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工程的社會效益評析

2022-10-10 18:48:03 字數 973 閱讀 8979

【關鍵詞】:退耕還林; 社會效益; 結構; 素質

1.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社會結構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是社會變化最直接的體現,也是評價退耕還林社會效益的重要方面。優化社會結構是改善社會機理,促進社會協調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其對社會的總體發展水平及其他各個系統的狀況起著制約作用。

1.1 農村產業結構發生變化[1]

由於部分耕地轉化為林地,減少了對土地的依賴程度,農民在農閒時間已開始積極發展相關產業,思考脫貧致富的辦法和路子,有的搞養殖、有的跑運輸等等,使退耕地區新一輪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有條不紊地進行。這樣的結果是,第一產業總產值呈現先下降再上公升趨勢,第二產業總產值呈上公升趨勢,第三產業總產值保持平穩增長。退耕前農村大牲畜較多,主要是本地品種,全部依賴放牧;退耕和禁牧後,農民開始轉向圈養牲畜品種,比如奶牛、羊等。

同時,種植業也發生很大變化,徹底改變了原來廣種薄收的耕作方式,通過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提高了耕地生產力,把所剩農田改變成水澆地,種植附加價值較高的經濟作物、蔬菜等。

1.2 土地利用結構發生變化

通過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會導致農村土地利用結構發生較大變化。總體來說,農業耕地呈下降趨勢,林地逐年大幅度上公升。農業耕地內部,水澆地面積呈增加趨勢,糧食和經濟作物面積呈減少趨勢,其它作物面積呈增加趨勢;林地主要是人工造林面積的增加。

1.3 就業結構發生變化

退耕還林工程是一場土地利用方式的變革,由種糧到種樹,土地的利用性質發生了變化,必然帶來生產要素的流動和勞動力投向的變化。通過退耕還林,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開始逐步由第一產業向第

二、第三產業轉移。

2.對經濟發展的影響[2]

經濟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是社會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質基礎和源泉,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社會之所以向前發展,主要是由於經濟發展的推動,經濟領域的變化會帶來社會的連鎖反應。經濟領域的變化不僅表現在經濟總產值的提高上,還表現在經濟結構的公升級上。

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資訊、知識和科技在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已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關於切實做好森林管護鞏固退耕還林的通知

穿府發 2009 18號 廣安區穿石鄉人民 各村民委員會 鄉屬各部門 為加快我鄉生態建設,努力打造 山清水秀,鬱鬱蔥蔥,房在林中,生態宜居 的新穿石,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農增收,林增效的巨集偉目標,根據 退耕還林條例 和廣安區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的要求,切實抓好全鄉退耕還林管理工作,現就有...

晉南退耕還林還草後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邢康傑 浙江傳媒學院動畫學院09戲劇影視設計班 摘要 以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為例,在實地調查和資料分析的基礎上,了退耕還林區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生態和社會經濟問題,以及對當地農民生活現狀的調查,並針對性提出相應對策建議。晉南一帶,頻臨黃河與汾河,但經濟發展落後,生態環境脆弱,土壤風蝕嚴重,是黃河流域地區水...

大力加強水電站庫區退耕還林工作的建議

2 進一步明確落實水電站企業在庫區退耕還林工作中的責任。可考慮在制定電價及水電站企業利潤中明確用於庫區退耕還林資金的比例,根據水電站發電量和效益逐步擴充庫區退耕還林專項資金。3 落實地區林業主管部門在庫區退耕還林規劃及退耕還林實施中的責任。可以考慮由各地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在退耕還林實施前詳細論證選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