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文化存在地問題及對策

2022-10-21 17:18:08 字數 5803 閱讀 5349

鳳凰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探析

鳳凰縣人大調研組

2023年9月26日

鳳凰縣地處武陵山脈南部,雲貴高原東側,面積1759平方公里,共轄24個鄉鎮,340個村,28個民族,42.6萬人,其中苗族人口佔58.6%。

境內歷史悠久,民族風情突出,文化遺址眾多,共有國保文物處、省保文物處。在浩翰的歷史發展中,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宗教信仰、生活習俗、道德倫理等文化傳統,特別是明清時代,鳳凰成為統轄「大湘西」二十四州縣的政治文化中心,少數民族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相互交融,呈現出多元、開放、融合、包容等特點,彰顯出獨特魅力,為歷代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一、鳳凰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現狀和趨勢

文化的影響力和滲透力是深遠的,乙個民族歷經千百年錘煉而形成的文化積澱是本民族代代相傳的共同精神財富,體現著民族精神的深層底蘊,具有超越時空、歷久而彌新的精神力量。鳳凰是乙個多民族聚居地區,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這種民族傳統文化對於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傳統」不是死水一潭,而是流動的,是會隨著時代前進和文化交流而變得更加豐富,蘊含著強烈的「變」和「創新」意識,相容幷蓄、海納百川。

我們要看到,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各民族傳統的價值觀念、生產生活方式、語言行為模式、風俗習慣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發展趨勢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文化性質由農耕文化逐漸向商務文化轉變

文化與經濟密切結合,經濟推動文化,文化提公升經濟。長期以來,鳳凰自然生態環境「八山一水一分田」,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刀耕火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戲劇、民歌、風俗、祭祀等各類活動,生產生活屬於典型以農為主的農耕文化。改革開放後,鳳凰外出務工人員激增,大部分村寨60歲以下人員基本外出,幼老病弱居家留守,2023年鳳凰共輸出勞動力人,農民工這個新遷移群體成為一種時代現象,勞務經濟成了少數民族村寨主要**,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比例增高。

同時,隨著旅遊產業的迅速發展,部分民族村寨、傳統村落依靠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進入市場,打包成為旅遊產品;而4月8跳花節、六月六苗歌節等傳統民族節慶活動也與旅遊產業發展對接,成為宣傳鳳凰的平台,各種民俗風情、傳統技藝更多的變成一種表演藝術,原有的農耕文化受到了衝擊和影響,文化性質因物質基礎改變而變化,逐漸向商務領域拓展。

同時,資訊網路的發展、文化傳播手段的現代化,使資訊實現了全球性流動,它使文化交流更加頻繁、便捷和直接,紛繁複雜的文化現象衝擊著我們的眼球,

2、文化保護由傳統的靜態保護向主動的動態保護轉變

鳳凰山多林深,交通偏避,特別是少數民族聚集區山高路遠,其中臘爾山區在70年代時期才修通了第一條與外界聯絡的公路,在地理格局上造成了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封閉性。在過去的自然經濟條件下,由於物質和精神產品相對匱乏,交通不便,民族間交往較少,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長期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生存及發展的空間充足,保護手段主要是自我調控。但是目前,由於資訊化、工業化的推進,交通條件的改善,少數民族聚集區與城區和世界的距離愈來愈近,所有傳統的民族文化形態都受到了外來強勢文化的衝擊,生存環境的改變,對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以往被動的保護方法適應不了現實的需求,以**為主導的保護體系才能使文化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發展的趨勢。

一是廣泛開展民族民間文藝活動。近兩年來,連續舉辦了多屆苗族銀飾服飾文化節,苗族「四月八」活動及「醉美鳳凰·文化回家」國慶**周大型群眾文藝匯演、「苗族婚俗」等民間節慶活動;順利完成文化保護區內兩個節慶活動的舉辦「鳳凰縣苗族傳統婚嫁活動」。組織「苗族銀飾」、「土家織錦」、「藍印花布」、「紙紮」、「苗族花帶」、「苗繡」等專案先後赴山東參加了兩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赴成都參加了兩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二是制定規劃條例,構建保護體系。出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鳳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施細則》、《鳳凰古城保護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編制了《鳳凰古城經營專案鼓勵名錄和限制名錄》。鼓勵古城區商鋪就地轉型、外遷轉移,對古城區不從事商業經營或從事鼓勵名錄專案的特色民居給予扶持補貼。

科學編制了《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完成了《鳳凰縣山江鎮黃茅坪村文化生態保護示範村實施方案》等方案,啟動實施了《古城保護詳細規劃》、《文物景點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編制工作。三是加大支援力度,確保有效傳承發展。一是加大資金投入,突出重點發展。

為傳承和弘揚我縣傳統節慶文化活動,打造鳳凰文化品牌,保護鳳凰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僅2023年至2023年,共投入資金1697萬元,其中爭取上級部門資金333.5萬元,縣內自籌1363.5萬元。

二是建立傳習所保護基地,保護好優秀民間技藝。為了打破了以往「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傳統模式,探索出了建立傳習所和生產性保護基地。目前,掛牌成立了鳳凰紙紮傳習所、藍印花布傳習所、土家織錦傳習所、苗族銀飾鍛製技藝傳習所、文武茶燈傳習所、苗族服飾傳習所的傳習所等6所和苗族銀飾鍛製技藝生產性保護基地。

通過這些傳習所和基地,成功地發展了一批新的傳承人。藍印花布傳習所培養出1名省級傳承人;紙紮傳習所培養出1名省級傳承人和1名縣級傳承人;苗族銀飾鍛製技藝傳習所培養出2名州級傳承人;苗族服飾傳習所培養出省、州級傳承人各1名;文武茶燈傳習所培養出州級傳承人1名。三是民族文化進校園,傳承好民間技藝。

為了更好地守護精神家園,保護傳承好珍貴的民族文化資源,我縣積極響應上級文化部門號召,認真組織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縣已經有15個非遺專案分別進入了全縣的多個學校,其中有縣箭道坪小學、縣文昌閣小學、水田鄉九年制學校、阿拉鎮完小、山江鎮完小等。特別是阿拉完小,該校教師隊伍積極推廣本民族特色教育。

目前,已把苗族鼓舞、苗族刺繡、苗族跳花、泥塑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列入教育課程,苗族花鼓和苗族跳花以在2年級以上班級進行普及推廣,此兩個專案在校推廣率達90%;苗族刺繡和泥塑在3年級以上班級推廣,此兩個專案在校推廣率達80%。為了進一步加強非遺專案在學校的推廣普及和技藝傳承,苗族嗩吶,苗族山歌,苗族剪紙,吹木葉等以進入該校日常課程。

3.單一的民族文化越來越向漢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文化接近

鳳凰人口有65.7%是少數民族,居民信仰的有道教、佛教、巫教等,對於鳳凰民族文化的傳承而言,宗教不僅承載著民族的文化,還體現著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同時還具有強大的文化聚合功能。多民族分布的格局由此也導致了多種宗教並存的現象。

也正是有了多種宗教並存的狀況,歷史上文化呈現出絢麗奪目的色彩。同樣我們看到的是,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後,宗教中的有些內容就成為了民族文化的內容,比如苗族4月8,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文化不是封閉的、故步自封的,而是越來越向漢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文化接近。特別是十八大報告提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以來,中華傳統文化被賦予了乙個世紀以來最高的地位,近幾年,國際國內出現的「國學熱」、「孔子熱」,漢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被廣泛地吸納和接收,這營造了民族文化向漢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文化接近的氛圍。

4.文化結構由重視物質文化轉向重視精神文化。

文化結構由重視物質文化轉向重視精神文化,這是乙個主旋律。黨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乙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當前,鳳凰仍處於並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區情並沒有變,各族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變,文化還不能滿足各族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還未能充分發揮其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如果沒有精神文化的充實和豐盈,就不能說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我國人民的生活從溫飽進入小康之後,精神文化需要更加突出、更加強烈,解決人們「文化飢渴」的問題也越來越迫切。只有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才能滿足各族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加速推進各民族文化共同繁榮發展,從而以強大的文化力量推進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現代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我們在生產過程中一定不能只追求物質而忘記了人,忘記了改善和提高人的質。「質」包括人的文化素養、知識結構,道德情操等等。這是精神文化的核心,也是現代文化至為重要的一點。

二、鳳凰少數民族文化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鳳凰少數民族文化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一些不容忽視的情況和問題。

1.農村基層文化建設薄弱。

這主要表現在農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低,根據鳳凰2023年1%人口抽樣調查結果計算,少數民族人口的文盲率為9.26%,高於漢族人口文盲率2.2個百分點。

因此,在鳳凰社會轉型時,知識體系、知識結構等面臨嚴峻的挑戰,在觀念上自我封閉嚴重,自我認識不夠,還沒有完全從計畫經濟的意識中解放出來,群體意識(民族、宗教、部落)重,個人意識、公民意識、國家意識相對薄弱,特別是南疆有些地區生產方式落後,現代技術的參與率較低,有不少風俗習慣不適應現代生活節奏。

2.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社會交際功能受到新的挑戰。

文化是離不開語言文字的,鳳凰的語言人口分布,巨集觀上呈大聚居小雜居狀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比較複雜:有的民族語言成為通用語言,如漢語、苗語;有的民族使用雙語或多語,如維吾爾族使用母語兼漢語;有的民族在長期雜居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文字而改用其他民族的文字,如土家族。雖然我們反對把少數民族的語言漢化,用漢語語法、結構、漢文式的翻譯來代替這個民族本來的語言,我們也鼓勵我們的知識分子、年輕幹部,能多掌握幾種語言,但我們不應排斥少數民族特別是兒童學習雙語,不應排斥少數民族作家用漢語寫作,這是環境、時代之所趨,但是,有些地區這些做得遠遠還不夠。

漢語不過關,交流、溝通遇到困難,可以說,這是目前數民族太學生就業率較低的乙個因素。

3.民族的傳統文化面臨著萎縮,甚至消失的現象。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傳統的民族邊界正在日益模糊,不同民族文化的趨同日益明顯化,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因游離於主流社會之外而處於邊緣狀態,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少數民族有形文化和無形文化及其少數民族文物、產品正在不斷流失,一些民族民間工藝伴隨著老藝人的逝去而失傳;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態的民族文化和歷史悠久的鄉土藝術、民族器物難覓蹤跡。單純追求經濟快速發展,導致民族文化生態和文化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在急於脫貧致富的心理帶有普遍性,一些地方出現了因經濟開發而導致對民族民間文化生態資源進行破壞的短期行為。

如對民族文化古蹟、遺址濫加開發、濫建景點。此外,原生態的民族手工技藝處於相對弱勢,傳統的某些門類的歷史文化內涵發生了急劇的消亡和變異,民族手工藝逐漸被工業品代替。有的傳統民居建築藝術、傳統服飾手工藝、傳統飲食等已不復存在,或在原流傳地因無人繼承、市場萎縮而瀕於失傳,更談不上有詳實文字記載或影象記錄。

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種戲劇、舞蹈、工藝和體育活動等,如果不通過立法形式加以保護,不在財政上給予支援,有可能逐漸消亡。

4.文化產業的發展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鳳凰的文化產業得到了可喜的發展,尤其是社會力量投資發展文化產業勢頭迅猛。雖然作為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鳳凰孕育了絢麗多姿的文化,這是最獨特的資源,但文化產業的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如,文化產業總量規模偏小,產業化程度低,結構不合理,傳統文化產業比重較大,現代新型文化產業發展不夠,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低、競爭力差,許多文化資源還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沒有發揮其作用。

截至2023年底,文化產業總產出為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為億元。與內地省區相比,文化產業總量規模偏小,差距很大。

三、鳳凰少數民族文化發展轉型的對策

經過轉型的文化必將是乙個脫胎換骨的、充滿了生機的、嶄新的文化,就其本質來說應該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與現代化社會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為其基本特徵。因此,提倡和實現文化轉型,就是為了發展,為跨越式發展服務,為長治久安服務,為建設美好和諧的鳳凰服務。

針對少數民族文化在現代化轉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充分發揮現代文化的先導作用,把先進的文化理念傳播到各民族群眾中去,推動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轉型,打**國團結、開放融合、感恩向上、進步創新的現代文化,讓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成為支撐新疆發展穩定的精神支柱,成為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

1.努力改變農村文化相對貧困的狀況。

首先,應該加強基礎教育,提高文化素質,加強思想教育,解決觀念上的問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業方式、經濟利益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尤其是社會階層分化、收入差距拉大等一系列問題對少數民族思想意識、價值取向等原有觀念的衝擊,要給予正確引導。其次,要通過發展經濟,來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並且要加大農牧區文化建設的投入。如,開辦集圖書閱讀、廣播電視、宣傳教育、科技推廣、科普培訓、體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動等於一體的綜合文化站等。

2.增強宣傳力度,加強語言學習,克服語言障礙。

少數民族文化節策劃案

目錄一 策劃背景 3 二 前期調查與swot分析 3 一 活動優勢 3 二 活動劣勢 3 三 活動機遇 4 四 活動威脅 4 五 措施 4 三 活動安排 4 一 活動時間 4 二 活動地點 4 三 活動組織者與參與者 4 四 前期準備 5 五 活動具體內容 5 六 活動結束 5 四 活動經費 5 五...

少數民族文化月活動策劃書

活動名稱 七彩雲南,哈尼風情 1 活動背景 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是中國的乙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區,包括禮社江下游 紅河西側 哀牢山區的新平 鎮源 墨江 元江 紅河 元陽 綠春 金平 江城等縣。民族風俗濃厚,非常富有歷史色彩,他們的住房 服飾 食品 節日 風俗都非常具有特色。2 活動宗...

少數民族地區教師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學校孫德鵬 郵編 734028 關鍵詞 少數民族教師心理問題成因對策 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長。而近幾年來,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只有心理正常的教師,才能教導出合格的學生。教師的心理問題不容樂觀,更不容忽視。希望 和社會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