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普遍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問題調查研究

2022-10-04 14:51:07 字數 3741 閱讀 1656

前沿:人才是社會文明的關鍵力量,要想進一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基礎教育。沒有全民的、優質的基礎教育,乙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就難以得到整體性提高,更多優秀人才的培養、創新思想的產生就失去了根基。我國是乙個人口大國,大部分人生活在農村,農村的條件無法與城市相比。

教育更是乙個棘手的問題,儘管國家三令五申地強調要抓好農村義務教育,但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真實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關鍵詞:義務教育原因建議

正文一、有關概念:何為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這一規定符合我國的國情,是適當的。

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的經濟狀況是影響學生輟學主要原因。在那些經濟條件比較落後的家庭,若遇到自然災害,無力供子女上學而導致失學率大增。另外農村的有些家庭孩子比較多,而這樣的家庭又是女孩子多,孩子的年齡差距不大,極易造成集體輟學,要麼只有乙個最小的就讀。

這類學生佔整個輟學人數的一半左右。

2、農民重男輕女思想仍比較嚴重,並確廣泛的影響力。在男女孩間,男孩優先,女孩次之,認為女孩早晚都要嫁出去,是人家的人,供其讀書無用,導致輟學學生中女童多於男童。

另外,長期以來,農村業餘文化生活很少,農村文化處於貧困化狀態。文化的貧困,強化了農村的落後觀念,催化著與農村建設相錯位觀念的滋生,也造成了不少農村初中學生輟學,同時反過來,這種情況又會造成農村更加貧困的文化,進而又「催化」著新的初中輟學學生。這種迴圈還在惡性地進行著。

(二)教育內部因素

1、當前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與農村經濟發展不適應。學校辦學形式、教育內容與農村生活環境、農業生產實際不適應,使得學校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若學生學習成績不好,「跳農門」無望,就面臨「進仕不得,務農無心」的尷尬局面,造成許多學生過早離校。

農村教育要結合當地實際,發展一定程度的職業教育是必要的,但這並未在廣大農村學校擴充套件開來。

2、學校片面追求公升學率的目標是導致學生輟學的乙個重要原因。有的學校在片面追求公升學率的思想指導下,使一部分教師把大部分注意力著重放在「優生」身上,放鬆對「差生」的關愛,這樣在乙個班級內易形成成績上的兩極分化: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由於成績不好,在校受到老師和其他同學歧視,在家又被父母貶損,自尊心和積極性被嚴重挫傷。當他們承受不了這些具大的心理壓力時,學校就成了靈魂的墳墓,課堂變成了陰森的棺槨,紅紅的分數就是夢魘。他們會不顧一切地逃走……漸漸地輟學或務工或閒逛,新一批的小混混就這樣誕生了。

(三)社會因素

1、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制約了農村義務教育事業的發展。農村各中小學辦公費用緊張,在與餘郢小學校長訪談得知,學校有400多人,辦公費用一學期僅2000元,學校無法為學生購置先進的教學裝置和開展各種新穎的教學活動。各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偏低,而且還不能足額發放,每月都要拖欠100元左右,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農村義務教育法制觀念談薄。有些家長認為,送孩子讀書完全是自己的私事,不知道讓適齡子女上學讀書是家長的法定義務,不知道什麼是「九年義務教育」,不知道有《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更沒有認識到拒絕完成義務教育是違法行為。

3、現在每年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有很多一部分不能順利就業,特別是一些農村家長看到孩子讀了大學之後仍然「跳不出農門」。家長對孩子的前途產生重重疑慮,瞻前顧後,只要有機會就鼓動子女外出打工,讓學生輟學「下海」跟家人做生意賺錢或外出打工。

(四)經濟落後

家庭主要經濟**靠種地得到的收入,由於土地有限,而且多數靠傳統方法耕作,收入更有限。據在內蒙、吉林調查,2023年很多農民家庭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而同年供乙個初中生讀一年初中的費用是400多元。在內蒙,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家庭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約佔輟學人數的71%。

困難的家庭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好,常年患病,家中沒有勞動力;另一類是家庭耕地少導致收入少,供孩子上學有困難。儘管學校對貧困的學生有一定的補助和減免措施,但是學校的資助能力有限,而家庭困難的學生比例較大,有的學校需要補助的困難學生佔學生總數的60%多,學校對學生的補助很多是輪流的,今年給這一部分學生補助,明年給另一部分學生補助,沒有能力把所有應該補助的學生一補到底,有相當一部分接受過補助的學生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

有的學生家裡年年靠借錢交書費、雜費,今年借,明年還,一些初中學生不想讓家庭再負債而走上輟學之路。

我國農村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狀態,農民家庭經濟基礎薄弱,經不住突發事件的衝擊。正常年景可以維持生計。一旦遇上天災人禍,家庭溫飽問題難以維持,更沒錢供孩子讀書。

有一部分學生就是因為家庭出現變故而被迫輟學。

三、如何防止學生輟學

(一)教師要做到教育人。

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切實做到教書育人,方不失為人師。教師要正確對待那些學習成績差,或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悉心照顧他們,不要讓他們成為被遺忘的人,努力為他們創造成功學習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學習充滿信心。

積極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心理感應,學習障礙,心理壓力等,然後採取適當的解決方法。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要及時表揚、鼓勵,要注意因材施教,發揮他們各方面的特長。比如我班有一名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可是他在繪畫方面很突出,在每次的校園藝術節上,都能得第一名,於是我就對他說,某某同學,你的畫畫得很好,你一定能考上三中藝術系的,將來能成為一名畫家的,如果你的文化課像你的繪畫這樣就更好了。

這無形中給了學生莫大的鼓舞。使他們認識到「天生我才必有用」。這樣即使在文化課方面差些,可在別的方面不一定差。

教師衡量學生,不能單用學習成績來判斷,要全面地衡量。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學習差,但不一定其它方面都差;今天差,明天不一定;學習差,但不一定思想品德差。

有些學生學習差,但在各種活動中的表現特別好,比如經常打掃衛生,擦黑板,幫助別人,在運動會上表現出較好的團結拼搏精神,取得優異的成績等等。教師只要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因勢利導,給予表揚,我想他們是不會厭學的。老師們不妨一試。

學生犯了錯誤時,老師批評要講究藝術。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二) 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通過法制教育,加強學生的法制觀念,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能夠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使學生認識到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這是法律的要求。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的影響,不進入網咖、遊戲廳,不看不易健康的書籍、報刊、雜誌等。

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再次,學校要與家庭緊密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學校要經常與學生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學習情況等,及時掌握學生的動向。對於輟學的學生,學校要積極組織教師進行家訪,動員其返校。

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學校給予減免學雜費,也可以通過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力爭不使一名學生輟學。

(三)特殊群體,特殊對待

要高度重視對社會弱勢群體、家庭離異;農民工子女以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並他們進行跟蹤分析。特別是農村「留守孩子」的義務教育工作,要做細,做真,切實讓他們感到老師、同學的關愛。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實行教師責任制。

統計出「留守孩子」人數,每個老師實行幫扶監護,時刻關注這些孩子的學習、生活,並積極幫助他們。努力讓他們拾回家庭的溫暖。

四、結束語

教育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也是綜合國力的體現。

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對富裕家庭的意義可能不大,對貧困家庭的意義非同小可。對促進國民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國家沒有實行一刀切的政策,主要是考慮了當時的具體國力。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也應從實際出發,考慮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狀況,逐步推進。在九年義務教育已完全實現的地區,不妨先行一步。

其它地區,可以納入規劃,逐步推進。

總之,從個人,社會發展角度教育的目的都是顯而易見的!從古至今不斷變化的,隨著社會需要和人的發展而發展的!

九年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地理課程標準 第一部分前言 一 背景 二 課程性質 三 基本理念 四 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二 過程與方法 三 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第三部分內容標準 一 地球與地圖 二 世界地理 三 中國地理 四 鄉土地理 第四部分實施建議 一 教學建議 二 評價建議 三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九年義務教育讓我的母校走向沒落

200711502112 師範學院 07級小數陳亮 摘要 面對九年義務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所取得的成績是突出的,但問題也是存在的,我的母校也因此走向沒落。挽救母校的策略 一是加大農村教育經費投入力度,確保農村教育經費 三個增長 依託地方高校,提公升農村基礎教育整體水平,強化 責任,重視宣傳報道。關鍵詞 ...

九年義務教育學段各年級目標

2 進一步認識到資料中蘊涵著資訊,發展資料分析觀念 感受隨機現象。3 在觀察 實驗 猜想 驗證等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4.會獨立思考,體會一些數學的基本思想。問題解決 1 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運用一些知識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