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古詩文彙編 八年級上冊

2022-09-04 14:39:07 字數 7095 閱讀 1717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古詩文複習資料彙編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元豐【宋神宗的年號】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脫】衣欲【想】睡,月色入戶【門】,欣然【愉快地】起行。念【想】無與為樂【遊樂】者【的人】,遂【於是】至【到】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也】未寢【睡覺】,相與【共同,一起】步【散步】於中庭【庭院】。

‖庭下如積水空明【清澈透明】,水中藻荇【水生植物】交橫【交叉錯雜】,蓋【表原因】竹柏影【影子】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只是】少閒人【清閒的人】如吾【我們】兩人者耳【罷了】。

翻譯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了衣服,打算睡覺,看到月光照進門裡,(十分美好),便高興地起來走動。想到沒有可以共同遊樂的人,於是我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於是)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自上而下充滿庭院,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叉錯雜,原來那是竹子、柏樹的影子。哪一夜沒有月光?

**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清閒的人罷了。

練習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三個方面的內容: 夜遊的緣由;‖月夜景色;‖夜遊的感受。

2.作者在文中抒發了怎樣的感情?(或「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

3.閱讀理解。(用原句回答) (1)能表現文章主旨的語句: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2)文中描寫月下景色的句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作者因景抒懷,表達複雜微妙感情的句子: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4)記敘的句子:

元豐十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5)描寫的句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

4.品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的妙處。

答:「積水空明」用比喻手法寫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橫」寫竹柏之影參差錯雜。

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乙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5.本文文字極少,但卻內容豐富,讀課文回答: 夜遊的原因: 月色入戶,引發興致。 夜遊的背景: 月光美好的夜晚。 夜遊的心情: 欣然

6.如何理解閒人? 答:「閒人」,即清閒的人。它包含著複雜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閒情雅緻的人;其次,它包含了作者鬱鬱不得志的悲涼心境。

7.作者筆下的月景有何特點? 答: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

8.短短三句話,沒有寫乙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這是什麼寫作方法。 答:作者採用的是動靜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方法。

9.文中寫「竹柏影」,實際上是從側面描寫什麼! 答:描寫月色的輕盈蕩漾。

10.文中寫了哪兩個人?他們有什麼相同點? 答:蘇軾和張懷民。共同點:被貶官黃州,心情抑鬱,仍思進取。

11.全文沒有一處直接寫友情,但可以從字裡行間看出來。請找出能表現作者與張懷民友情的句子(寫出兩句)並以其中一句為例,說說你選擇它的理由。

答:(1)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理由:惟張懷民可以同樂 (2)懷民亦未寢理由:

心境相同,欣賞趣味相同 (3)相與步于中庭理由:關係密切 (4)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運相同。

12.試從文中記敘的部分找出記敘的要素。 答:(1)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地點:承天寺 (3)人物:「我」與張懷民 (4)事件:月夜賞景

13.「欣然起行」中「欣然」一詞是什麼意思?表現了人物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欣然的意思是高興地樣子。作者雖被貶官,但仍能高興的賞月,可見其樂觀豁達的性格特點。

14.「月色入戶」一句用了什麼修辭?有什麼表達作用? 答:擬人。生動地寫出月光似乎懂得作者的寂寞無聊的心情,悄悄地進門來與他做伴。

15.從「庭下如積水空明」一句可以想象庭院中到底有沒有水?說明原因。 答:

這是寫景的句子。作者運用比喻把在月光照耀下的庭院比作一片明汪汪的積水,空明澄澈。又把竹柏印在地面上的影子比作在水中漂遊的藻荇。

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月色皎潔,庭院空曠的景象,一動一靜,富有情趣。所以,庭院裡並沒有水,而是用水來打比方。

16.本文中心(作者心情)是:月夜閒遊的情調和寧靜脫俗的心境。點睛之筆是:閒人。

17.本文所用的表達方式有哪些?請給本文劃分結構並寫出層意。

[答]本文所用的表達方式有敘述‖景物描寫‖抒情。 一層:庭院漫步,交待夜遊原因、時間、地點、人物。

二層:描寫月光清澈。三層:

嘆息賞月人少,暗示世人為俗務所累,表明自己的高潔。

18.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發李太白思鄉之苦;「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似鉤彎月,觸動李後主亡國之痛;此文中,蘇東坡如何巧喻月色?

又表達了怎樣的心情呢? [答]文中蘇東坡將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積水,又將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表達了作者複雜微妙的心情:

既有鬱鬱不得志的悲涼,又有讚賞自己與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19.說說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閒」? [答]入夜即「解衣欲睡」;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與張懷民「步于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細。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名詞作狀語,向西】行【走】百二十步,隔篁【叢生的竹子】竹,聞【聽】水聲,如鳴佩【玉佩】環【玉環】,心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之【音節助詞,無義】。伐【砍伐】竹取【開出】道,下【名詞作狀語,向下】見小潭,水尤【特別】清洌【清澈】。全石以【表承接,不翻譯】為底,近【靠近】岸,卷【翻捲】石底以出,為坻【小石礁】、為嶼【小島嶼】,為嵁【小石磊】、為岩【小石巖】。

青【青蔥】樹翠【翠綠】蔓【莖蔓】,蒙【覆蓋】絡【纏繞】搖【搖動】綴【連綴】,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披拂【隨風飄盪】。 潭中魚可【大約】百許【表示約數,左右】頭,皆【都】若【好像】空【名詞作狀語,在空中】遊【飄遊】無所依【依靠的東西】。日光下【名詞作狀語,向下】徹【射透】,影布【映】石上,佁然【愣住的樣子】不動;俶爾【忽然】遠逝,往來翕忽【輕快敏捷】。

似【好像】與遊者相【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樂【逗樂】。 潭西南【名詞作狀語,向西南方向】而【表修飾,不翻譯】望,鬥【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一樣】折【曲折】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行【爬行】,明滅【或現或隱】可見。其【那】岸勢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差互【相互交錯】,不可知其【它】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名詞作狀語,像環一樣】合,寂【寂靜】寥【高遠空曠】無人,悽【使動用法,使……淒涼】神【心神】寒【使動用法,使……寒冷】骨【骨節】,悄愴【寂靜得使人感到憂傷】幽邃【深】。以【因為】其境【環境】過清【淒清】,不可久居【停留】,乃【於是】記之而去【離開】。 同遊者【的人】:

吳武陵,龔古,餘【我】弟宗玄。隸【隨從】而從【跟隨】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翻譯全文

從小山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見水聲,像人身上佩戴的玉環玉佩相碰發出的聲音,(我)心裡很喜歡它。砍伐竹子開出道路,往下見到乙個小水潭,水特別清澈透明。(潭)有整塊的石頭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捲過來露出水面,成為小石礁、小島嶼、小石磊、小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

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著,纏繞著,搖動著,連綴著,參差不齊,隨風飄盪。 石潭里的魚大約有一百來頭,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都沒有似的。陽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跟遊覽的人逗樂。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過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長蛇爬行那樣彎曲,有的地方露出來,有的地方被淹沒了,隱隱約約可以看得出。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坐在石潭上,四下裡竹子樹木包圍著,靜悄悄的沒有其他人,使人心神淒楚,寒透骨節,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因為那種環境太淒清,不能呆得太久,就記下這番景致離開了。 一同去遊覽的人: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

我帶著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乙個叫恕己,乙個叫奉壹。

一、文學常識:本文作者柳宗元,唐朝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中他與韓愈並稱為「韓柳」。我們還學過他的作品有《黔之驢》《捕蛇者說》。

二、虛詞:

1、以:a、以其境過清(因為) b、全石以為底(用) c、卷石底以出(不譯或而)

2、而:a、乃記之而去(表承接)b、潭西南而望(表修飾)c、隸而從者(表並列)

三、一詞多義:

1、清:a、水尤清冽(清澈) b、以其境過清(清淨,冷清)

2、見:a、下見小潭(通現,現出) b、明滅可見(看見)

3、從:a、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 b、隸而從者(跟隨,隨從)

4、可:a、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約摸) b、明滅可見(能夠,可以)

5、差:a、參差披拂(長短不一) b、其岸勢犬牙差互(交錯)

6、環:a、如鳴佩環(玉環) b、四面竹樹環合(環繞)

7、道:a、伐竹取道(道路) b、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8、居:a、不可久居(停留) b、居十日(過) c、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在)

四、詞類活用:

1、如鳴佩環,心樂之(形容詞「樂」用作動詞,「喜歡」的意思)

2、近岸,卷石底以出(形容詞「近」用作動詞,「靠近,接近」的意思

3、皆若空游無所依(「空」名次作狀語,「在空中」的意思)

4、悽神寒骨(「悽、寒」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淒涼,使……寒冷」的意思)

五.內容理解:

1、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麼? 幽深冷寂,孤苦淒涼。悲哀深沉。

2、本文通過寫景,把感情寓於景中。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從不同角度描繪小石潭的石、水魚、樹,著意渲染它的寂寞、淒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了自己有寂寞處境中的悲涼、悽愴的情感。

3、文中的「對比」和「烘托」 點撥:ⅰ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ⅱ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

4、從文章中找出描寫潭水十分清澈的詞句。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與朱元思書》一文中也有一句用游魚寫水的清澈的: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5、寫直接描寫潭水清澈: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側面描寫潭水清澈: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本文的寫作思路: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7、作者寫景和物時,採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如寫魚,先寫靜態「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再寫動態「俶爾遠視,往來翕忽」,寫出了魚的歡樂情趣。(本題也可作為賞析文中寫法的精妙之處。)

8、聯絡文章的內容,說說作者的感情前後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麼?

作者「初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後見潭水清澈,魚在水中嬉戲,活潑可愛,心亦樂;後因周邊寂靜寥落無人,寒氣透骨,使人心神淒涼,聯想到遭受謫貶的不平待遇,引發內心的憂傷和憤悶,就離開。(用《岳陽樓記》裡的話即「以物喜,以己悲」)

9、試找出文中你認為描寫得最精彩的句子,說說它的精彩所在。

如開頭用「聞」、「伐」、「取」、「見」、等格外準確的動詞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於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10、本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的什麼特點?

答:本文是按遊覽的先後順序來寫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現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魚活、溪流曲折、環境淒清的特點。

11、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麼特點?用的什麼寫法?好處是什麼?

答:清、澄。側面描寫,通過寫游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無一字寫水,但無處不在寫水

12、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麼特點來寫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答: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將溪身比喻成北斗七星,這是靜止的,將溪水比喻成蛇,這是流動的。

這裡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徵。

13、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後面又寫「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結合寫作背景,作簡要說明。

答: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淒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鬱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淒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寫小石潭的幽美、淒寒,表達了作者孤寂悲涼的心境

14、文中的「,悽神寒骨,悄愴幽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孤獨憂傷(寂寞處境中悲涼淒苦的心情)。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畫龍點睛的句子。它虛實相生,由景生情,抒發作者在寂寞處境中悲涼淒苦的情感。

15、本文第一段描寫小石潭的概貌,採用了移步換景的手法;第二段寫潭水和游魚,則變換為定點特寫的手法;第三段寫潭水**及岸勢,多用比喻辭格,摹形狀貌,形象逼真。

練習 1.作者從游魚、日光、魚影三個方面方面描寫了潭水清的特點。文中最能體現作者心情的話是: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2.理解填空。 ⑴課文多角度描寫景物,其藝術手法主要有:

①點面結合。如寫石:「全石以為底」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岩」是點。

②遠近交錯。如寫潭:「聞水聲」是遠,「下見小潭」是近。

③動靜結合。如寫魚:「影布石上」是靜,「俶爾遠逝」是動。

④虛實相生。如「潭中魚可百許頭」表面寫魚,實為寫水,以實寫虛,虛實相應成趣。 ⑵文中「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所寫的物件是「小溪」,從「下見小溪」可以得到印證。

以此描寫潭水的清澈,正如朱熹在《觀書有感》中所說的那樣:「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作者通過謝小石潭人跡罕至、淒清幽靜的環境,意在表現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意在表現孤寂悲涼的思想感情。

4.「一切景語皆情語」。透過觀魚時和遊覽到最後所描寫的景物可看出作者的心情發生了變化,你認為作者的心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可結合作者當時的處境理解分析) [答]被貶心中憤懣淒苦,只好寄情山水,獲得暫時的快樂,一經環境的觸發,又憂傷悲涼。

5.文中提到「樂」字,這跟全文的情調協調嗎?說說你的理解。

[答]作者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他政治上失意的抑鬱心情,因此當他聽到水聲時,當他看到魚兒「往來翕忽」的遊態時,他感到自然間的樂趣,心情也變得歡快起來,成為作者當時心情的反襯,跟全文的憂傷淒苦的基調形成了對立的統一,從而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

6.文中與「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哪句? [答]潭中魚可百許頭……往來翕忽。

7.「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答]這八個字,不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圍,環境清幽的特點,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是全文的點睛之筆。

8.為了發展旅遊事業,當地擬開發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 [示例]小石潭位於小丘西南面120步,這裡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著述環抱,環境十分優美,是觀光旅遊、愉悅心情的好去處。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裡,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

八年級上冊古詩文複習印刷

21 桃花源記 東晉 陶淵明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設酒殺雞作食...

八年級上冊古詩文背誦默寫複習

複習目標 1 能流暢地背誦八年級上冊的古詩文。2 能準確無誤地默寫,有選擇性地書寫易錯的漢字。3 識記裡面的名句 主旨句,能正確地完成理解性的名句默寫。複習重點 背誦並默寫文言文和古詩詞。複習難點 能正確地完成理解性的名句默寫。學情分析 八年級上冊背誦背誦的任務是很重的,六篇古文加上17首古詩詞,學...

語文版八年級上冊古詩文複習學生版

八年級上古詩詞複習 1.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中表現作者崇高理想的語句 或表現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情思的句子 或關注人民生活,且常常被人們引用的名句 是表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寫詩人無可奈何的一句是表現出杜甫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情懷的詩句是 2.孟浩然 過故人莊 中描繪山村優美寧靜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