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前瞻 解密大學生就業狀況大變化

2022-09-02 09:27:04 字數 1408 閱讀 1701

而當年被人看輕的支援西部,如今變成香餑餑,2023年11月,**經濟工作會議敲定對西部進行大開發的戰略決策。2023年,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開始實施。蘇州科技學院統計資料,從2023年的23人報名,到2023年的92人報名。

由此可以看出,先前一直備受冷落、無人問津的西部地區,如今已經成為時下在校大學生互相爭搶的一塊大蛋糕。 而就業壓力大成為大學生支西的巨大動力,很多支援西部的志願者表示,在西部就業比起東部更能實現年輕人的自我價值。根據調查顯示,2006屆畢業生對就業形勢表現不樂觀,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缺乏足夠的信心,就業態度的變化,從另一方面反映市場上人才供給的情況。

近兩年來,志願者隊伍能夠如此迅速地得到壯大,與一部分人的就業意識發生轉變有很大的關係。有些人開始認識到,放棄東部經濟優越的城市,首先去支援建設西部,回來競爭更有優勢。

巨集觀上只有通過大副增加崗位來解決

萬學教育act職業能力崔方老師認為,結構失衡崗位增加緩慢在供大於求的前提下,就業問題巨集觀上只有通過大副增加崗位來解決。而就業崗位的增長幅度與經濟發展的幅度密切相關,當經濟快速健康增長時,就業崗位相應增加,反之,崗位就會減少。據統計,中國在過去二十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約為9%,但產業結構發展不平衡,經濟高增長與就業增長脫節,導致供需失衡,影響就業。

如第三產業就業彈性係數高達0.57,遠高於第二產業的0.34,但我國目前產業結構以第

一、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增長緩慢,就業彈性係數下降,維持在0.1—0.12之間。

2023年至2023年10年間,平均就業增長率只有1.1%,每年增加就業崗位752萬,遠遠無法滿足近1億農民工和數百萬大學生的就業需要。這樣原本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便創造200萬個新增就業崗位,而今天只能創造80萬個。

職業能力不足成制約就業重要原因

職業能力教育沒有得到重視!職業能力培訓是消除職業困惑、面向職業發展的一系列服務的統稱。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學校對學生職業能力培訓的重視度還不夠。

大學生在求職的時候,必須把自己和市場、企業的的需求有效結合起來,從而為自己挑選乙個好的職位。因此,大學生在校時要了解自身的興趣能力和人才市場的需求。學生的職業能力規劃做得科學、合理,符合個人今後的發展趨向,和學校的指導有直接的關係。

學校在對學生個人性格的測試、對個人就業理想的選擇、對個人規劃的指導等方面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可以看出目前職業能力方面,大學是無法完全教給你的,等你進入社會再去學,耽誤的是你的青春,人生沒有幾個十年,如果想要在大學期間就能快速的提公升,就必須要在剛進入大學期間就深刻的體會,這種體會不是傻傻的說我要提公升就可以的,而是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刻苦的修煉。那樣才能在大學四年畢業求職的時候,能夠比別人更「閃亮」。

自從2023年全國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因此,不少大學生從就業層次、思維模式開始發生轉變,並朝著理性的方向發展。這是乙個良好的開始,萬學教育act崔方老師建議求職者們只有踏踏實實的走正初始的腳印,才能走的更高,走的更遠。

大學生就業狀況和對策

學期接近尾聲,眾多高校大學生即將畢業。畢業後的何去何從是他們目前所面臨的乙個首要問題。一部分人早已選擇了考研的道路,另一部分的人則選擇就業,那目前的就業狀況如何呢?據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三日電 記者閆曉虹 權威統計顯示,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532萬人,全國平均就業率為70 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又...

2019屆大學生就業三大變化

出於各方面因素的綜合考量,應屆畢業生紛紛投入了 考碗族 的大潮之中,這是可以理解的。廣東工業大學學生處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劉瓊輝副主任告訴記者,但是,其中的半數以上的同學對報考公務員存在盲目性。她認為,對報考缺乏清晰的目的性,對考試信心不足以及對大學生報考公務員政策的不了解,是大學生 考碗族 普遍存在...

大學生就業狀況的調查總結

五 你希望學校在大學生就業成才方面著重給予哪些指導和幫助 根據調查得出表知道學生們有34.16 選擇加強創新能力培養,而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導也佔據一定的分量。從國家政策和從現實需要上出發,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在調查中,學生認為加強創新能力培養是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的關鍵 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