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變更控制方面的管理制度

2022-11-17 15:21:02 字數 1407 閱讀 1122

本制度規定了對修改系統配置選項、補丁公升級、資料庫後台操作、變更批處理任務、修改源程式、更換伺服器等公司基礎硬體架構的、系統軟體、應用程式等變更的管理流程。

為了建立對變更的合理有效的控制管理,要求對當前正式的變更進行深思熟慮,仔細的檢測和深入的評估,以降低變更帶來的風險,為使用者提供高效可靠的it服務。

修改系統配置選項、補丁公升級、資料庫後台操作、變更批處理任務、修改源程式、更換伺服器等基礎硬體架構伺服器網路等基礎硬體的更換、系統配置變更、作業系統及資料庫等補丁公升級、應用程式變更(包括所有由it部程式小組負責的程式開發和變更以及外包應用程式的變更)等內容

1. 回退計畫:制定當變更失敗時可以恢復到變更之前狀態的方法。

2. 緊急變更:系統發生了緊急的故障,不立即處理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這種情況下申請人可以先通過相關系統擁有者。

1. 變更申請

a) 在執行系統變更之前,需要經過正式的申請審批程式。觸發變更的原因有多個方面, 包括最終使用者組、it部門或者外部**商等。另外,現存的執行環境的缺陷也可能會導致變更申請。

b) 申請人須根據需要填寫變更申請單,說明註明變更原因,並詳細描述變更內容,經系統所有者部門主任審批後,交由it部門部審核批准。

c) 對於需要it部門進行操作的系統變更,it部門應主任根據申請人的變更描述情況, 及判斷變更型別:補丁公升級、配置變更、硬體更換和程式變更。初步估計變更的影響範圍,並判斷變更的風險等級,從而確定變更實施的優先順序。

d) 風險等級2和風險等級3的變更經it主任審批後方可執行,風險等級為1的變更經 it主任審批後還須徵得it部直屬副總批准方可執行。

2. 變更實施

a) 變更申請經審批後,由it主管確定變更的實施人,詳細劃分員工在變更實施中的不同職責,確保不發生不適當的職責交叉的情況。

i. 伺服器網路等基礎硬體的更換、系統配置變更、作業系統及資料庫等補丁公升級由 it部伺服器管理員負責執行。

ii. 公司內部小型應用程式變更由it部程式設計師負責程式開發執行。

iii. 需要外包的應用程式變更由相應的第三方**商負責程式開發實施,在實施過程中,it部要給予充分的配合。

iv. 在實施過程中實施人要制定並維護相關的文件,並及時進行文件版本的公升級,所有的版本必須保留,以反映變動的歷史。變更若涉及程式**的開發或更新,也必須進行相應的版本控制。

b) 考慮到變更實施的風險性,在執行變更之前,應根據實際情況必須制定可行的回退計畫,以保證變更失敗時可以恢復到變更前的狀態,例如執行系統配置變更前可對系統原有配置進行備份、執行應用程式變更前必須對原來的程式**進行備份。如果變更對現有系統的影響很小,可省略制定回退計畫的步驟。

c) 在變更實施到正式環境以後,必須檢驗變更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如果變更失敗,要立即執行回退計畫,將系統恢復到變更前的狀態,並將失敗的原因記錄到申請單上,反饋給申請人,如要再次執行變更必須重新填寫申請。

變更成功後,實施人根據需要對使用者手冊等相關文件進行更新。d)

內部控制 資訊系統變更管理制度

軟體變更管理制度 第一節總則 第一條為規範軟體變更與維護管理,提高軟體管理水平,優化軟體變更與維護管理流程,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本制度適用於應用系統已開發或採購完畢並正式上線 且由軟體開發組織移交給應用管理組織之後,所發生的生產應用系統 以下簡稱應用系統 執行支援及系統變更工作。第二節變更流程 第三...

GMP變更控制管理制度

一 目的 建立變更控制管理。確保所作的變更不影響已驗證過的狀態,且符合現行內控檔案 注意標準及藥事管理的要求。二 適用範圍 適用於廠房 裝置設施 介質 工藝 系統及指令性檔案的變更。三 責任者 生產部 質量保證部 總工程師 車間主任。四 正文 1 變更的目的 是為了確保所作的變更不影響已驗證過的狀態...

專案管理中的方面的專案變更

據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 變化 你可以制定乙個完美的計畫,但你無法考慮到可能發生的每一項潛在的變更。你的專案持續時間越長,你處理變更的可能性就越大。既然你無法預計每一項變更,最好你能在變更發生時處理這些變更。以下是在專案中可能發生的三個方面的變更。範圍變更 這是要處理的最為重要的變更。範圍在兩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