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砌體結構工程施工工藝

2022-09-15 17:51:03 字數 4618 閱讀 6165

3.1基本規定

(1)本施工工藝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各種砌體工程施工。

(2)本施工工藝遵照的規範和標準如下: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3—2002)、《砌築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jgj98—2000)、《砌體工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315—1996)、《建築砂漿基本效能試驗方法》(jgj70—2003)、《中型砌塊建築設計與施工規程》(jgj5—198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築技術規程》(jgj/t14—2002)、《建築工程冬期施工規範》(jgj104—1997)和相應的國家現行技術標準進行編制。

(3)施工中的勞動保護、安全和防火措施等必須按現行有關標準、規定執行。

3.2磚基礎砌體工程施工工藝

3.2.1 適用範圍

本施工工藝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各種磚基礎砌體工程施工。

3.2.2 材料效能要求

(1)磚:磚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並應規格一致;有出廠合格證和複試單。磚宜用燒結普通磚,也可用蒸壓灰砂磚和蒸壓粉煤灰磚。

(2)水泥:宜採用強度等級32.5級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矽酸鹽水泥,產品應有出廠合格證及複試報告。

(3)砂:一般用中砂,並通過5mm篩孔。配製m5(含m5)以上砂漿,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5%;m5以下砂漿,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10%,不得含有草根等雜物。

(4)摻合料:摻合料有石灰膏、磨細生石灰粉、電石膏和粉煤灰等,石灰膏的熟化時間不應少於7d,嚴禁使用凍結或脫水硬化的石灰膏。

(5)水:應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淨水。

3.2.3 主要機具與工具

(1)機具:應備有砂漿攪拌機、淋灰機、水平及垂直運輸機械等。

(2)工具:應備有大鏟、瓦刀、泥桶、存灰槽、磚夾、篩子、勾縫條、運磚車、灰漿車、磚籠等。

(3)檢測工具:水準儀、經緯儀、鋼捲尺、百格網、皮數杆、線墜、水平尺、磅秤、砂漿試模等。

3.2.4 作業條件

(1)基槽或基礎墊層已完成,並驗收辦完隱檢。

(2)已設定龍門板或龍門樁,標出建築物的主要軸線,標出基礎及牆身軸線和標高;並彈出基礎軸線和邊線;立好皮數杆(間距為15~20m,轉角處均應設立),辦完預檢手續。

(3)根據皮數杆最下面一層磚的標高,拉線檢查基礎墊層表面標高是否合適,如第一層磚的水平灰縫大於20mm時,應用c20細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砂漿或在砂漿中摻細磚或碎石處理。

(4)常溫施工時,砌磚前一天應將磚澆水濕潤,磚以水浸入表面下10~20mm深為宜;雨天作業不得使用含水率飽和狀態的磚。

(5)砌築部位的灰渣、雜物應清除乾淨,基層澆水濕潤。

(6)基槽安全防護已完成,無積水,無軟弱土。

(7)砂漿配合比已經試驗室根據實際材料確定。準備好砂漿試模。

(8)腳手架應隨砌隨搭設;垂直運輸機具應準備就緒。

(9)專案部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對作業班組進行了質量、安全、技術交底;班組作業人員中、高階工不少於70%,並應具有同類工程的施工經驗。

3.2.5 工藝流程

測量放線→確定組砌方法→磚澆水→拌製砂漿→排磚撂底→立皮數杆、砌磚基礎→驗收。

3.2.6 施工要點

(1)砂漿配合比應由試驗室確定,採用質量比,砌築的砂漿必須機械攪拌均勻,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混合砂漿分別應在3h和4h內使用完畢。細石混凝土應在2h內用完。

(2)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的攪拌時間不得少於2min,摻外加劑的砂漿不得少於3min,摻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應為3~5min。同時砂漿還應具有較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一般稠度以5~7㎝為宜。外加劑和有機塑化劑的配料精度應控制在±2%以內,其他配料精度應控制在±5%以內。

(3)在250m的砌體中,對每種強度等級的砂漿,應至少製作一組試塊(每組六塊)。如砂漿的強度等級或配合比變更時,也應製作試塊以便檢查。

(4)磚基礎一般做成階梯形,俗稱大放腳,大放腳做法有等高式(兩皮一收)和間隔式(兩皮一收與一皮一收相間)兩種,每一種收退臺寬度均為1/4磚。組砌方法採用滿丁滿條,裡外咬槎,上下層錯縫。砌築採用「三一」砌磚法,嚴禁用水衝砂漿灌縫的方法。

(5)基礎大放腳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須符合設計圖紙的規定,如一層一退,裡外均應砌丁磚;如二層一退,第一層為條磚,第二層砌丁磚。

(6)砌基礎前應清理基槽(坑)底,除去鬆散軟弱土層,用灰土填補夯實,並鋪設墊層;先用幹磚試擺,以確定排磚方法和錯縫位置,使砌體平面尺寸符合要求;基礎中預留孔洞時應按施工圖紙要求的位置和標高留設。

(7)砌築時,應先鋪底灰,再分皮掛線砌築,鋪磚按「一丁一順」(滿丁滿條)砌法,做到裡外咬槎,上下層錯縫。豎縫至少錯開1/4磚長,轉角處要放七分磚(即3/4磚),並在山牆和簷牆兩處分層交替設定,不能同縫。磚牆轉角處和抗震設防建築物臨時間斷處不得留直槎。

基礎最下與最上一皮磚宜採用丁砌法,先在轉角處及交接處砌幾皮磚,然後拉通線砌築。

(8)內外牆基礎轉角處和縱橫牆交接處應同時砌起,對不能同時砌起而必須留槎時,應砌成斜槎,斜槎長度與高度的比不得小於2/3,如圖3-1。

(9)縱橫牆交接處如留斜槎確有困難,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須做成凸槎,並加設拉結鋼筋,拉結筋的數量為每半磚厚牆放置一根直徑6㎜的鋼筋,間距沿牆高不得超過50㎜,抗震設防地區應嚴格控制,如圖3-2。臨時間斷處的高度差不得超過一步腳手架的高度。

(10)砌築時,灰縫砂漿要飽滿,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但不應小於8mm,也不應大於12mm。每皮磚要掛線,它與皮數杆的偏差值不得超過10mm。

(11)基礎中預留洞口及預埋管道,其位置、標高應準確,避免鑿打牆洞;管道上部應預留沉降空隙。基礎上鋪放地溝蓋板的出簷磚,應同時砌築,並應用丁磚砌築,立縫碰頭灰應打嚴實。

(12)如基礎深淺不一時,應從低處砌起,接槎高度不宜超過1m,高低相接處要砌成階梯,台階長度應不小於1m,其高度不大於0.5m,砌到上面後再和上面的磚一起退台。

(13)基礎砌至防潮層時,須用水平儀找平,並按設計鋪設防水砂漿(摻加水泥重量3%的防水劑)防潮層。

(14)砌完基礎,應及時清理基槽(坑)內雜物和積水,在兩側同時回填土,並分層夯實。

3.2.7 質量標準

1.主控專案

(1)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築,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牆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築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於高度的2/3。

(3)砌體砂漿必須飽滿密實,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應小於80%。

(4)磚基礎的軸線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1的規定。

表3-1磚基礎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

2.一般專案

(1)磚砌體組砌方法應正確,上、下錯縫,內外搭砌。

(2)磚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但不應小於8mm,也不應大於12mm。

(3)磚基礎砌體的一般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2的規定。

表3-2磚基礎砌體的一般尺寸允許偏差

3.3磚牆砌體工程施工工藝

3.3.1 本施工工藝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各種磚牆砌體工程施工。

3.3.2 材料效能要求

(1)磚、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磚:磚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並應規格一致;有出廠合格證及複試單。蒸壓灰砂磚、蒸壓粉煤灰磚的產品齡期不應少於28d。

(2)水泥:宜採用強度等級22.5級和32.5級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矽酸鹽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及複試報告。

(3)砂:宜用中砂,並通過5mm篩孔。配製m5(含m5)以上砂漿,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5%;m5以下砂漿,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10%,不得含有草根等雜物。

(4)摻合料:有石灰膏、磨細生石灰粉、電石膏和粉煤灰等,石灰膏的熟化時間不應少於7d,嚴禁使用凍結或脫水硬化的石灰膏。

(5)水:應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淨水。

3.3.3 主要機具裝置

(1)機具:應備有砂漿攪拌機、淋灰機、水平及垂直運輸機械等。

(2)工具:應備有大鏟、刨錛、瓦刀、泥桶、存灰槽、磚夾、篩子、勾縫條、運磚車、灰漿車、翻斗車和磚籠等。

(3)檢測工具:水準儀、經緯儀、鋼捲尺、百格網、皮數杆、線墜、水平尺、磅秤、砂漿試模等。

3.3.4 作業條件

(1)砌築前,基礎或下部砌體應經驗收合格,砌體處彈好牆身軸線、牆邊線、門窗洞口和柱子的位置線。

(2)已辦理完基礎或下部砌體的驗收手續。

(3)完成回填基礎兩側及房心土方,並驗收合格。

(4)在牆轉角處、樓梯間及內外牆交接處,已按標高立好皮數杆;皮數杆的間距以15~20m為宜,並辦好預檢手續。

(5)砌築部位(基礎或樓板等)的灰渣,雜物清除乾淨,並澆水濕潤。

(6)砂漿由試驗室做好試配,確定配合比;準備好砂漿試模。

(7)搭好砌築用腳手架,掛好立網和平網;垂直運輸機具準備就緒。

(8)專案部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對作業班組進行了質量、安全、技術交底;班組作業人員中、高階工不少於70%,並應具有同類工程的施工經驗。

3.3.5 工藝流程

彈牆線→立皮數杆→確定組砌方法→磚澆水→拌製砂漿→排磚→砌磚牆→驗收

3.3.6 施工要點

(1)砂漿配合比應由試驗室確定,採用質量比,砌築的砂漿必須機械攪拌均勻,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混合砂漿分別應在3h和4h內使用完畢。細石混凝土應在2h內用完。

(2)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的攪拌時間不得少於2min,摻外加劑的砂漿不得少於3min,摻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應為3~5min。同時還應具有較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一般稠度以5~7㎝為宜。外加劑和有機塑化劑的配料精度應控制在±2%以內,其他配料精度應控制在±5%以內。

第5章鋼結構工程施工工藝

5.1 基本規定 1 本施工工藝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各種鋼結構工程施工。2 本施工工藝遵照的規範和標準如下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 2001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gb50205 2001 建築鋼結構焊接規程 jgj81 2002 厚度方向效能鋼板 gb 5313 19...

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

第一章磚牆砌築施工工藝 一 概述 磚牆為民用與工業建築最為常用的牆體形式。具有材料易得,施工簡便,經久耐用,費用低廉等優點 但牆體重量較大,砌築勞動強度高。本工藝標準適用於民用建築牆體及框架結構 工業廠房圍護牆的牆體工程。二 施工準備 材料要求 1 水泥 採用42.5強度等級的普通矽酸鹽水泥42.5...

石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標準

4.1 總則 4.1.1 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及一般構築物的石砌體工程。本標準不適用於鐵路 公路和水工建築等石砌體工程。4.1.2 參考標準與規範 1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gb 50203 2002。2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 50300 2001。3 江蘇省砌體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