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二複習 人民版

2022-11-15 17:06:03 字數 4279 閱讀 7286

高中歷史必修二期末

複習資料

專題一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第1課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

一、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產生:

1.時間:距今七八千年前;

2.地域:黃河、長江流城;

3.地位:農業在古代經濟中佔主導地位,是最基本的經濟形式。

二、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發展:

★1.農業耕作技術(生產力)的發展演變

(1)耕作技術:刀耕火種→石器鋤耕→鐵犁牛耕:春秋戰國:出現鐵犁牛耕(考古、文史記載)兩漢:普及、耬車(播種)、耦耕(二牛抬槓)、一牛挽犁(東漢)

集體簡單協作個體家庭農耕隋唐:耕作技術成熟——曲轅犁;筒車(灌溉)

(2)農田水利技術:

①古代早期:大禹治水、治理黃河;有水利專篇

②戰國:秦國都江堰(李冰)——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鄭國渠(鄭國)

③漢代:關中井渠、東漢王景治理黃河

④隋唐五代:立井水車、高轉筒車(長江流域)

⑤宋代:水轉翻車

⑥明清:風力水車

2.土地制度(生產關係)的發展演變

(1)奴隸社會(商周):井田制(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土地不能買賣→實質:周王所有,本質是上仍土地私有)

(2)封建社會:土地私有制(戰國商鞅變法,確立了土地私有;2023年,變土地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①主要形式:地主土地所有制(主導);封建土地國有制:均田制(北魏到唐前期);自耕農土地所有制

②存在問題:a.土地高度集中,土地兼併嚴重、地權和勞動者分離(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土地買賣)

b.農民負擔沉重(田租、人頭稅、雜稅、徭役、兵役),社會矛盾尖銳。

三、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1.耕作方式: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以後耕作技術沒有革命性的進步(原因:小農經濟的阻礙)

2.經營方式: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精耕細作。

3.經濟結構: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絲濟。

4.土地制度:封建社會中,以「地主土地所有制」為主體,土地高度集中,階級矛盾尖銳。

5.歷史地位:農業在封建經濟體系中佔主導地位。

第2課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

一、古代中國手工業的三種經營形態

另:漢代新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豪強地主控制的田莊。古代手工業專業人戶:匠戶(地位低下)

二、古代中國手工業主要部門:紡織業、冶金業、制瓷業等

1.紡織業:新石器時代——出現人工育蠶和絲織技術

商周——甲骨文中祭祀蠶神、商有專門指導蠶桑生產的**,

「婦功」成為國有六職之一

漢代——技術發達(素紗禪衣):世界領先;

遠銷歐洲(絲綢之路、絲國),影響後世

唐代——官營紡織規模大、私營紡織作坊興起

宋——棉花以及種植技術推廣到閩粵

元代——黃道婆創新式紡車、推廣紡織技術、棉布成為當時主要衣料

明清質變——資本主義萌芽(僱傭生產關係)在江南的紡織工場產生

2.治金業:

(1)青銅器鑄造:新石器時代出現、夏商周(青銅時代)多為禮器,

代表權力和秩序(司母戊鼎)

(2)冶鐵技術:春秋出現;戰國煉鋼、淬火技術;西漢武帝鹽鐵官營;東漢杜詩發明水排(冶鐵工具,利用水力鼓風);南北朝——灌鋼法;漢代冶鐵開始使用煤炭做燃料,北宋期確記載以煤為燃料冶鐵。

3.陶瓷:

(1)製陶:原始時代彩陶、黑陶;唐——唐三彩;

(2)製瓷:東漢晚期——青瓷

唐——制瓷業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越窯青瓷;邢窯、景德鎮、大邑的

白瓷;唐晚期銅官窯(釉下彩繪)

(3)唐宋以來:「瓷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瓷器外銷):五大名窯一北定、南

鈞、江景(瓷都)、陝耀、浙龍泉

(4)清代——粉彩瓷,雍正時登峰造極

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徵:

1、歷史悠久、世界領先、暢銷海外;

2、自給自足為主,多種經營方式長期並存(官營、民營、家庭);

3、部門不斷增加、分工不斷細化、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高;

4、明清時期,在紡織業首先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第3課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

一、古代中國商業發展概況:

二、古代中國商業經濟發展的特點

1、商業起源早,不斷發展;

2、商業市場形式多樣(如城中的市,鄉村草市,夜市和曉市等,**對商業的控制逐漸減少);

3、漢至明朝前期,以絲綢之路和陶瓷之路為主要渠道的對外**發達;

4、受重農抑商政策壓制,商業只是作為農耕經濟的補充,未能古佔據主導地位,商人地位低下。

第4課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

★一、「重農抑商」政策:

1.含義: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的發展。(實質:維護封建經濟基礎)

2.確立:始於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貫穿於整個封建社會。

3.目的(原因):

①經濟:維護小農經濟發展(中國古代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業直接關係國

計民生)。

②政治:安定人心、穩定政局、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根本目的:鞏固封建統治)。

4.「抑商」表現:

①政治上:貶低商人地位、加強監督和時空限制、編入市籍(唐中期之前不得為官);

②經濟上:徵收重稅;將有利可圖的行業收為官營;

③對外: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

5.影響:

①積極方面:封建社會初期,有利農業和經濟發展、穩定政局、鞏固地主階級政權;

②消極方面:壓抑社會經濟活力;明清時期,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二、明清「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

1.含義:明清時期嚴禁國人出海**,限制外商來華的政策(允許官營——朝貢**)。

2.原因:

①根本原因: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封閉性;

②保守自大的小農意識濃厚(自認**上國,物產豐富,不需外來貨物);

③外敵威脅(a.明初主要擔心流亡海上的敵對勢力勾結倭寇危及統治;b.清初主要為了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鬥爭;c.清中期為防範「外夷」侵犯)

★3.評價:阻礙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中國日益走向封閉和保守,逐

漸落後於西方。

三、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及緩慢發展

1.產生:①時間:明朝後期;

地點:江南地區首先興起部門;

首先興起部門:紡織業

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

②含義:一些手工業部門出現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僱傭與被僱傭)

③標誌:「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這種帶有僱傭與被僱傭關係的手工工場的出現。

2.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

3.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嚴重阻礙

②具體原因分析:(政策、市場、勞動力、資金、原料、技術)重農抑商(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缺少自由勞動力、官僚地主、商人等主要把錢用於買房置地缺少資金)、閉關鎖國(缺少海外市場)、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缺少國內市場)

【易錯易混知識點整理】

1.自然經濟的基本持徵「自給自足」中的「足」並非富足,而是指滿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很少進行商品交換。事實上,封建度下由於農民的稅投負擔沉重,生活是很艱苦的。

2.自然經濟≠小農經濟

所謂自然經濟,就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其生產的目的不是為市場交換需要,而是為了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的需要的一種經濟形式。曾經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存在,和商品經濟相對立。

小衣經濟具有三種社會屬性,即封建小農經濟,資本主義小農經濟、社會主義小農經濟.

中國封建社會小農經濟形成的條件:鐵犁牛耕技術、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主要特點:

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規模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生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自身的消費和交納賦稅)。此外還有封閉性、簡單再生產等待點

【典型例題1】白居易詩: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對材料資訊比較全面的解讀是()

a.描述了精耕細作的農業特點b.描述了小農經濟的場景

c.反映了均田制對農民的束縛縛d.批判唐朝工商業的落後

3.「精耕細作」是指農業上採取各種手段,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並提高技術、改善工具等,以取得最大限度產出的耕作方式。

【典型例題2】「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則畝益數盆,一歲而再獲之。」(《葡子·富國》)根據材料可以得出當時農業生產具有的特點是()

a.小農經濟b.精耕細作c.鐵犁牛耕d.自給自足

4.隋唐時期的曲猿犁型可以調節犁耕深淺,適應各種土地的精耕細作。標誌著中國傳統步犁基本定型。

5.中國古代手工業形成了三種形態一一官營、民營和家庭手工業。

官營手工業由**直接經營,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它憑藉國家權力,徵調優秀工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產不計成本,產品大多精美。中國的官營手工業素稱發達,在冶金,製瓷、絲織等諸多行業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領先地位。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單元複習學案

第六單元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班級姓名 一 導學天地 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 特點和影響 羅斯福新政的背景 主要內容和特點及其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二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原因 主要表現以及經濟政策的新變化 二 問題闡釋與提公升 1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

高中歷史人民版必修1課時跟蹤檢測 八 太平天國運動

課時跟蹤檢測 八 太平天國運動 一 選擇題 每小題4分,共32分 1 洪秀全將 教與中國的民間宗教相結合,創立了拜上帝會,其目的在於 a 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人間天國 b 打擊西方列強,進行反帝鬥爭 c 進行改朝換代,完成民主革命 d 傳播西方宗教,取代儒家學說 解析 選a 太平天國沒有直接打擊西方列...

高中歷史必修複習綱要人教課標

高中歷史必修二 經濟史 複習綱要 一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和特點 1 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原始農業的產生最初只是播種和收穫,後來採用刀耕火種,隨著耒耜等生產工具的出現,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 耜耕 或 石器鋤耕 時代 商周時期出現了少量青銅農具和中耕農具,掌握了排灌 施肥 除草和滅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