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新課標過關測試題2023年

2022-10-31 12:21:03 字數 5021 閱讀 8128

小學語文教師新課標過關測試題2023年06月26日星期六 11:14

一、填空題。(6分)

1、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 )的形成和發展。

2、語文教學應在(師生 )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 )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3、課程目標按(九年一貫 )整體設計,根據(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個維度設計。

4、課程目標的總目標部分一共10條,第3條要求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和(良好習慣 ),掌握最基本的( 語文學習方法)。

5、語文課程標準將原來的中高年級「以寫記敘文為主」改成了「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 )」。

二、單選題。根據新課標,選擇符合課標理念的大寫字母填入題後的( )內。(每個小題2分,共10分)

1、關於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的觀點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d、工具性、思想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2、第一學段新課標對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標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課標學段閱讀目標要求中的第7條: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是哪個學段提出的:(b )

a、第一學段    b、第二學段 c、第三學段    d、第四學段

4、閱讀教學過程是:(d )

a、學生與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b、學生與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

c、教師與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d、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5、鍛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應鼓勵學生:( a)

a、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語交際課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與社會人**往中

三、多選題。根據新課標,選擇符合課標理念的大寫字母填入題後的( )內。(共10分)

1、 關於課程的基本理念, 「新課標」正確恰當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②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③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④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關於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新課標提出:(a)

①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②1~2年級要多認少寫。 ③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 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b)

①朗讀 ②分角色讀。 ③表演讀。④默讀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於學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創新意識 ③參與程度 ④**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學生作文修改的評價要:(d)

①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容 ②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態度 ③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過程 ④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分析題(50分)

(一) 案例分析(請圍繞新課標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20分)

1、一位教師執教《太陽》時, 當教師引導學生學完了太陽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內容後,安排了表演的環節。教師假扮后羿射日,當正要射下第十個太陽的時候,學生紛紛阻攔,說出「慢著!」「等一等!

」「別射!」而當教師問「為什麼不能射?」時,學生卻啞口無言,連忙翻書,但一時難以組織好語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認為合適嗎?如果你是這位老師,你會怎麼處理呢?(10分)

答 :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著為老師在教學中頗費心思,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他的本意我想應該是創設這個情景讓學生表述太陽的作用。

但是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沒有達到老師的預想的程度,課堂上出現了冷場。另外,既然已經學完了「關係密切」了,這個表演只是讓學生來複述文中的內容,這種情景的意義性已經不大。我想,把這個表演安排在教學「太陽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內容之前,這樣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帶著問題去**「為什麼這第十個太陽不能射?

」比較合理。

2、一位教師在教學冀教版一年級下冊《遙遠的恐龍世界》一課前,請學生回家蒐集元宵節的相關資料。下面是開始上課時的乙個片斷:(10分)

老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遙遠的恐龍世界》,老師課前讓你們收集恐龍的資料。你們收集了嗎?

生(齊答):收集了。

師:請同學們展示交流蒐集到的資訊。誰先來。

生(一男生):老師,我收集的是三角龍的資料。

接下來,這個男生手捧著蒐集來一張張的資料,讀起來。剛讀幾句,遇到生字,讀不下去了。課堂上頓時沉寂了,教師只好信手拿過來資料開始進行講解。

問題一:你認為上課一開始老師這樣處理蒐集的資料可取嗎?為什麼?

答:明顯是不合理的。資料的收集和利用在新課程中作為拓寬學習課程的一種方式,為老師和學生所歡迎,它是一種輔助的手段。

但是,上述案例中,課一開始就交流,學生在沒有很好地了解課文的基礎上,就像是乙個個被架空了的高樓,立足不穩,不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是很正常的。學生收集到的資料應該讓學生自己展示給大家,這個分享的過程是一種成功的體驗,學生重中體會成就感,能有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位老師在學生的表述出現困難的時候應該向他提供及時地幫助和鼓勵,而不能越俎代庖。

像案例中的做法只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問題二:如果讓你來講設計課前收集資料的這型別課,你會怎麼處理呢?

答:我想,我會將這些資料的交流放在學生對恐龍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進行。如:除了課文上的這些知識,你還有什麼可以告訴大家的嗎?說說你收集到的情況吧!

我堅持學生收集的資料學生自己展示。學生展示過程中有困難的,老師提供協助,並適時地鼓勵,以激發孩子們收集資料的興趣和信心

**以及資料除了在課堂上給學生交流的空間,還會在班級上作展示。讓學生的成功體驗在課後得以延續。

(三)問題分析及對策(20分)

1、時下,在一些課堂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景:老師說:「同學們喜歡哪段就學哪段,大家自由組合,選擇同一學習內容的同學坐在一起。

」於是,課堂成了「自由市場」,學生們交換位置,你爭我搶,自由民主的氣氛洋溢著這個空間。

作為教師你對這一教學現象怎麼看?怎麼辦?(10分)

答:這種現象確實非常的普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尊重學生,培養孩子的人性化閱讀。

實際上,教學流於形式,沒有深入實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部分老師沒有很好地把握新課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著 。

上面的案例,忽視了老師引導的功能。學生作為學習者,他們的認知要在老師的牽引下思路逐漸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學習會處於一種雜亂,無效的狀態。

引導學生的讀,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讀之前,交給學生問題,要讀出什麼,讀懂什麼,還要明確地說明怎樣讀懂,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些基礎上,學生可以有自己的學習習慣。

對於課堂上的換座位朗讀,我個人認為值得商榷。課堂教學要注意課堂秩序,如果以犧牲課堂效率為代價,那是得不償失。

五、簡略寫出自己所教年段的閱讀教學的階段目標?

答:第一學段(1~2年級)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認識課文**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10.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第二學段(3~4年級)(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第三學段(5~6年級)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

3.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彩。

4.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11.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嘗試進行**性閱讀。

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四、簡答題

1、「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1)關注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是自己應該關注的物件,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小學數學新課標教師測試題

一 填空 每空1分,共34分 1 新課程的 三維 課程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2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3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評價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組織者 引導者 合作者。4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

西湖小學2023年暑期語文教師測試題

第一部分語文基礎知識 50分 一 漢語拼音 10分 1 讀拼音寫詞語 5分 y w n s zh ji o y p i x n o y n 2 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3分 便宜 pi n bi n 校對 xi o ji o 結束 s sh 3 某公司招聘經理,用四個讀音相同的 g ng 字作為選...

小學品德與社會新課標測試題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品德與社會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 為基礎 以 為核心 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的性質體現在三方面 2品德與社會課程評價的內容有 3 20世紀的 新四大發明 是原子能 4京杭大運河接錢塘江五大河流。5 品德與生活 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 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