇倒;只有迎難而上,接受挑戰,才有可能獲得勝利和成功。

2. 培養堅強勇敢的品質是乙個不斷增強耐挫力、提高意志力的過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青少年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從小事做起,從點滴積累,不斷錘煉自己,才有可能培養出勇於克服困難的品質。

3. 尋求友善的幫助是戰勝挫折和走出逆境的有效方法。當個人難以獨自戰勝挫折、面對逆境時,可以主動與親人、好友、老師、同學溝通,並請求他們給予幫助,這樣不僅能夠緩解自己的消極情緒,增強勇氣和信心,而且還可以找到戰勝挫折、走出逆境的有效方法。

4. 面對挫折和逆境,有的人難免會出現消極的態度和不良的心理反應。出現這些情況時,要及時、主動地求助心理健康指導,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來調控和矯正不良心理。

2、不斷開拓進取

1. 擁有不斷開拓進取的品質是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在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時代,只有勇於實踐、敢於創新,才能不斷進取,謀求發展。

2. 開拓進取的精神是人生進步、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它可以幫助人突破習慣性思維障礙,摒棄因循守舊的思維定勢,發展求異思維和批判精神,不斷發掘創造潛能,推動人生和事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3. 乙個具有不斷開拓進取品質的人固然能夠不畏挫折和逆境,勇往直前。但是,他不一定能為人類、為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

只有把個人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與國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在一起,才能成為乙個有高尚人生目標的人,才可能為人類、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魯迅

第2課行為與後果

擔當,是一種氣魄、一種品質、一種精神;擔當,是乙個人負責、勇敢和成熟的表現。

第一框播下行為收穫結果

1、行為不同結果不同

1.每個行為,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對自己及周圍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響,產生相應的後果。

2.現實生活中,由於行為人的動機不同、目的不同、採取的手段不同,因而所產生的結果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行為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3.一般情況下,相同的行為往往帶來相同的結果。但是,在不同環境下,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即使是相同的行為,也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

二、三思而行避免盲動

1.三思而後行是提高行為正確性、避免出現不良結果的基本要求。我們在做出行為選擇和具體行動之前,要從多方面考慮,**可能產生的結果,才能夠盡可能地減少錯誤,避免行為的盲目性。

2.如何做到三思而後行?首先,要審視自己的行為動機是否端正。

凡是與法律、道德要求相悖的行為都不應該實施。其次,要考察行為的能力和條件。能力和條件不具備的行為,往往容易導致失敗,也不應該進行。

最後,充分考慮後果和行為應負的責任,考慮自己是否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佚名

第二框善於行動敢於負責

1、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1.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通常是指對自己做的事敢承認、不推卸,對由自己的行為引發的結果不逃避、敢負責的行為和態度。這種行為和態度要求我們具有擔當的精神,敢於承擔責任,不逃避,不退縮。

2.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僅體現在不逃避結果上,同時還體現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上。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容易情緒衝動,出現過激的行為。

因此,要學會在衝動狀態下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衝動行為及不應有的失當行為。

3.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乙個自我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調整、自我引導與控制的過程。乙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會在行為過程中,不斷檢查自身的行為,及時發現行為偏差,適時調整行為方式,必要時改變甚至停止自己的行為,採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促使行為的結果向著預定的方向發展。

二、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1.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雙肩將會擔起越來越多的責任,接受成長中的各種考驗。要努力培養敢於擔當的精神,特別是當自己的行為導致了消極的、損害性的後果,並給他人、集體和社會造成了損失的時候,要勇於承擔過錯,及時消除不良影響。

2.乙個負責任、敢擔當的人,應當具有守信重諾的品質,能及時地反省自己的行為及其後果,對自己的承諾和行為負責。對於因行為正確而產生的積極後果,會總結經驗,再接再厲;對於因行為不當而出現的消極甚至損害性後果,會認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訓,承擔責任。

3.學會擔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自尊自信的具體表現,是自立自強的必然選擇,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青少年應從小培養擔當意識,承擔起繼往開來的社會責任,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

第3課違法行為要擔責

如果說社會是一首波瀾壯闊的交響樂,那麼違法行為就是樂章裡的不和諧音符。違法行為不僅會損害他人、國家和社會的利益,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一框法不可違

1、認清違法行為

1.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行為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無論什麼行為都應該符合道德規範和法律規定,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因此,必須清楚哪些是違法行為。

2.凡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違反的法律規定不同,或者違法程度不一樣,收到的處罰也是有差異的。

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斯多德

2、區分違法類別

1.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不同,違法行為一般分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等不同型別。

2.刑事違法行為,也稱犯罪,是指觸犯刑事法律的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是指對社會危害性較大、性質較嚴重的違法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違反刑法規定、應受刑罰處罰三個特點。

3.民事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它是一種常見的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相對刑事違法行為而言較輕。

4.行政違法行為,是指違反國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包括兩類:

一是公民或企事業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如開車闖紅燈、在景區亂刻亂畫、商場銷售過期食品等;二是國家機關及其執行公務的人員在執行公務時,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行為,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違法拆遷、濫用職權等。

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韓非子

第二框違法必究

1、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

1.法律責任是行為人由於違法或違約行為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嚴重的還會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這種法律制裁是由國家特定機關對違法者(或違約者)依其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性懲罰措施。

2.根據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的性質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等。

誰把法律當兒戲,誰就必然亡於法律。——拜倫

2、刑事制裁

1.刑事制裁,也稱刑罰、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人民法院對觸犯刑法,實施犯罪行為的人給予的法律制裁。刑事制裁是最為嚴厲的一種法律制裁。我國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類。

2.由於刑事制裁是一種最嚴厲的法律制裁手段,所以,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守法定程式。在實施過程中,強調無罪推定和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則。

3.無罪推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體現著對人的自由和權利的尊重,表明了司法不斷完善對人權的保護。

三、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

1.民事制裁,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對違反民事法律應負民事責任的行為人所處的處罰措施,包括給予訓誡、責令其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罰款和拘留等。

2.行政制裁,是國家行政機關對行政違法者所實施的強制性懲罰措施。行政制裁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第四課遠離違法犯罪

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卻也可能隱藏著**和陷阱。有多少男男**因受不良**而行為失範,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我們需要抵制不良**的侵害,制止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

第一框認識違法犯罪

1、違法犯罪緊相連

1.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一道重要防線,遠離違法犯罪應該成為每乙個公民的行為底線。若這一底線失守,社會秩序就會陷入混亂,公民個人也會受到傷害。

2.一般來說,違法與犯罪都是觸犯法律的行為,但違法與犯罪在所觸犯的法律、對社會的危害、應收到的懲罰和執行處罰的機關等方面,都有著嚴格的區分。

九年級政治知識結構陝教版

第一課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學習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困難 挫折的困擾 不人生難免遭受挫折 經偉人也會遭遇挫折 歷直面風風雨雨 風雨了解挫折產生的原因 面對挫折要有正確的 態度面對挫折的不同態度產生的結果 怎能戰勝自己 見養成勇於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 彩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虹笑迎七彩斑斕...

2019部編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凝聚法治共識》教案

凝聚法治共識 第2課時凝聚法治共識 1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 的作用 理解 依法行政 知道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 能力目標學會在法治狀態下生活,把法治作為基本的生活方式 凝聚起法治共識,能夠自覺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第一單元認識我自己 單元教學目標 1 知道人各有所長,了解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優勢,對自己有自信心 2 知道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自身缺點,應當勇於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之處,學會取長補短。3 懂得乙個人面對不同的人和在不同的場合具有不同的角色,要承擔不同的責任。4 知道每個人都有值得自己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