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歷史題

2022-11-29 09:21:02 字數 3795 閱讀 7526

2023年適應性考試(二)

歷史試題

選擇題(客觀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對開通陸上絲綢之路功勞最大的是

a、漢武帝b、張騫c、班超d、甘英

2、明朝中期,平息了我國東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

a.林則徐 b.戚繼光 c.鄭和 d.鄧世昌

3、2023年實行廢除農奴制改革的國家是

a.日本 b.英國 c.** d.德國

4、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誌是

a.第一共和國成立 b.頒布《人權宣言》

c.攻占巴士底獄d.雅各賓派**

5、洋務運動中洋務派提出的口號是

a、民主、科學 b、民族、民權、民生 c、自強、求富 d、外爭主權,內懲**

6、在我國的幾個經濟特區中,被稱作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海口 b、汕頭 c、珠海 d、深圳

7、工業革命最早出現的工業部門是

a、冶金業b、交通運輸業 c、採礦業d、棉紡織業

8、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誌是

a、《人民憲章》發表b、《共產黨宣言》發表

c、巴黎公社成立d、共產主義者同盟成立

9、1929~2023年,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爆發於

a.英國 b.法國 c.日本 d.美國

10、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是

a.莫斯科保衛戰b.諾曼第登陸

c.史達林格勒戰役d.柏林戰役

非選擇題(主觀題)

二、非選擇題(第1題5分,第2題7分,第3題7分,第4題7分,第5題6分,第6題8分,共40分)

1、【民族團結】 (5分)

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大勢。

材料一:武帝時,西域內屬,有三十六國。漢為置使者、校尉領護之。宣帝改曰都護。

後漢書·西域傳》

(1)根據材料一,根據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是怎樣使「西域內屬」的?(1分)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隨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尺帶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書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先皇帝」時發生了什麼類似的歷史事件?「遂和同為一家」帶來了什麼影響?(2分)

(3)清朝時期,為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在**、新疆分別採取了什麼措施?(2分)

2.【民主共和】(7分)

2023年1月15日,孫中山即將辭去臨時大**職務,漢族出身的北洋首領袁世凱將於下午通過形式化的選舉接任之,孫中山即於「11時率各部及右都尉以上將校赴明孝陵行祭告禮,軍士數萬」,向「我高皇帝」祭告推翻清朝的「光復」之功。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的背景是什麼?(2分)

(2)上述情境中的「高皇帝」指的是哪位皇帝?「光復」之功完成了哪一具體任務?(2分)

(3)上述情境雖然體現了孫中山指導革命運動的侷限性,但歷史功績不容抹殺,請舉例說明。(3分)

3、【屈辱歲月】(7分)

材料一 「自今以後,大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通商無礙……今大皇帝准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 「第二款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並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一切屬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第

一、下開劃界以內之奉天省南邊地方……第

二、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第

三、澎湖列島。即英國格林尼次東經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緯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間諸島嶼。第四款中國約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

材料三 「第六款上諭大清國大皇帝允定付諸國償款海關銀四百五十兆兩……第七款大清國國家允定各使館境界以為專與住用之處。並獨由使館管理。中國民人,概不准在界內居住……第八款大清國國家應允將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信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現已設法照辦……」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關條約原文

(1)材料一所述內容出自清**與外國侵略者簽訂的什麼條約?(1分)

(2)請結合材料二,說明該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係?(2分)

(3)請結合材料三,分析該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2分)

(4)上述條約反映了中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

4.【歐美巨變】(7分)

(1)在17世紀到19世紀的革命中,英、美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取得政權後分別確立了什麼政治體制?(2分)

(2)恩格斯所說的這場「變革」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什麼?這場「變革」後形成了怎樣的國際格局?(2分)

(3)材料三的圖一是哪一檔案簽署的場面?它與圖二文獻在本質上有何主要共同點?(2分)

(4)通過對歐美國家崛起歷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麼啟示?(1分)

5.【世界格局】 (6分)

世界格局是指相對穩定的國際關係結構。20世紀,世界格局經歷了多次大變動,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請回答:

材料一:史達林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戰勝國,主要是英國、法國和美國建立了一種新的國際關係制度,即戰後和平制度。」

(1)在材料一中,「戰後和平制度」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國際關係體系,這個帝國主義戰後國際關係體系的名稱是什麼?(1分)

材料二所謂「冷戰」,是指20世紀4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初,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以及分別以它們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意識形態、文化乃至科學技術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對峙與競爭狀態。

——徐藍《美國大戰略與對外政策調整》

(2)結合材料二與所學知識,列出兩大集團在經濟(或軍事)方面的對峙表現,(2分)並談談近半個世紀兩大集團對峙與競爭狀態的影響。(1分)

(3)右圖現象的發生對世界體系和世界格局各有何影響?表明世界格局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2分)

6.【歷史豐碑】(8分)

某校八年級(2)班小華同學,在學習中國現代史的過程中,看到一段文字:「歷史事實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實現民富國強」。

為尋找歷史事實依據,印證上述結論,他和同學們以「探尋中國救亡圖存、富民強國之路」為主題,通過網路等手段蒐集到以下**,設計出相關問題,請你與他們一起進行**。

【屈辱與探索】

材料一: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記錄了中華民族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逼迫下,墜入近代的屈辱、彷徨與困惑。

近代前期,為挽救民族危機,無數志士仁人不斷探索救國道路,走過了自救之路、維新之路、革命之路等,但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遠。

(1)材料一中「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含義指什麼?「維新之路」又指什麼事件?(2分

【抉擇與奮鬥】

材料二: 2023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2023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後,中國共產黨人深刻地認識到,蘇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應將重心轉向農村,積聚革命力量,發展壯大自己,經過艱難抉擇,中國共產黨終於找到了一條使中國走向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確革命道路,不能感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2)材料而所述,「正確革命道路」指什麼道路?在這條正確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在長期艱苦卓絕鬥爭中經歷了哪些重大事件?(兩例即可) (3分

【發展與富強】

材料三:2023年,我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之後,經過艱辛求索,中國共產黨**人民實現了歷史性的偉大轉折,開創了一條走向民富國強的道路。

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公升,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壯麗的篇章。

(3)材料三所述,「歷史性的偉大轉折」指什麼?「走向民富國強的道路」指什麼道路? (2分)

【收穫與拓展】

(4)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同學們對上述結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還懂得了乙個道理,請你寫出這個道理。(1分)

歷史必修二材料題

材料一 宋人陳亮說 商藉農而立,農賴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認為 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聖王之所欲來 想要的 商又使其願出於途者 指流通 蓋皆本者。材料三 清雍正帝說 我國家休養生息,數十年來,戶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數,非率天下1 閱讀下列材料 w 農民竭力耕耘,兼收倍獲...

九年級歷史題

c 肯定人的價值,強調個性發展 d 提倡自由 平等 民主 法制 9 恩格斯認為 文藝復興這個名字沒有把這個時代充分表達出來 這句話的含義是指文藝復興沒有 a 把古代文化全部復興 b 將古代文化發揚光大 c 準確地揭示這場運動的性質 d 提出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的要求 10 17世紀初期的英國,議會與國王...

歷史選擇題失分原因

文科考生大多頭疼文綜的選擇題,考生乙個大意就可能丟掉寶貴的三分。老師根據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總結出考生們在歷史的選擇題答題部分,可能造成失分的四大原因。失分原因一,對題目給出的材料閱讀不完整。很多考生在真正拿到高考試卷時,很可能因為考題題幹和某次模擬考試題幹相似而用過去的經驗判斷來答題,並沒有完整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