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學期數學教學計畫初二

2022-08-09 05:33:07 字數 1382 閱讀 2212

一、上一學期學生學習情況(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能力發展)和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問題: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平均分為88分,總體來看,成績較好。在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學生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也較為清楚,但個別學生連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績較差。

在學習能力上,一些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差,向深處學習知識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以提公升學生的整體成績;在學習態度上,絕大部分學生上課能全神貫注,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二、本學期教學內容(概念、法則、原理等)和目的要求: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六章,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本章通過具體例項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應用;通過具體例項滲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式的內在聯絡.

最後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和應用.第二章《分解因式》本章通過具體例項分析分解因式與整式的乘法之間的關係揭示分解因式的實質,最後學習分解因式的幾種基本方法.第三章《分式》本章通過分數的有關性質的回顧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質和運算法則,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分式的化簡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第四章《相似圖形》本章通過對兩條線段的比和成比例線段等概念的學習,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邊形的性質與識別方法.第五章《資料的收集與處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與運用.第六章《證明一》本章主要內容是命題的相關概念、分類及應用.

重點(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及應用.(2)掌握分解因式的兩種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與公式法).(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4)成比例線段的概念及應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5)調查方法的應用.(6)命題的推理論證.

難點(1)對不等式的基本性質的理解和熟練運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2)提公因式法與公式法的靈活運用.(3)分式的四則混合運算和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4)靈活運用比例線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識能力的培養.(5)幾個概念的理解、區別和應用.(6)命題的推理論證.

三、為了達到本學期教學目的要求將採取的具體措施是什麼?教學方法上做哪些改革?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學習課堂氛圍,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4、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初二下學期數學教學計畫

2 重視改進教學方法,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教師在課前先布置學生預習,同時要指導學生預習,提出預習要求,並布置與課本內容相關 難度適中的嘗試題材由學生課前完成,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梳理新課知識,指出重點和易錯點,解答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再設計提高題由學生進行嘗試,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調動學習...

初二下學期地理教學計畫

一 指導思想 以 地理課程標準 為依據,努力使每乙個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 能夠在 能力 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 能夠在責任感 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

初二下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畫

本學期我擔任初二的數學教學,下面就針對具體情況做如下計畫 一 學生基本情況 兩個班總體看,成績在前面的基礎上還有所提高。在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整個班級已經完成了兩極分化,對優生說,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也較為清楚,對後進生說,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績較差,在幾何中,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