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慮的認知行為個案概念化諮詢報告

2022-11-14 20:33:02 字數 941 閱讀 7659

作者:李忠偉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3年第02期

〔摘要〕以一例社交焦慮的初中生為物件,依據社交焦慮的認知行為概念化模型對其迴避、情緒驅動進行解析,在此基礎上制定暴露與替代行為結合認知技術的干預策略,開展為期11周14次的諮詢。採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鬱自評量表(sds)等對其症狀的嚴重程度進行測評和干預。11周結束後進行評估,結果顯示來訪者焦慮和抑鬱的情緒均有明顯下降,迴避行為明顯減少,情緒驅動被大量替代,社會功能恢復正常。

這說明,社交焦慮的認知理論和行為理論能有效指導個案概念化的建構和諮詢實踐。

〔關鍵詞〕社交焦慮;個案概念化;認知行為**(cbt);個案研究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02-0041-05

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患有一般的社交恐懼症的人會對大部分或所有的社交場合都感到害怕,當個體處在被他人關注的社交或工作場合,會感到明顯和持久的害怕,同時伴有臉紅、出汗、顫慄、噁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症狀,並主動採取迴避行為且伴隨痛苦體驗。同時,社交焦慮個體特別害怕外界對自身的負性評價。

認知行為**(cognitive-beh**ioral therapy,cbt)是整合了認知理論和行為理論對社交焦慮(sad)的心理病理機制所做出的解釋,是目前干預青少年sad非常安全有效的**。sad認知理論認為,正常人對於一定的場所或環境也會有擔心害怕,這種心理大多能自行消除,不會引起不良的行為;而sad患者持續地體驗這種恐懼,他們將注意轉到自身,用自身內部的資訊來推斷他人對自己的認知,自我關注與知覺社會情境的危險性這兩個環節之間構成了惡性迴圈,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會採取一些迴避行為。進一步來看,個體的這種負性解釋與其更深層次的不合理信念有關。

認知理論認為,焦慮障礙的主要不合理信念有三類:高估危險發生的可能性、災難化結果、低估應付能力。研究表明,聚焦於修正個體的思維陷阱的認知干預具有良好的效果。

智障兒童認知行為干預方案

大石橋市特殊教育學校 2010年9月 智障兒童 認知能力 的干預方案 智障兒童早期認知訓練的重點是概念的掌握,包括認識顏色 形狀,認識自然 人與事 內外環境 時空關係 因果關係及計數等,可結合生活自理及語言訓練一起進行。一 學生的個人資訊 尹詩文 男,生於2003年1月25日,智障兒童,家住永安鎮前...

應用認知行為治療方法於個別心理輔導的過程與思考

北京教育學院崇文分院朱虹 近三十年,認知行為 的研究有長足的發展,作為一名心理輔導工作者,對這方面知識及技術的了解與應用日感迫切。隨著現代輔導理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 行為和認知在人的改變過程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改變其行為的心理 方法。換句話說,就是從內在思考的改變促使外...

網路廣告的設計特徵與大學生認知行為反應的調查報告

網路廣告的設計特徵與大學生認知行為反應的調查報告作者 何珍 廣西教育 c版 2018年第01期 摘要 本文通過開放式網路問卷,探索網路廣告的設計特徵構成成分,並以s o r情感模型為基礎,對可能影響大學生對網路廣告認知的影響因素進行初步 從更深層次認識和了解廣告目標受眾的特性,研究網路的廣告特徵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