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國學經典誦讀

2022-11-16 17:45:04 字數 4223 閱讀 3418

勤學篇播下乙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一曝十寒

選文導讀

「一曝十寒」這個成語出自《孟子》,說選文這段話的時候,孟子正在遊歷齊國,當時人們對齊王治理國家沒有成績很不滿意,甚至懷疑他的天資不夠聰明。孟子不同意這種說法,於是打了乙個一曝十寒的比喻:「就算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把它放到太陽下曬它一天,然後又放到寒冷的地方凍十天,也一定生長不好。

」然後說:「齊王身邊,像我這樣給予溫暖的人很少,我一走開,那些給他施加寒冷的人就紛至沓來。雖然有時齊王萌發做事的念頭,但得不到支援也是很難成功的。

」 現在我們常用「一曝十寒」來勸學。

一曝十寒

孟子曰:「無或[1]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2]之,十日寒之,未能生者也。

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3],小數也;不專心致,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4]將至,思援弓繳[5]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

曰:『非然也』。」

——《告子章句上·九》

註解[1]或:同「惑」。

[2]暴:同「曝」,曬。

[3]今夫弈之為數:弈,圍棋。數,技術,技巧。

[4]鴻鵠:天鵝。

[5]繳:系在箭上的繩,代指箭。

參考譯文

孟子說:「對於君王的不聰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東西,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沒有辦法生長。

我見君王的次數很少,我一離開他,那些給他潑冷水的人馬上又圍攏上去了,就算我給他那點善心的萌芽又能怎樣呢?好比下棋,下棋是小技藝;不專心致志,就學不到手。奕秋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

讓奕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一心只聽奕秋講解。另外一人雖然也在聽講,卻一心以為有只天鵝要飛來了,想著用弓箭去射它,雖然他同另乙個人一起學棋,卻不如人家學得好。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嗎?

當然不是這樣。

選文鑑賞

出自本文的成語「一曝十寒」,或者俗語所說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講的都是我們做事時最常遇見的一種狀態:一時興起或心血來潮時,奮發一陣,之後又荒廢很長一段時間,等事情慢慢積少成多,於是不得不再奮發努力,累的氣喘吁吁,心想再也不這麼著積壓事情了,可忙完一陣,松下氣來,不知不覺又荒廢很長一段時間,如此不斷地惡性迴圈。

俗話說得好「不怕慢,就怕站。」做事情最重要的就在於堅持不斷,恆心不息。細水貴在長流,最忌一曝十寒,世間萬事莫不如此

我的心得

博學之審問之

選文導讀

學習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中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在學習中一步步走向真,走向善,走向美,把自己培養成具有優秀人格,達到知行合一的理想人物。

博學之審問之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1]行之。有弗[2]學,學之弗能,弗措[3]也;有弗問[4],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中庸.第二十章》

注釋:[1]篤:切實,專一

[2]弗:不,表示否定

[3]措:擱置,終止

[4]問:這裡指求教

參考譯文

要廣博地學習,要詳細地求教,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能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能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能終止。

選文賞析

學習必須要開闊視野,廣泛涉獵,踐行學、問、思、辨、行這五個環節。對於自己不明白的問題,要追根究底。凡事都要深思熟慮,不要衝動和盲從。

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要仔細辨別是非真偽。獲得真知後,要堅定不移地去實踐,做到知行合一。

我的心得

的孟母戒子

選文導讀

乙個人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母親。乙個人的成長過程多種多樣,在這個成長過程中,母親往往是第一位啟蒙教師。母親的教育、母親的眼光和識見,對於子女的成長,往往有著很大的影響。

孟母是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孟子,對孟子的影響是深遠的。

孟母戒[1]子

韓愈孟子少時,誦[2],其母方[3]織。孟子輟然[4]中止。有頃,複誦。

其母知其喧[5]也,呼而問之:「何[6]為中止?」對曰:

「有所失[7],復得。」其母引[8]刀裂[9]其織,曰:「此織斷,能復續乎?

」自是之後[10],孟子不復喧矣。

——選自《韓詩外傳》

註解[1]戒:教育

[2]誦:背誦。

[3]方:正在

[4]乃輟(chuò)然:突然終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如「輟學」、「輟筆」。然,……的樣子。

[5]喧(xuān):遺忘。

[6]何:為什麼

[7]失:忘記。

[8]引:拿來。

[9]裂:割斷。

[10]自是之後:從此之後

參考譯文

孟子年少時候,有一次,他在吟誦詩文,他的母親在一旁紡織。孟子(受其影響)突然停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又開始吟誦。

她的母親知道他忘記了,叫住了他就問:「為什麼要中間停頓了?」孟子回答說:

「忘記了,一會兒又記起來。」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子就割斷她的織物,說:「這個織物割斷了,能夠再接上去嗎?

」從此之後,孟子讀書就專心了。

選文鑑賞

孟母是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通過剪斷織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則失去了它的作用)來說明學習也是一樣的,不能中斷。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半途而廢,要一氣呵成,一鼓作氣。

我的心得

范仲淹苦學

選文導讀

人世間一切的橫逆、災難和困苦,都是磨鍊英雄豪傑心志的洪爐和鐵鎚,只有經過千錘百鍊之後,才能為國家擔負起艱鉅的任務,創造光明的前途。請記住:「人生路,處處風雨阻;莫畏難,有志事事成!」

范仲淹苦學

朱熹范仲淹二歲而孤[1],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2]夜昏怠[3],輒[4]以水沃[5]面;食不給,啖[6]粥而讀。既仕[7],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

乃至被讒[8]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9]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10]曰: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11]。」

注釋[1]孤: 幼年失去父親,現孤兒指失去雙親,無親人。

[2]或:有時,或者。

[3]昏怠:昏沉困倦。

[4]輒(zhé):往往,總是。

[5]沃:澆,這裡指「洗」。

[6]啖(dàn):吃。

[7]既(仕):考取功名後。

[8]讒(chán):說別人壞話。

[9]妻子:妻子與孩子。

[10]誦:吟誦。

[11]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吃苦在前,享樂在後。

參考譯文

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家裡生活貧困、沒有依靠。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他發奮讀書,有時晚上昏沉疲倦,往往用水洗臉。

有時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後,常常情緒激動地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由於讒言而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鍊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僅僅自給自足罷了。他經常自己吟誦說:「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

選文鑑賞

本文表現了范仲淹讀書發憤、勤勉;以國家大事為己任,有遠大的抱負;生活節儉;憂國憂民的高尚品質。尤其讓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縱觀古今中外,每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只要我們學會不怕困難,不半途而廢,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就一定會成功!

我的心得

任末好學勤記

選文導讀

勤學的成語、典故非常多,如:一絲不苟、全神貫注、廢寢忘食、 專心致志、孜孜不倦、一絲不苟、一心一意、懸梁刺骨、鑿壁偷光、囊螢映雪、聞雞起舞、聚精會神、秉燭達旦、篤學好古、牛角掛書、 發奮圖強、持之以恆、夜以繼日、好學不倦、韋編三絕等等,由此可見我們民族文化中「勤學」文化的內涵。

任末好學勤記

任末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1]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2],削荊為筆,克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3],暗則縛[4]麻蒿[5]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

門徒悅其勤學,更以靜衣易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四年級上冊國學經典誦讀教學計畫

茅箭區火車站小學2014 2015年上學期 火車站小學楊務嬌 一 指導思想 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通過背誦經典,讓語言文字在兒童心底多一些積澱,多一些感悟,激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在誦讀過程中獲得古詩文經典的基本薰陶和修養,接受中國傳統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和...

四年級上冊經典誦讀

1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唐 謹 1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唐 謹 2 3題西林壁 蘇軾 宋 謹 3 4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宋 謹 4 5過故人莊 孟浩然 唐 謹 5 6寒食 韓翃 唐 謹 6 7元日 王安石 北宋 謹 7 8清明杜牧 唐 謹 8 9容齋四筆得意失意詩 洪邁 宋 謹 9 10黃鶴...

四年級經典誦讀

2014 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 小學生 經典誦讀 修訂稿 電子版 四年級目錄 一 20首必背古詩。1 春日宋 朱熹 2 題臨安邸宋 林公升 3 中秋月唐 蘇軾 4 使至塞上唐 王維 5 墨梅元 王冕 6 石灰吟宋 于謙 7 竹石清 鄭燮 8 賞牡丹唐 劉禹錫 9 客中作唐 李白 10 已亥雜詩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