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駱駝》三年級語文教學案例

2022-10-07 21:54:10 字數 2606 閱讀 3227

《找駱駝》教學案例

【案例背景】

略讀課文的教學一直是我們教學中存在的困惑,翻開三年級上冊教材,不難發現: 32篇課文中有8篇略讀,佔總數的 25%;到了四年級上冊,32篇課文中有14篇略讀,約佔總數的44%;五、六年級則是五五分成,精讀、略讀各佔50%。可以看出略讀課文的比重越來越大,可在我們實際的略讀課文教學中,往往會出現幾個問題:

(1)侷限於只讓學生回答文前閱讀提示中的一兩個問題;(2)忽視對略讀課文的學習指導,略讀課成了自讀課;(3)把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完全等同起來,沒有貫徹以學為主。

那麼,如何體現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突顯它的教學實效呢?著名特級教師錢正權認為,略讀課文教學應把握兩點:一是把握好課文在整個單元中的地位,略讀課文應該是精讀課文的有機延伸,是將精讀學習所習得的方法進行實踐運用;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讀課文只有一課時,因此決不能求會求深,抓住一點,一課一得就可以,至於抓哪一點,單元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前都有導讀,這既是學生的閱讀提示,也是教學的依據。

從教十餘年來,不斷的摸索,實踐,下面我以同一堂課裡的兩個教學片段詮釋我對略讀課文教學的認識。

【案例描述】

片段1: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老人和商人談駱駝特點的對話,邊讀邊想:走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請標上記號。(生自讀並標註)

師:老人說出了走失駱駝的幾個特點?(生答:三個)

師:商人聽到老人說出駱駝的特點後,心情如何?(生答:心裡高興)從哪兒看出他心裡高興?

師:現在老師來扮演老人,誰來扮演商人?(指名某學生扮演)我們分角色朗讀他們的對話。

師:再讀對話,你們發現老人的發問有什麼特點沒有?

生:都用到了同乙個詞語——「是不是」,這個詞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片段2:

師:好,我們來讀老人說的那段話。這段話該怎麼讀?什麼叫「不緊不慢」?(指導朗讀)

師:老人看見了什麼?(生用橫線畫下相關內容)

師:老師看見了這些現象,他又知道了什麼?(生用波浪線畫下相關內容)

師:我想要知道你們畫得對不對,該怎麼辦?請男同學讀「看見」的內容,女同學讀「知道」的內容。(男、女生分別讀課文)

師:下面我們學習運用「是不是」發問。商人以為老人把駱駝藏起來了,所以忿忿不平。

當老人不緊不慢地說出原因之後,他才恍然大悟。現在,老師請你們來做一回聰明的商人。當你聽到老人說出駱駝的特點之後,能不能用上「是不是」來問一問老人?

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師示範:請問,您是不是看見了所以知道

師:同學們會問嗎?自己試著問一問老人。(生自由練習)

師:誰能夠連起來問一問?(同桌互相說,然後群體表演,扮演老人的學生也要表現得越聽越高興,為商人的聰明感到高興。)

【案例分析與思考】

這則案例我曾久久地去回味,她叩擊著我們略讀課文教學的軟肋,給予了我「落英繽紛」的啟迪:

一、依據導讀,明確目標

教學中,我們除了要根據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學情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還要特別注意做到充分合理地運用略讀課文前的「學習提示語」和每組課文前的「單元導語」,因為它們是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啟發我們從文字和學生兩個角度出發,思考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我們要吃透導讀中所包含的教學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閱讀方法和技能的要求,並以此為重點或主線展開閱讀。

《找駱駝》所在的這組課文圍繞「觀察中的發現」這一專題組合。我們知道,觀察中要有發現,極為重要的就是要善於提出問題。因此,這一組課文的教學,需要加強引導學生學會提問,也就是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此案例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定為學習用「是不是」雁過無聲地教給學生如何提問,非常準確有效。

二、依託文字,一課一得

略讀課文少了識字、學詞等許多頭緒,教學目標應更為集中,教學重點應更為突出。所以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對教材進行一番整合、取捨,「甩開膀子教出語文味」,依託文字進行紮實的語言訓練,以求一課一得。

課堂上,一課一得就是學會用「是不是」提問。「是不是」這一語言形式從發現到運用的教學過程的設計,是本節課的亮點。片段1的教學主要是通過朗讀來推進的。

在讀了老人和商人的對話後,引導學生去發現老人的發問有什麼特點,抓住老人向商人發問時用上的「是不是」這個句式,讓「是不是」這樣一種帶有猜問、比較委婉的問法不著痕跡地在學生心中留下印象。然後又在片段2中利用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轉換成商人的角色,嘗試運用「是不是」這一形式來向老人發問。發問的內容展示老人是怎麼知道駱駝特點的思維過程。

這一提問將課文理解、語言形式運用和思維發展融於一體,學生的一「得」得的紮實。

三、聯絡實際,區域性精讀

葉聖陶先生說過:「略讀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師的指導而言:還是要指導,但是只須提綱挈領,不必纖屑不遺,所以叫略;一半系學生的功夫而言:

還是要像精讀那樣仔細咬嚼,但是精讀時候出於努力鑽研,從困勉達到解悟,略讀時候就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會隨機肆應,所以叫做略。」可見,略讀課文的「略」是指教師指導和學生所花的時間,而非是對課文的粗略理解。對於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通過有層次的閱讀,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也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片段1中,學生自讀老人和商人的對話,通過指名讀,分角色朗讀等、感情朗讀等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感悟。

四、緊扣教材,靈活拓展

葉聖陶先生還曾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既然略讀是為了推廣應用,略讀課文的教學,就應該以教材為拓展點,內引外連,進行課前、課中、課後拓展閱讀。

三年級語文教學總結

我從不間斷讀新科技 新知識的書籍,不至因為不了解新訊息而和時代潮流脫節。三年級語文教學總結 薛源姬時間如流水般消失 在這學期的語文教學中 有苦有甜 課堂是我和學生交流互補的平台 下課時我們一起暢談生活的經歷和樂趣 暑假即將來臨 反思一學期的教學經歷 現做如下總結 一 設定寬鬆的教學環境 教師在新課程...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熊英惠從去年九月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至現在已有一年。與高年級教學相比,三年級的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級是乙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 尷尬 的地方。比如,從三年級開始由鉛筆轉換為鋼筆 從三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 閱讀應該逐...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金色的草地 的教學反思 金色的草地 這篇課文充滿了童真童趣,特別是課文中描寫 我 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讀著課文描寫孩子的天真和調皮的語句,使人會不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 課文結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