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對中學生自我發展的解讀之四

2022-09-28 09:03:02 字數 1067 閱讀 5699

④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影響因素

很多臨床心理學家認為,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發展課題的失敗,可能預示著日後發展的各種心理障礙。所以,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狀態及其形成過程的關心與干預,是青少年教育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以下因素會影響到自我同一性的形成④。

第一,青少年自我意識中的矛盾。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主觀我和客觀我的矛盾、理想我和現實我的矛盾。

教育者要根據不同情況,幫助青少年解決這種矛盾,幫助他們認識到這種不一致,分析、反省、解剖他們的自我觀點,以便找到不一致的原因,樹立正確的自我概念。在青少年學生中經常展開有關人生觀和人生理想的討論,充分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動態,並不失時機地對青少年進行有關人生理想的教育,幫助他們修正不正確的和不切實際的想法,使每乙個青少年學生都能具有積極的人生追求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二,親子關係。

父母與子女之間有開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氣氛,會有助於青少年正確認識自我,對有關自我的發展進行思索,自主地選擇自我的發展道路。相反,父母對子女過於溺愛或濫用權威,都不利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過於溺愛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給孩子進行自我探索的機會;而過於嚴厲的父母可能會使孩子屈從自己的意願。

這兩種情況都不利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確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長期處於早期完成狀態或擴散狀態。第三,父母的期望。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種自信,即有信心使自己成為乙個與他人期望相符的人。

如果父母期望過高,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壓力,使孩子感覺「我無論如何也無法成為他們所期望的那樣的人」,這在客觀上剝奪了青少年在確立自我同一性過程中的「試行錯誤」。第四,學校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我們的教育長期以來以「應試」為中心,無休止的「應試戰爭」,對學生統一要求和一味追求公升學率,再加上作業負擔沉重,使學生失去思考的時間,個性發展的空間受到限制,這剝奪了青少年自我探索的機會。

學校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同一性的發展。第五,同伴。當青少年與不同的同伴互動時,他們所接觸的觀點與價值觀也進一步擴充套件了。

親密朋友通過提供同一性發展過程中的情感支援、協助、角色榜樣作用,為青少年探索各種可能的選擇提供了幫助。第六,社會因素。社會文化環境是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前提和背景,青少年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都源於他們所在的背景文化。

乙個社會的主流文化是積極向上的,還是消極頹廢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代青少年的主導心境。

中學生自我評價

我自上初中一年級以來,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諄諄教導下,無論在德育 智育 體育等方面都有了的一定的進步。本學年我曾被評為xx縣 優秀共青團員 和縣的 三好學生 下面就是我一年來的具體表現。在德育方面。一年來,我嚴格 自覺地遵守社會公德和學校的規章制度,按照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 思...

中學生自我評價

我自上初中一年級以來,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諄諄教導下,無論在德育 智育 體育等方面都有了的一定的進步。本學年我曾被評為xx縣 優秀共青團員 和縣的 三好學生 下面就是我一年來的具體表現。在德育方面。一年來,我嚴格 自覺地遵守社會公德和學校的規章制度,按照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 思...

中學生自我介紹

我是乙個活潑開朗的女孩,我的名字叫陳碩,看了這個名字,可能有的人會認為我是乙個男孩子,其實我是乙個性格比較外向的女孩子。因為我爸爸姓陳,又是碩士,所以全家人都希望我能夠像爸爸那樣也是碩士。我有一頭烏黑發亮的頭髮,喜歡梳一把馬尾巴。我有乙個橢圓形的臉蛋,像一小雞蛋,在那橢圓形的臉上,長著一雙又大又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