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數學全國優質課教案教學設計

2022-10-04 03:00:05 字數 4131 閱讀 1501

2023年四川省初中青年數學教師優秀課展評

說課教案

課題:生活中的軸對稱

教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授課教師:自貢市蜀光綠盛實驗學校林小芸

二零一零年九月

生活中的軸對稱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中的軸對稱》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密,在小學已有初步的滲透,初中階段,它既是前面全等三角形概念的拓展與延伸,又是圖形全等的具體應用,是與平移、旋轉等相關聯的又一種圖形變換方式,也是今後研究等腰三角形、特殊四邊形等圖形性質的重要依據和基礎。因此本節課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這節課對於培養學生的數學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拓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軸對稱的共同特徵,探索它的性質,並能識別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畫出對稱軸,找出對稱點;理解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區別與聯絡。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圖形欣賞、觀察、摺疊、剪紙,與設計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總結歸納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感受軸對稱的價值,增強學生的數學審美意識和熱愛生活的情感,初步獲得動手的樂趣和成就感,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和成軸對稱的概念。

2、難點:理解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區別與聯絡。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上期的學生具有初步幾何知識,但他們的幾何認知能力仍處於較低階的階段,空間觀念、想象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根據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本節課採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設疑誘導、操作發現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從欣賞**和**出發,以操作、觀察、想象、發現、概括的**式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運用多**直觀演示,化靜為動,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中,使數學學習變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四、教學過程設計

為達成教學目標,我實施了以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孕育新知 2、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3、嘗試應用,鞏固新知

4、放飛想象,體驗創造 5、反思盤點,整合新知 6、知識拓展,深化提高

7、實踐應用,解決問題

(一)、創設情景、孕育新知

活動一:欣賞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

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這些圖形有什麼共同特徵?學生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些圖形都是對稱的。

然後,我深入提出問題:這些圖形的對稱有什麼特點呢?此時引導學生觀察動畫,放手讓學生獨立歸納,再在小組交流後,選代表在全班發言。

師生共同得出:這些圖形都有這麼一條直線,這條直線能把圖形分成兩部分,沿著這條直線摺疊,這兩部分能互相重合,象這樣的圖形我們叫做軸對稱圖形。

如果乙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摺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它的對稱軸。

為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引導學生分析、找出概念中的關鍵詞:乙個、摺疊、互相重合。

(從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匯入,遵循新課標中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獲得對數學的理解。激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的回答給予積極的評價和肯定,增加其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活動二:折一折,找對稱軸

這部分我提醒學生注意圓這個圖形很特殊,它有無數條對稱軸,它的每條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它的對稱軸。同時向學生強調了對稱軸是一條直線。

展示活動場景

(通過學生先找出軸對稱圖形,再動筆畫對稱軸,加深了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特徵的理解。)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將一張矩形紙對折,在紙的一面,用筆尖扎出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將紙開啟鋪平,畫出摺痕,用筆連線摺痕兩側的三個點,形成⊿abc和⊿def。展示**。

問題1、兩個三角形的對應點有什麼關係?

引導學生觀察兩個三角形的對應點,結論:兩個三角形的對應點是對稱的。

問題2、為什麼是對稱的?學生思考得出:因為它們沿著摺痕對折能完全重合。

問題3、這兩個三角形對稱嗎?為什麼?(動畫演示)

此時我告訴學生:我們稱這樣的兩個圖形的關係叫做成軸對稱。接著提問:

究竟什麼叫做成軸對稱呢?引導學生模擬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得出什麼叫做成軸對稱。也就是如果乙個圖形沿某一條直線對折後,能夠與另乙個圖形重合,就說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

這條直線叫對稱軸,兩個圖形中的對應點叫對稱點。

請同學們找出概念中的關鍵詞:乙個圖形與另乙個圖形、沿某一條直線、重合。

(以上環節學生在動手操作、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仿照軸對稱圖形概念的形成過程,得出成軸對稱的概念。)

小組合作、深入理解

問題4:舉例找出生活中成軸對稱的現象。

問題5:總結歸納出軸對稱圖形與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區別與聯絡並完成附表。

附表生活中的軸對稱

(旨在用**式的歸納讓學生理解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區別和聯絡,以此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嘗試應用,鞏固新知

第一關:△abc與△def關於直線m成軸對稱,點a的對稱點是點,則∠c是度。

解:學生在理解軸對稱定義的基礎上,

容易得出△abc與△def重合,

所以點a的對稱點是點d。

∠c=∠f,∠a=∠d,

因為∠d= 65°。所以∠a=65°

又因為∠b=40°,

再根據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得∠c=75°。

(第一關的設計,體現基礎,鞏固新知,加深對概念本質的理解。)

第二關:欣賞這幅風景畫,你能找出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嗎?(圖一)

(旨在說明生活中成軸對稱的美無處不在,令我們賞心悅目。)

第三關:猜數字遊戲 ,這兩**形是兩個數在鏡面中的成像,請同學們猜猜這兩個數分別是多少?(圖二)

(旨在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圖一圖二)

第四關:推理:根據自己發現的規律,畫出下乙個圖形的形狀?

(旨在培養學生的推理分析能力、空間想象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

(四)、放飛想象,體驗創造

軸對稱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給我們的生活增添風采,相信每個同學心中都有美的標準、美的追求。下面就放飛你的想象,一起動手來創作出富有特色的軸對稱圖案。

小組內交流,把你們富有特色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來,讓大家共同欣賞。展示活動場景。

(對稱既是乙個數學概念,又是乙個美學概念,在本節課中,不僅要講知識,還要對學生的審美情操、審美能力培養。把作品貼在黑板上,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悅。)

(五)、反思盤點,整合新知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取得了哪些經驗教訓?

方法:首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回憶,再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交流、討論,最後各小組選代表面向全體同學交流發言。期間,作為教師的我,根據小組代表的發言情況及時與之對話、引導,並充分肯定成績,肯定學生的獨特見解。

(本環節旨在通過反思、歸納,培養概括能力;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教訓,鞏固知識技能,提高認知水平。)

(六)、知識拓展,深化提高

觀察**:

飛機的對稱使飛機能在空中保持平衡;

鬧鐘的對稱保證了走時的均勻;

人眼睛的對稱,使人看物體更加準確、完整……

(此環節旨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同時,讓學生體會數學**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道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七)實踐應用,解決問題:

這部份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

必做題:

1、教材上第32頁練習;教材上第36頁1、2、3題。

2、畫出下列圖形的對稱軸

選作題:

1、乙個身高為1.80m的人,要想在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他應該買乙個至少多少公尺的穿衣鏡?

2、剪一張圓形紙,試用摺疊的方法找出它的圓心,並簡述摺疊過程;

板書設計

五、說課小節

《生活中的軸對稱》這節內容是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探索軸對稱現象的共同特徵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這節課,通過七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指導學生觀察操作、引導概括獲取新知。並通過發現美、欣賞美、探索美、創造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當然,要提高學生的幾何認知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還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探索。

2023年初中數學全國優質課教案教學設計

矩形的判定 教學設計 教材 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學 下 教師 山西省臨汾市霍州辛置礦區中學賀芳麗 二零一零年十月 課題 矩形的判定 教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下冊 授課教師 山西省臨汾市霍州辛置礦區中學賀芳麗 教學目標 1 通過探索和交流使學生逐步得出矩形的判定方法,使學生親身經...

初中數學優質課觀摩心得

晏友倫5月20日 22日,我有幸參加了公尺易一中聽課學習活動,傾聽了十節示範課,歷時三天,本次學習使我對數學課堂教學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使學生能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進而感受生活數學之美。現談談自己...

省初中數學優質課觀摩體會

二 教學語言藝術高。從我聽到的課來看,參評教師的語言都藝術都很高,個性鮮明,展現不同風采。有的教師語言簡潔 準確 邏輯性強 有的教師語言賦予激情,感召力強 有的教師語言嚴謹,上下聯絡緊密,過渡自然。他們語速適中,提問的意圖指向明確,有針對性。對學生的引導自然 評價中肯,言語中流露出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