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編修基礎

2022-11-28 10:45:08 字數 4941 閱讀 3817

現代家譜編纂者的素養

當代中國,不少家族正在編修家譜或已編纂成了家譜。但是,很多已編纂成的家譜大都出自鄉村或小巷素養不高者手中,質量普遍不高,存在著許多毛病。如觀念陳舊、格調老化、立意淺薄、體例混亂、用語蕪雜、修辭淺陋、錯訛百出,考證馬虎,校對不嚴等。

不客氣地說,有的家譜,不過是收集的資料無序地堆積在那裡。這樣的家譜,其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因此,必須重視家譜編纂者的素養。這裡說的素養,指品德、思想、文化等各個相關方面。

編修家譜是乙個比較大的工程,涉及面寬,勞動量大,是集體的配合勞動而非個人的勞動,所以往往編修家譜都要成立乙個組織,叫「家譜編修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由若干人組成,分幾個小組。

參與編修家譜的人員,應具備以下素質:

要具備必要的文化基礎。文化愈高愈好。歷史家、文學家編修出的家譜,質量自然是很高的。

歐陽修和蘇東坡就是乙個很典型的例子。當然,一般的人都達不到歐陽修和蘇東坡的水平,但編修家譜的基礎文化必須具備。要懂得一些歷史常識,要大致能讀懂古人編纂的家譜,要有辨別真偽、是非的能力。

要對編修家譜這件事有興趣。沒有興趣就談不上愛好和熱情。興趣**於對家譜文化的喜愛和關注,也就是家譜文化意識。認識家譜的意義和作用,文化意識是乙個前提。

要有奉獻的精神。編修家譜是本家族的「公益事業」,是文化行為而不是商業行為。家譜圖書不是一般的圖書可以拿到市場上賣出賺錢,基本上是收藏的文字,是傳家之寶。

所謂奉獻,一是有錢的要出錢,有力的要出力,既出錢又出力的那就更好了。參與家譜編修的人員,不應有貪圖利益的思想。

作為編修家譜的牽頭者要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如經費的籌集、人員的分工以及整個過程中重要問題的討論與決定。

對編纂家譜的具體執筆人,要有特殊的要求。如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包括文學、歷史、哲學、政治以及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

要有概括和構架的能力。沒有這個能力,就謀不好篇,布不好局。這個能力實際上是「學」與「識」在發揮作用,具體的過程就是綜合與分析。

涉及到的問題有指導思想的定位、編纂方針的確立、板塊內容的劃分以及對複雜材料的取捨等。家譜反映的內容雖然是客觀的,筆法是寫實的。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反映到家譜上,應有棄有取、有重點和非重點。

在這個過程中,無形中體現了編纂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三觀」修養不高的人,編纂出的家譜恐怕水平不會很高。

要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和大眾化的文風。編纂者不能故意在遣詞用字玩弄高深和晦澀,以顯示自己的「水平」。文風要樸實,要大眾化,要讓更多的人能看懂。

尤其是鄉村,讀者的文化水平較低,一定要用淺顯明了的文字和詞句。同時,還要做到敘事準確,論說合理,語言精煉,邏輯通順,輕重得當。動筆編纂,是家譜工程的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果基本的文字表達能力不具備,寫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一看文字,除了不能準確地記述事物外,還有邏輯不通,不是這裡有錯字,就是那裡有別字;不是這裡有問題,就是那裡有問題。

家譜編修術語

譜名:輩份**。在修訂家譜時,譜名和譜名排序就已經確定。

譜名有其固定順序,可以是一首詩,或者是家族老人認為押韻的話語,然後按照輩分,在名字中加入譜名。這個確定姓名的方式除了可以區分輩分外,還要起到消除同名同姓的作用,因此譜名通常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

影象:必要裝飾品。家譜雖是以文字和圖表為主,但影象也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家譜中的影象包括祖先肖像、風水圖、所居村莊圖等,到了近代,隨著照相機的發明,**特別是家人合照,也成了家族生存狀態的重要佐證,收入到家譜之中。

領譜字型大小:家譜上的條形碼。家譜是僅限於家族內部流通的參考資料,因此在保管和保密上有著嚴格的規定。

一般情況下,家譜一房一部,不得多印,每部要編成號碼,頒發本族各房領取,每位領譜人都有唯一的號碼,稱領譜字型大小。一旦發生鼠咬蟲蛀、遺失散落,或是私自謄錄、鬻譜賣宗,就可根據登記材料找到當事人,追究其不孝的罪責,並依照家法從重處罰。

譜序:序言。每部家譜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闔家或某幾位族人撰寫的序和當時名流寫的贈序以及跋語等。

序跋的內容主要是介紹家族世系淵源、傳承關係、修譜緣由和經過以及任事人員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譜的直接切入點,是了解該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資料。由於一次次地續修,序跋也不斷增多,不僅有新修的序跋,還照錄舊序,有些譜的序跋有十幾篇甚至幾十篇。

餘慶錄:續後篇。在家譜修完後,修著人會專門留出數頁空白紙,使領譜的各家能夠將日後遇到的生卒、嫁娶、遷徙、繼嗣等家族事宜記錄在案,以備續修家譜。

這種留待後世子孫續修的方式,也象徵了子孫後代的綿延不絕。

家訓:思想品德守則。家規高於法規,家訓高於家規。

家訓已由勸誡的法律層次上公升至了勸行的道德層次,將修身、齊家的修行融入到家庭的環境中。顏之推、朱熹、陸游推行忠孝節義,教導禮儀廉恥,在訓導中留下了許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現成為人們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

郡望堂號:圖騰。明清以來,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議決大事的重要場所。

每個祠堂大凡都有自己的堂號,從某種意義上講堂號是宗族的標誌。堂具有姓氏特徵的堂號,其**大都伴有寓於某些含義的典故,它重複出現於該姓氏的不同支族。沒有姓氏特徵的堂號,大部分分別為某一支族特有或與其他宗族的堂號甚少重複,其餘少量的堂號則在同姓和異姓宗族中間有著較高的重複出現率。

而其他的堂號輔以姓氏、地域的限制,也能在判斷宗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房支:家族中的原子。簡單地說,您或您的兄弟所成立的家庭便是乙個房支。

房支是相對於宗族更近更小的圈子,宗族相對房支是公,房支相對宗族是私,後者更具有個人色彩,因此宗族內的利益分歧通常發生在房支之間。但在宗族認同很強的村莊,宗族不會允許房支利益超出宗族利益,抑制了宗族內各種親疏遠近關係的表達,從而使宗族內部有了團體格局的樣子。

譜例:凡例。用條文形式主要闡明族譜纂修原則和體例以及類目安排的理由。

譜例強調家族血緣的純潔性,維護以男子為中心的倫理綱常,表示遵循「信以傳信,疑以傳疑」的修譜原則。譜論一般是摘錄前代碩學名人論家譜之重要的語錄,也有直接把皇帝的喻民榜、喻民詔刊載在譜前,以告誡族人。

盛世修志,家興續譜。古人認為,人生有三件大事,這就是修族譜、建宗祠、修墳墓。修纂族譜是宗族的頭等大事,各地宗族都極為重視,就如國家、**重視編修正史和地方志一樣。

職表:修譜的組織機構。正因為如此,要完成這家族大事,家譜編修的組織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要完成一部族譜的編修,大致要經過資料收集、發凡起例、內容編輯、印刷出版等程式,具體來講:

世系表:血緣脈絡。用圖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世系表使全族男子的名諱、字型大小、生卒年月、葬地、配偶姓氏及生卒年月,以及生幾子幾女、子何名、女適何地何姓等成線性排列,簡單明瞭。

目前較為普遍的形式包括歐式、蘇式、寶塔式和牒記式四種。

修譜委員會(譜局):續修家譜首先要組建以家族中負有文名或職務最高的退休**或族長為首的修譜委員會。編委會舊時一般設主修(由族長擔任)、編修、監修、協修、校閱等,今日一般設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主編等。

捐輸:編委會即譜局成立後,接下來就要籌集修譜經費。經費舊時一般來自族田、祭田及其它族產的收入,除此之外,每個入譜的男丁都必須交納一定數額的譜銀即捐輸,今日主要通過捐資(義捐)和族譜預售籌集(認捐),部分地方仍有按男女人丁派攤形式集資(例捐)。

開局:經費籌集就緒後,編委會就進入譜局動手編修,譜學界稱為「開局」。譜中的「凡例」定好後,一般要出榜通告族人,表明本次家譜編修宗旨、基本體例、資料報送要求。

書稿編好後,即請名人作序以弘揚先輩祖德,同時請人刻寫和印刷,監修、校閱負責校對。

出譜:譜書裝訂完畢後,即通告族人,並擇吉日將譜迎回祠堂,這在譜學上叫「出譜」。

拜譜:出譜後要先送入祠堂,再擇吉日舉族對譜予以禮拜,以告慰祖先,教育族人,這在譜學上稱為「拜譜」。

圓譜:拜譜禮畢,即由族長拿出朱筆按序發譜。今日不同之處,主要是將譜稿送到印務公司膠印、鉛印,印畢多擇吉日(如臘月二十三"進灶"前、三月"清明會")發譜即可。

因為舊時有"先得譜先得福"的傳說,家譜迎回祠堂至分發完畢,一般都要安排家譜的保衛事宜,避免"搶譜"現象發生。

舊譜價值的發掘

老譜資料的利用要在反覆閱讀的基礎上,經考證、比較和多方論證後才能定奪。藍本不一定毫無差錯,但它相對於其他舊譜的可信度大,且其缺憾,可據他譜補正,使之完善後達到可信。這種補正了的可信藍本譜,則可定為修新譜的依據範本。

範本的確立,其最大優越性在於可避免修譜過程**現一系多說的「多中心」弊端。如有不慎,這種「多中心」會毀了宗譜「一脈相承」的根本原則。評論譜牒編修質量的優劣、價值之高低,主要抓住以下幾點:

1、首先要讀譜的序文,且要讀懂、讀明白,譜序可稱之謂整部譜內容的高度概括和文字精華,它起到承上啟後的引導紐帶作用,更是對組成譜系脈絡精髓的畫龍點睛。

確定譜系編纂的質量、體例規範與否,其首要標準,是譜內必須要有創譜之序和隨後歷次續修的譜序,且基本完整。這是評定某譜價值的最重要條件之一。

2、如何識別譜序的真偽

新譜或創譜的成譜年代,皆在譜序中得到反映。故對序文的年代(朝代)與撰文者的身份頭銜(職位、職稱、學位),及其古代籍貫(地名)等是否符合史實;該序文是獨創原文,還是移花接木式的,或經人修改過的,甚至是偽託的「假貨」等情況,務必考證澄清。

3、譜序和譜系(主要是世系)是否一致世系是宗譜最重要的內容,檢查序文所述族源與始遷祖的關係、從何地遷到何地的過程、遷徙原因等情況,是否清晰明白,還是含糊搪塞一帶而過,是檢驗「序譜合一」與否的首要一環。序譜合者,是「真貨」;反之,則可稱「冒牌貨」。還要檢查世系主要人物的姓名、頭銜和籍貫等是否符合史實。

4、無序文的譜牒,既不符規範,也不合基本要求,存疑不可信;只見掛線圖(表),而無人物生卒年月和事蹟相對應的文字記載的譜,不可信;祖源不明的譜和迄至明代中葉甚或清初,在查考最早家譜無著落情況下匆促創編的譜(佔相當比例),不可盡信;既無序文又無文字記述的譜,更難置信。

5、牢牢把握住「年代、朝代、血緣世序」三關不鬆手。這三關,是互為制約的關係。如考某譜世系排列次序的正確與否,就要看其年代、朝代、世序三者對應關係是否合理或基本合理,三者對應合理,則正確;反之,則完全錯誤或基本錯誤。

6、抓住「三十年為一世」這個年限準則。世系中若超過兩世(兩代)以上均相差50年以上或不到20年者,必有蹊蹺,這就要花大力氣考證,以確定該譜的真實性了。

7、掌握創譜年代距始遷祖入遷之年的年差規律。族人剛遷徙到某地定居時,以立足於生活穩定為主,是不會考慮修譜的。一般情況下,只有當族人繁衍五代或五代以上百年以後,並有人取得一定的業績時,才會考慮建宗祠和編修家譜。

所以,始遷祖一代是不可能修譜的,遷徙當年更不可能修譜。

如何編寫家譜世系圖

世系圖是家譜中的主體部分,又稱為世系考 世系記等。這部分內容為所有中國家譜共有,因而成為家譜區別於正史 地方志的最明顯的標誌。世系表有兩種格式比較常見 1 寶塔式圖譜 這一圖譜形式何人所創 創於何時目前尚無定論,不過最遲已在南宋時出現了,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產品。現在在寶塔式圖譜的基礎上發展了很多...

制度彙編修訂本

一.根據浙江省地方標準 33 608 2006 機動車維修開業條件 的要求進行修改。二.新增內容 汽車維修服務流程圖 使用者自帶配件管理制度 現場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責任制 三.帶有 符號的規章制度屬 33 608 2006 機動車維修開業條件 規定必須建立的制度。四.本 彙編 僅供參考,各企業應結合...

家譜排版軟體「雲碼宗譜」簡介

雲碼宗譜家譜 排版管理系統簡介 家國文化通天下 雲碼宗譜載古今。雲碼宗譜 全稱為 雲碼宗譜家譜排版管理系統 是一套融洽了 網際網路雲 數碼 宗譜文化 管理系統。實現了 宗源管理 宗譜資料庫雲操作 數位化 多版式輸出 聲音 入譜。一 宗源管理 為尋根收族服務。修宗譜的意義之一,就是要尋根收族。尋根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