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 猜猜買了啥

2022-10-05 06:24:03 字數 929 閱讀 743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類推的方法解答一些簡單數學問題並列出相應的減法算式。

2.能較清楚地講述自己的猜測,進一步理解「還剩」的意義。

3.通過猜測,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解答問題。

活動準備:

1.創設超市場景:幼兒自選一種商品,將所有商品貼上1~4元的**標籤,並在「超市」的貨架上擺放整齊。

2.1~4**標籤,幼兒人手乙個購物籃,1張5元人民幣,1元、2元人民幣若干(可用數卡代替)。

3.紙、鉛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幼兒觀察超市場景。

2.遊戲「猜猜買了啥」,在猜測中複習5的減法。

(1)教師出示1張5元和1張1元的人民幣,向幼兒介紹活動的要求。

教師:用5元錢去「超市」裡買一樣商品,交完後還剩下1元錢,你們猜猜老師買了啥?

(2)請兩名幼兒在集體中講述自己的猜測。

(3)請幼兒用算式記錄同伴猜測教師購物的過程:用5元錢買了4元錢的餅乾,還剩下1元錢。

(4)引導幼兒說出算式表示的意義,要求幼兒一邊用手指著數字和符號,一邊講述:老師用5元錢去「超市」買了4元錢的餅乾,還剩下1元錢……

(5)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自己的猜測,進一步理解「還剩」的意義。

(6)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所列的算式表示的意義。

3.集體去「超市」購物,在實踐中學習5的減法。

教師提出購物要求。

教師:每個小朋友每次用5元錢買一樣東西,買好後自己算一算還剩下多少錢,請在旁邊的簍子裡拿出所找的零錢,買好後說說你的5元錢是怎麼用的,並在購物單上用算式記錄自己的購物情況。

鼓勵幼兒在購物過程中邊購物邊講述。

4.教師帶領幼兒進行商品猜測活動,學習解答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1)教師出示乙個幼兒的購物清單,引發幼兒猜測。如:他用5元錢,買了一樣商品,還剩下3元錢,猜猜他買的是什麼。

(2)師幼討論:對不對,為什麼?

大班數學計畫

一 情況分析 通過上學期的教與學,幼兒已初步掌握了1 6的加減運算,理解了1 6的數的組成,另外對於長方體和正方體等立體圖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們的摸索發現中發展了空間思維能力。在活動中還發現他們對於動手操作,自己嘗試的活動非常有興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後的活動中力求新 奇,恰當地融合知識和趣味。二 ...

大班數學活動

大班數學活動 去旅行 執教者 陳蘇娜 活動目標 1 通過操作遊戲,感知搭配活動中的規律性和次序性。2 學習看懂圖意,根據圖示進行操作,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 飯盒 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 丁丁旅行 引出課題 提問1 孩子們,什麼叫一套衣服?提問2 我們一起來看看,丁丁的衣櫃裡有幾...

大班數學活動

小班班數學 首先有乙個蘋果 時間 2012 5 10 作者 許銘珺單位 嘉定區黃渡幼兒園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在學會了區別 l 和 許多 的基礎上,開始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而比較多採用一一對應的方式。同時,處於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活潑好動,認識事物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操作性強的活動比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