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百年孤獨後感

2022-11-29 00:54:05 字數 923 閱讀 7386

讀百年孤獨後感(一)

作者的想象力在神遊翱翔:荒誕不經的傳說,具體的村鎮生活,比擬與影射,細膩的景物描寫,都以新聞報道般的準確性再現出來。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詞。

哥倫比亞當代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名字是與魔幻現實主義聯絡在一起的,但展現其高超的魔幻現實手法的則屬《百年孤獨》,此作品使馬爾克斯走上了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台,從此奠定了其在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地位。

僅僅書名而已,作者就已成功地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拉開,給人以遙遠的感覺。作品以布恩蒂亞家族7代人的興衰史見證了馬孔多這個小鎮的繁華與沒落,直到小鎮被一陣颶風吹走,從此世上再也沒有馬孔多,只留下百年的孤獨。這一百年的時間跨度裡,小鎮上發生了很多離奇古怪的事情,而這些故事在馬爾克斯瘋狂的魔幻想象描繪下變得那麼真實與諷刺。

**把香蕉園三千名罷工者的屍體裝上火車運到海邊扔掉,那輛火車竟有200節車廂,前、中、後共有3個車頭牽引;俏姑娘雷麥黛絲最後抓著雪白的床單**而去;雷貝卡只要情緒失控就會貪婪地大吃泥土和牆上的石灰,並且拼命咂吮指頭;布恩蒂亞家族的第七代傳人最後被螞蟻吃掉在馬爾克斯想象中的世界裡,這些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很多來自印第安神話、東方傳說以及《聖經》典故。雷麥黛絲****於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而馬孔多一連下了四年零十乙個月的大雨則是《聖經*創世紀》裡有關洪水浩劫以及諾亞方舟故事的移植充滿想象力的情節看似荒誕,實質是作者對本土國家落後、封閉、缺乏現代性、邊緣化的諷刺與擔憂。作為乙個深深植根於本土、關心祖國人民命運、嚴肅反思本族歷史的作家,他骨髓裡浸染的本土化的東西使他能夠始終站在拉美民族立場,發現民族被殖民化、被奴役,最終卻仍被現代歷史遺棄的命運。

於是,他站在現代歷史的角度,洞見拉丁美洲的孤獨。

那些看似發生在久遠時代的故事如今讀來卻使人深思。馬爾克斯在書末悲傷地感嘆:馬孔多這個鏡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鎮,將被颶風從地面上一掃而光,將從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抹掉,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

《百年孤獨》讀後感

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 一直想拜讀馬爾克斯的名著 百年孤獨 近日終於如願以償,讀書過程頗為 坎坷 其中瑣事不在贅述。閒暇之餘寫下該文以記讀書所見所感所思。在剛剛開始閱讀 百年孤獨 時,我們會發現作品中有兩處奇怪的地方,其一是書中訴說的故事大都荒誕不經 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覆出現和相同怪事的重 生。在...

百年孤獨讀後感

這也是一部極具現實批判意義的 譯者的後記中寫到,這部 是一部反帝 反封建 反 反保守的作品。作者把時間寫的很混亂,讓讀者從乙個個的片段裡找尋故事的連線點。書的一開頭就連用兩個很多年,把讀者拉到沉重的歷史面前。讓人看書的心情變得沉重。我不知道作者描寫布恩地亞家族的時候有沒有一絲同情。他們七代人沒有乙個...

《百年孤獨》讀後感

黑暗與光明,只有著一線之差,不是麼?蠟燭有時也會中途熄滅,就像人生的事故,使我們折斷身軀。我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出口,留給我的只是一扇緊閉的大門。大門中漏出的一道光芒,給身心俱疲的我一絲安慰。黑暗 我在迷宮中尋找著出口,因為只有找到了才能讓我活下去。我在一道道岔道中尋找著光明。啊!我感覺到了一陣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