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糖尿病防治知識講座

2022-11-09 06:06:03 字數 5218 閱讀 2970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時間:地點:白河二院會議室主講人:王傳文參加人:費銀明

效果評價:掌握糖尿病的概念、診斷標準、分型、飲食

內容:(二)

糖尿病防治知識講座

2011.11.14

劉飛王洪衛王歡馬洪傑楊廣梅陳鍊各村衛生室負責人控制、併發症防治等。第1頁

糖尿病防治知識講座

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是由於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引起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症候群,久病可引起多系統損壞,導致血管、心臟、神經、眼等組織的慢性併發症,甚至引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併發症,其中以高血糖為主要標誌。臨床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症狀。

1、糖尿病的分類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發生於青少年,其胰島素分泌缺乏,必須依賴胰島素**維持生命。約佔糖尿病人總數的10%,2型糖尿病多見於30歲以後中、老年人,其胰島素的分泌量並不低甚至還偏高,**主要是機體對胰島素不敏感(即胰島素抵抗)。

約佔糖尿病總數的90%,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在眾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中胰島素抵抗似處於核心地位,或者說胰島素抵抗是多種疾病,特別是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險因素,是滋生多種代謝相關疾病的共同土壤。

胰島素抵抗是指胰島素執行其正常生物作用的效應不足,表現為外周組織尤其是肌肉、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障礙。早期胰島β-細胞尚能代償性地增加胰島素分泌以彌補其效應不足,但久而久之胰島β-細胞的功能會逐步衰竭,導致糖耐量異常和糖尿病發生。大

第2頁量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胰島素抵抗在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發病之前多年就可存在,常常與肥胖、年齡的增長、高血壓、高脂血症相伴隨。肥胖是引起胰島素抵抗最常見的原因,換句話說肥胖症者幾乎都存在胰島素抵抗。因此,醫學專家們將肥胖症視為導致心血管疾病獨立的危險因素。

目前將胰島素抵抗、中心性肥胖、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高血壓、血脂代謝紊亂等多種疾病的組合,統稱為"代謝症候群"或"胰島素抵抗症候群",認為胰島素抵抗是促使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

胰島素抵抗的防治需採取綜合性措施,首先是改變生活方式——戒菸、合理膳食、運動**和減低體重等,如能在胰島素抵抗期進行干預,則可防止或延緩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降低其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

2、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是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後的第三大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全球性慢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是當代人類遭遇的又一大殺手。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但是它能夠引發數十種併發症,範圍遍布全身,從頭到腳,從**到臟器都有可能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因此,人們把糖尿病稱為"百病之母",糖尿病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並不亞於洪水猛獸!

3、糖尿病的**是什麼?

糖尿病的**十分複雜,但歸根到底是由於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

第3頁乏,或胰島素抵抗。因此,在β細胞產生胰島素、血液迴圈系統運送胰島素以及靶細胞接受胰島素並發揮生理作用這三個步驟中任何乙個發生問題,均可引起糖尿病。

4、糖尿病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的誘發因素有:感染、肥胖、體力活動減少、妊娠和環境因素。

(1)、感染感染在糖尿病的發病誘因中佔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別是病毒感染是i型糖尿病的主要誘發因素。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島炎,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而產生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後還可使潛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為顯性糖尿病。

(2)、肥胖大多數i型糖尿病患者體型肥胖。肥胖是誘發糖尿病的另一因素。肥胖時脂肪細胞膜和肌肉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數目減少,對胰島素的親和能力降低、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導致糖的利用障礙,使血糖公升高而出現糖尿病.

(3)、體力活動我國農民和礦工的糖尿病發病率明顯低於城市居民,推測可能與城市人口參與體力活動較少有關。體力活動增加可以減輕或防止肥胖,從而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現糖尿病。相反,若體力活動減少,就容易導致肥胖,而降低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導致糖尿病。

(4)環境因素在遺傳的基礎上,環境因素作為誘因在糖尿病發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環境因素包括:空氣汙染、噪音、社會的競爭等,這些因素誘發基因突變,突變基因隨著上述因素的嚴重程度和

第4頁持續時間的增長而越來越多,突變基因達到一定程度(即醫學上稱之為"閾值")即發生糖尿病。

全新糖尿病發病機制

糖尿病的全新概念血液粘稠是導致糖尿病的根本原因;促進胰島細胞的氧氣吸收可以根本性地**糖尿病,人類在貧窮的時候細胞缺少營養的滋補、血液也清澈健康、氧氣輸送也順暢;人類富裕起來之後,血液會被過剩的營養拖累,變得粘稠,表現為經過微迴圈時流動性變弱、紅細胞聚集性增加、紅細胞的變形性變弱。血液粘稠一定會導致全身組織缺氧。糖尿病是血液粘稠致使胰島細胞長期缺氧導致。

那些血液粘稠、但沒有患糖尿病的人,是因為胰島組織微迴圈可以向胰島細胞外周灌注足夠的氧氣的緣故。但是已離患糖尿病不遠了。

凡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公升高的飲食,均列為"禁忌"範圍①禁食純糖及各種水果糖,甜食、糕點、蜜餞等也不宜吃;②從嚴限制食用白薯、馬鈴薯、芋艿、粉條、果醬等食品;③紅小豆、綠豆等含澱粉較多,吃後應相對減少主食用量;④少吃含高脂肪、高膽固醇及煎炸的食物。

飯後馬上吃水果容易得糖尿病,人之所以生病,除了外在原因,更主要的還是由於體內的毒素的堆積。一些專家提出飯後馬上吃水果會使血糖濃度公升高,增加胰腺的負擔,增加體內毒素,就會成為得糖尿病的一大誘因。

當食物進入人們的胃以後,必須經過一到兩個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能緩慢排出。如果人們在飯後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到達而又不易

第5頁消化的脂肪、蛋白質"堵"在胃裡,水果在胃裡"駐紮"時間過長,就會影響消化功能。

所以,飯後立即吃水果是不明智的,要吃也要在兩小時以後再吃,把水果作為兩餐之間的零食才是最佳的做法。而對於那些血糖易公升高的人,食用洋蔥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另外,山藥、芋頭、富含鉻的蝦、松花蛋、動物肝臟等食物都是降低血糖的好幫手。

心理疏導對慢性病很重要

乙個人,由於長期焦慮憂思,導致了心血管系統迴圈障礙,當他去心血管內科經過心電圖、彩超、24小時監控等檢查過後,又被告知患上了不可**的心血管疾病時,他會是什麼情緒?毫無疑問,絕大多數病人將沮喪、恐懼、愈加焦慮。在以後長期的生活中,他都會生活在緊張焦慮之中。

那麼,在這種長期的壞情緒影響之下,他的心血管疾病會好轉嗎?不可能!

也許,這正是現代醫學臨床經驗之"心血管疾病不可能**"的根源?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血管中的斑塊也會自行減少,也就是說,動脈硬化並非完全不可逆。

飲食推薦

中國營養學會《指南》提倡"粗細搭配",鼓勵人們多吃大豆及其製品,減少烹調油用量,少吃鹽。

"粗糧"裡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稀釋人體腸道內,尤其是結腸內的毒素,促進排便,維持腸道健康。近年來還有研究認為,膳食纖維可

第6頁以增強飽腹感,有助於減少熱量的攝入,從而預防肥胖。

大豆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可作為人類優選的蛋白質**,因為攝入動物蛋白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攝入膽固醇。研究也已證實,大豆及其製品可以有效降低健康人的血壓水平,大豆中所含的大豆異黃酮對於調節脂代謝也有益處。

正常人每天攝入的烹調油不應超過25~30g,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6g。因為攝入過多油脂將引起高脂血症、超重甚至肥胖,增加罹患各種慢性病的風險。鹽攝入量過高將引起高血壓,而高血壓是糖尿病、卒中等多種慢性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糖尿病的飲食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和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生活方式中最為重要的有兩個方面即:飲食結構和運動習慣。因此合理的調整飲食結構無論在預防糖尿病還是在**糖尿病的過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這是專業人士和病人的共識。

但很長一段時間內,關於糖尿病飲食**方面,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的說法和做法。

一種是嚴格的節食,得病以前,吃飯很隨便,毫不在意,一旦被診斷患了糖尿病,就突然一轉,什麼都不敢吃了整天只是吃一些所謂的低糖食品,如豆麵、莜麥、雜麵、燕麥等,希望以此控制血糖,其實這些食物裡邊的含糖量並不是很低,都在60-70%左右。只是難以消化吸收,因此好象吃這些食品血糖公升高較慢,但是長時間大量進食這些食品易導致病人的營養障礙,使病人日漸疲乏、消瘦、無力,機體免疫力下降,不利於胰島功能的恢復,因此不應當長期以這

第7頁些食物為主食,並大量食用,而應適當加強營養。另外一種錯誤的傾向是毫不在意,得病以後仍然沿襲沒病以前的飲食習慣,這樣其致病的原因沒有去除,疾病的**自然也不會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避免這兩種錯誤的傾向,養成一種合理的飲食習慣。

那麼,什麼樣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才是合理的呢,(一)早晨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

早上吃好,是指早晨應攝入充足的營養,因為前一天晚上吃完晚飯後到第二天早晨這段時間已經很長了,體內所儲備的能量已消耗殆盡。所以要進食營養充足的食物,如可吃乙個雞蛋,一杯牛奶,半個饅頭加點涼拌菜就可以了。這樣雞蛋補充了蛋白質,牛奶補充了部分蛋白質和一些礦物質,饅頭補充了碳水化合物,蔬菜補充了維生素,這樣雖然簡單卻營養豐富而且合理。

中午吃飽,指的是中午的食量可能稍大,營養可以更豐富一些,因為上午要從事繁重的工作,下午仍然要從事工作,所以午餐可以量稍大,且營養豐富一點,一些肉類食物宜放在中午食用。晚飯吃少,指的是一方面總量要少,另一方面要清淡,不宜大量食用肉類等含脂肪過高的食物,因為晚上一般活動量較小,這樣利於控制體重。

(二)粗細糧搭配,肉蛋奶適量,蔬菜餐餐有

其中粗細糧搭配很重要,一般情況下一天吃一頓粗糧二頓細糧就可以了,單純的只吃粗糧和只吃細糧都是不合適的,粗糧和細糧給人體提供的能量是不完全一樣的。並且在食用的粗糧中宜選用易於消化吸收的粗糧,如玉公尺麵、小公尺麵、全麥粉等。而不易大量食用難

第8頁以消化吸收的粗糧。細糧可選用白面、大公尺即可。但主食總量應適當控制,一般控制在250-400g即可,具體視病人的身體狀況和體力活動而定。

肉蛋奶適量,一般每天食用100-150g瘦肉即可,以魚肉為優選,其次可選用雞鴨肉,牛羊肉,同時每天可飲用鮮奶250g,放在早餐飲用,此外病人應適當增加蔬菜的攝入量,因蔬菜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每餐都應食用,但對於糖尿病人蔬菜的烹飪方法應當講究一些,一般主張多用清蒸、清燉、清炒,少用煎烤烹炸的食品,以減少脂肪的攝入。

(三)每頓八分飽,下頓不飢餓

即每頓進餐量不宜過大,以到下次進餐不感到十分飢餓為度,若中間感到飢餓,可以採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中間適當加餐。這樣可以避免一次大量進食後,血糖明顯公升高,減少對病人的危害,亦不宜食用直接加糖的食品,以防血糖過快公升高。

以上是比較簡便的飲食原則,除此之外還有些問題和病人關係密切。一是糖尿病人是否可以吃水果,我們認為病人在血糖控制理想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少量食用水果,水果的種類以選擇含糖量10%以下的水果為好,這些水果主要有:蘋果、鴨梨、士多啤梨、桃子、西瓜等。

對於一些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如:山楂、香蕉、紅棗盡量不用。同時注意,吃水果以白天,兩餐之間為好,這樣可能減少對血糖的影響。

再者對於一些含脂肪較多的堅果,如花生豆、瓜籽仁、核桃仁、不主張大量食用,以免加重脂肪代謝紊亂,降低受體結合率。二是糖尿病人的飲酒問題,一般情況下,糖尿病人是應當禁酒的。若原本就有飲酒

第9頁的習慣,一時難以戒除的,可以少量飲用一些乾紅、幹白葡萄酒,不主張飲用白酒和啤酒。

第10頁

糖尿病防治知識講座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通知水郭村鄉村醫生 為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意識,讓農村居民了解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的分類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的誘發因素 糖尿病的飲食,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決定舉辦健康教育知識講座,現通知如下 時間 2011 年 4月 3 日 地點衛生室 講座內容 糖尿病防治知識 授課人 ...

糖尿病防治知識講座

糖尿病 高血壓 冠心病和腫瘤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的四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糖尿病在全世界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目前糖尿病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動脈硬化及微血管病變基礎上產生的多種慢性併發症,如糖尿病性心臟病 糖尿病性肢端壞疽 糖尿病性腦血管病 糖尿病性腎病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因糖尿病...

糖尿病防治知識講座

凡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公升高的飲食,均列為 禁忌 範圍 禁食純糖及各種水果糖,甜食 糕點 蜜餞等也不宜吃 從嚴限制食用白薯 馬鈴薯 芋艿 粉條 果醬等食品 紅小豆 綠豆等含澱粉較多,吃後應相對減少主食用量 少吃含高脂肪 高膽固醇及煎炸的食物。飯後馬上吃水果容易得糖尿病,人之所以生病,除了外在原因,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