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學基礎知識綱要

2022-09-21 05:30:02 字數 1837 閱讀 5748

1.電路的組成:負載,電源,中間環節(導線,開關)

2.電路按功能分為:

a. 電力電路;實現電能的傳輸,分配和轉換

b. 訊號電路:實現訊號的傳遞和處理

3.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a. 電流:單位時間內通過導線橫截面的電荷量。i=q/t,電位,安培(a)方向:正電荷→負電荷

b. 電壓:電場力把單位正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動到b點所做得功wab稱為a,b間電壓uab。u=w/t,電位,伏特(v) 高電位→低電位(電源是由高電位指向低電位)

c. 電動勢:非電場力把單位正電荷在電源內部由低電位端移到高電位端所做的功。e=w/t, 低電位→高電位

d. 電功率p=ei=w/t,單位,瓦特(v)

e. 電位:是度量電路中各點所具有的電位能大小的物理量

4.注意:有電流就一定有電動勢是正確的,反之則是錯的

1°電的意義:就是當負載功率1kw,在1h內消耗的電能即1kwh

5.電路的工作狀態

1. 有載 2.開路 3.短路

6.霍夫定律

a.在任一瞬時,流入任意乙個節點電流的代數和恆等於零,即∑i=0

b.在電路中,任何時刻沿任一回路循行一周,所有支路電壓降的代數和等於零。即∑uk=0

7.基爾霍夫定律的有關計算

正弦交流電①三要素:振幅,角頻率,初相位②表示方法:三角函式,相量,指數函式

8.注意:相量表示方法=三角函式表示方法是錯誤的說法

9.疊加原理:疊加原理**性電路的分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分析線性電路的基礎。

它的內容是:**性電路中,任一支路電路(或電壓)都是電路中各個電源單獨作用時在該支路產生的電流(或電壓)的代數和。

10.電流電壓的瞬時表示式:i=imsin(wt+ф) u=umsin(wt+φ)

11.有效值:是根據熱效應來定義的,既當某一交流電流通過乙個線性電阻是在乙個週期內所產生的熱量,與某一直流電流通過同乙個電阻在相同時間內產生的熱量相等,則這以直流電流的數值就稱為該交流電流的有效值

12.電感(l)單位,亨利(h). 電容(c)單位,法拉(f)

感抗(xl)=wl容抗xc=1/wc

阻抗z=r+j(xl-xc)

1. xl=xc時,電路呈電阻性此時發生諧振,阻抗最小,電流最大

2. xl>xc時,電路呈點感性

3. xl13.電路功率公式:有功功率p=uicosφ(cosφ是功率因素) 無功功率q=uisinφ

視在功率s=ui=|z|i2

在電感電路中電壓超前電流90°;在電容電路中電壓滯後電流90°

品質因素q=u1/u=uc/u

14.三相電源產生大小相等,頻率相同,初相為依次相差120°的三相電壓

三相電壓的連線方式

a. 星形連線:u1=√3up,在相位上超前於相應的相電壓30°

b. 三角形連線:ul=up

15.三相負載的連線

1. 星形連線:il=ip

2. 三角形連線:u1=up 當負載對稱是i1= √3 ip,在相位上滯後於相應的相電流30°

沒有中性線的條件:在對稱的負載電路中

在三相負載對稱電路滯中,無論是星形連線還是三角形連線其三相功率計算式為

p=3upip= √3u1i1 q=3upip=√3 u1i1 s=3upip=√3 u1i1

注釋:生活中用到的電壓220v是指相電壓,低壓供電的線電壓為380v

16.正弦交流電的三要素:i=imsin(wt+φi)im—最大值 w—角頻率(≠f) φi—初相位 t—時間

17.正弦交流電的表示方法有三種:三角函式,指數函式,相量

18.線電壓:火線與火線之間的電壓

相電壓:火線與零線之間的電壓

火線:黃,綠,紅

電工學基礎知識大全

電工基礎知識點 1 電路的狀態 通路 斷路 短路。2 電流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習慣上規定 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是電流的正方向,實際的電流方向與規定的相反。公式 直流電 電流方向和強弱都不隨時間而改變的電流。交流電 大小和方向都隨時間做週期性變化,並且在乙個週期內平均值為零的電流。3 電阻 表示...

熱控基礎知識 電工學基礎知識

目錄電工學基礎知識 3 1.為什麼一般絕緣材料的絕緣電阻隨著溫度的公升高而減小,而金屬導體的電阻卻隨著溫度公升高而增加?3 2.什麼叫靜電感應?3 3.什麼叫靜電遮蔽?3 4.尖端放電的工作原理是什麼?3 5.什麼是熱電效應?4 6.什麼是光電效應?4 7.什麼是電流的熱效應?它有何利弊?4 8.為...

電工學基礎

網孔電流法 網孔電流是一種假想的電流,例如圖四的電路,有兩個網孔,假想每個網孔中都有乙個電流 i i 在流動,該電流叫網孔電流,圖中標出的方向是參考方向。如果能確定網孔電流,便可以求出支路電流。因為支路電流和網孔電流存在著簡單的關係。在第一支路中,只有網孔電流i 所以i1 i 同理可知,在第三支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