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六章考點彙總

2022-10-02 08:27:04 字數 5045 閱讀 7545

《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考核目標與知識點

緒論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明確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的主要任務及內容;掌握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方法;理解學習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的意義。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1、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的主要任務。(識記層次)

2、簡述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並舉例說明如何應用。(應用層次,重點)

3、結合實際分析學習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的作用。(理解層次,次重點)

緒論考核知識點

(一) 填空題

1. 《語文課程標準》開篇就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闊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科技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2.《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提倡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以及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3.戴汝潛先生針對當前機械教學、瑣碎練習、高耗低效的語文教學現狀,一語中的地指出:缺乏「規律」意識正是我國語文教育質量長期低下的根本原因。

4.小學語文教學的個案研究根據實踐需要,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特殊學生個案的研究。

特殊學生的個案研究主要可分為三個階段:個案調查、個案分析和個案輔導。另一類是教師典型教學個案的研究。

5.常用的觀察法主要有抽樣觀察法、追蹤觀察法、綜合觀察法三類。

6.運用經驗總結法時要注意兩點:一要堅持全面分析的方法;二要正確處理批判和繼承的關係。

7.行動研究法包括計畫、實施、觀察和反思四個相互聯絡、相互依賴的基本環節。

(二) 名詞解釋

1. 行動研究:行動研究是國外一種引人注目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它產生於20世紀上半葉。

《國際教育百科全書》對行動研究的解釋為:「社會情景(教育情景)的參與者,為提高對所從事的社會或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為加深對實踐活動及其依賴的背景的理解,所進行的反思研究。」行動研究中的「行動」是指實踐經驗者用以改造實踐的活動,「研究」是理論家為探索知識而進行的活動。

行動研究的顯著特點是「行動」與「研究」的結合,教師既是教育實踐者,又是教育研究者。

2. 小學語文教學行動研究是從教學實際工作中尋求課題,並在實際過程中進行研究。

3. 內容分析法:內容分析法是對確切的資料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它的基本特徵在於將文字的、非定量的資料轉化成定量的資料。

4. 個案研究法:是選定乙個有典型性的個人、社會機構或社會團體以及某種情景的發展過程為物件,加以深入細緻的研究,從中尋求教育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5. 經驗總結法:是把對個別事物特徵的認識概括為它所屬的同類事物的認識的一種方法。

6. 實驗法:一般指研究者依據一定的研究假說和研究設計,主動操作研究變數並對非研究變數予以自覺、明確和適度的控制,觀測結果並檢驗研究假說的一種實踐性和教育性的研究活動。

7. 觀察法:指的是在被研究的物件處於自然的情況下,研究者有意識、有目的地對他進行仔細檢視和分析的一種研究方法。

8. 問卷法:是依據調查目的與內容,預先設計一套問卷或**,讓調查物件填寫,以蒐集材料與聽取意見的一種方法。

分開放式問卷和封閉式問卷兩種。開放式問卷指在問題的設定和安排上,沒有嚴格的結構形式,受試者可以根據本人意願作自由回答。封閉式問卷的問題設定與安排具有結構化形式。

問卷中提供有限的答案,受試者只需作出選擇即可。

9. 調查法:是有目的、有計畫、有系統地蒐集有關研究物件的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藉以發現問題、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方法。調查法主要有問卷法與訪談法兩種形式。

10. 訪談法:是通過調查者與調查物件談話的途徑獲得研究資料的方法。包括正式訪談和非正式訪談。

(三) 簡答及論述題

1. 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的主要任務是:

(一)研究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技能和方法;

(二)揭示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規律;

(三)指導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實踐。

2.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個案研究法,內容分析法,行動研究法。

3. 觀察法的具體步驟是什麼:(1)觀察準備。(2)深入實際進行觀察,並做好記錄。(3)整理觀察結果。(4)分析資料並撰寫觀察報告。

4. 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運用實驗法的注意點:

一要有明確的實驗目的,並向參與實驗才說明,使他們認識實驗的意義,給予配合,盡量防止外界因素干擾實驗的正常進行。

二要對實驗進行嚴密的觀察和監督,使實驗始終按預定的計畫和要求進行。

三要及時收集、記錄、整理、分析實驗所獲得的材料。

四要最好進行同一條件下的對比實驗。實驗後,要實事求是地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科學緒論。

5. 內容分析法與課文分析、文獻資料分析的區別:

一是要區分內容分析與課文分析。內容分析是一種研究技術,是採用量化的手段對所要研究的物件進行分類目統計;課文分析是一種教學環節,強調對作品的主觀感受,對課文的思想內容作出價值判斷。

二是區分內容分析與文獻資料的分析。內容分析是確定總體再抽樣,只對單個資料作出內容分析,且採用定量統計描述的方法;文獻資料分析是按課題需要,對一系列的資料作出分析與綜合性研究,作評述性的說明。

6. 學習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的意義:

(1)有利於提高師範生的專業素質;

(2)有利於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3)有利於形成正確的教學理念。

7. 學習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的基本要求:

(1)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2)重視理論聯絡實際上

(3)注意加強橫向滲透,學習相關學科的知識;

(4)要自覺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科研。

第一章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準確理解小學語文課程的性質;了解語文素質教育的內容;認真把握並落實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措施。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1、小學語文課程的性質。(識記層次)

2、確定語文課程目標的依據。(識記層次)

3、語文素質教育的具體內容。(識記層次,次重點)

4、聯絡自己的實際談談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素質教育。(應用層次,重點)

第一章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考核知識點

(一) 填空題

1. 關於小學語文課程性質的爭鳴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十多年裡,圍繞著「文」與「道」、「工具性」與「思想性」、「工具性」與「人文性」等主話題出現過多次大討論。

2. 小學語文課程的三種屬性是工具性、人文性、綜合性。

3.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4. 語文課程是義務教育中的一門極其重要的基礎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一門課程。

5. 宋代周敦頤最初提出了「文以載道」的觀點,這裡的「文」是指語言文字,「道」是指思想內容。

6. 2023年頒布的《小學語文課程暫行標準(草案)》中規定的國語教學的目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對小學語文教育目標的正式規定。它明確提出語文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語文教學的「雙重」任務,成為當時語文教學的指導性思想。

7. 2023年頒布的《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第一次明確揭示了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之間相互滲透的關係。

8. 語文素質教育包括品德素質、智慧型素質、審美素質和心理素質四個方面的內容。

9. 素質教育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在形成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學思想中,必須實現三個「轉變」:

變著眼於「應試」為著眼於素質的提高,變著眼於淘汰為著眼於合格,變面向部分學生為面向全體學生。要實現以上三個轉變,就必須更新兩個觀念:一是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二是要樹立正確的質量觀。

10. 語文學習的全面評價應是語文的單項評價和綜合評價的結合。

11. 語文教學的全程評價包括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12. 等級評價和評語評價是定量和定性評價在語文教學中的兩種具體評價方式。等級評價是一種定量評價。評語評價是一種定性評價。

(二) 名詞解釋

1. 語文:「語文」一詞,是「語」與「文」的合稱。「語」是指口頭語言,「文」是指書面文字。

2. 課程目標:是按照國家的教育方針,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通過完成規定的教育任務和課程內容而確定的人才培養的具體規格和質量要求。

小學語文課程目標是從語文課程的角度規定人才培養的具體規格和質量要求,是課程編制、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的準則和指南,它是語文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不僅關係到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向、水準和質量,也是學科素質教育的重要依據。

3. 語文素養:指平時對語文長久的訓練積累與涵養。

語文素養以語文知識為基礎,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文積累(文化底蘊)、審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質、學習方法和習慣的融合,這種素養不僅表現為有較強的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能力,而且也表現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語文知識的能力。

4. 學法指導:即學習方法指導。

學法指導從範圍上講屬於教學論的範疇。它是指教育者通過一定的途徑對學習者進行學習方法的傳授、誘導、診治,使學習者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並靈活運用於學習之中,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通俗地講,學法指導即「教學生學會學習」。

5. 綜合評價:是指對學生整體進行全面評價,其目的不僅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和水平,了解學生是否具有完成將來學業的能力,而且也是檢驗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方式。

6. 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計畫實施過程中進行的評價,是對照教學目標中的各個環節和學生各方面發展水平而進行的評價。

其目的不是為評定成績,而是了解教學過程的狀況,以便及時調整工作的狀態。

7. 總結性評價:是指教學工作進行到乙個階段末,或完成某一階段性工作時進行的一種教學評價。

這種評價一般都是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全面的判斷。其目的主要是肯定成績、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明確方向。

8. 他人評價:一般是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其中還應包括同伴之間的評價。

9. 自我評價:是指被評價者自己參照評價指標體系對自己的活動狀況或發展狀況進行自我鑑定。

10. 大語文教學是一種以「大」學習材料,「大」學習環境,「大」課程設定,「大」學習方式,「大」評價方式,達成「大「學習結果的語文教學觀念和策略。

11. 評語評價是根據教師對學生平時的表現,或通過對有關資料的觀察與分析,直接對學生評出等級、作出評定、寫出評語。它是一種定性評價。

(三) 簡答及論述題

1.確定語文課程目標的依據:

社會發展制約性,教育總目標,課程性質。

水文學原理前六章複習自測

一 名詞解釋 1 空隙度 空隙比 2 土壤含水量 飽和度 3 土壤水分特性曲線 4 降雨量 降雨強度 降雨歷時 降雨面積 5 田間持水量 飽和含水量 凋萎含水量 6 土水勢 基模勢 壓力勢 重力勢 吸力 7 下滲率 下滲強度 穩定下滲率 下滲量 8 蒸發能力 土壤蒸發 流域蒸發 二 填空題 1 水量...

發行與承銷重點考點分析 第六章

第六章首次公開發行 的資訊披露基本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資訊披露的相關知識,首次公開發行 招股說明書及其摘要,發行公告,上市公告書,具體對資訊披露的制度規定 資訊披露方式 資訊披露的原則和資訊披露的事務管理 招股說明書的編制和披露要求及其保證與責任 招股說明書的摘要刊登 有關招股說明書及其摘要資訊的散...

第六章第六章財務計畫

6.1 資金 投資比例餅圖 希吉雅食品責任 成立初期,準備籌集資金100萬元。發起人自投60萬元,申請大學生創業貸款30萬元,10萬元尋求投資,企業固定資產作投資160萬元,向銀行貸款100萬元。共計註冊資本360萬元。投資比例如圖所示 圖8 1 投資比例 創業自籌資金由創業者個人以其個人名義籌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