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孫維剛談立志成才》有感

2022-08-02 14:33:05 字數 2581 閱讀 5104

讀《孫維剛談立志成才――全班55%怎樣考上北大、清華》有感

高三學年楊金諾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現在書店裡這方面的書太多了。但讀著讀著,就被這位身患癌症,曾作過五次手術的老師,在北京22中任教38年,不為官不為利,以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嘔心瀝血做了長達17年的三輪教改實驗,一步乙個腳印,一步乙個台階,做出了令重點中學為之咋舌的成績,深深的感動了我。下面是我的一點心得。

育人為本

一切為了育人,這是孫老師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全部活動是一切為了育人的教育思想。育一切人,育好一切人是他的一切為了育人思想的深刻內涵。育一切人,他不主張基礎教育要擇天下英才而教之,而應當是為所有未經選擇的每乙個學生打好基礎。

他緊緊把握住教人做人和育人成才的教育目標,他的全部教育活動都是為這一目標服務。我們平時講教書育人,往往解釋成既要教書又要育人,但在孫維剛那裡,全部教育活動,包括教書都是為了育人。

德育為首

孫老師有一段話給我留有很深刻的印象。他說:「我覺得讀書最高的境界是,你們畢業離校時把老師教的知識全部忘光,剩下的才是真正成果。

這個成果就是知識之外的能力,是綜合素質。」他認為真正的教學成果是知識之外的東西,是能力,是綜合素質,要把以學知識為目標轉移到以學生的活生生發展為目標上來,不能本末倒置。他從不單純抓智育,而是從系統論出發,德智體一起抓,互相促進。

從德上抓學習動力、為人之本,從體上抓學習本錢,所以他的學生個頭都比別的班高。在他眼中,德與體對人發展的價值並不比智低,也不是智可以替代的。

拜讀完孫維剛老師的書後,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東城區人民**為了激勵優秀人才的培養,每年「五四」都要表彰優秀中學生。他的學校初一入學時生源並不理想,初中整個三年,全校沒有人評上,但是到了高一,兩個同學評上了,到了高二時,他們班就有五個同學達到標準,但是孫維剛老師想乙個班報五個,史無前例,有點兒懸。

考慮再三,決定只報四個。同學們知道後,爭先謙讓。其中有乙個同學給孫維剛老師寫信,在信的最後,他寫到:

「以上是我真心表述,決不是謙讓之詞,不論是從全班還是從同學個人的角度,都請您考慮我的建議,我決不後悔。温世強。」

經過孔維剛老師三年教育後,高一他們班實現了零的突破,這已經很不簡單,然而更讓人佩服的是,在如此急功近利的年代,他們班上的任何乙個同學都是那樣的高風亮節,懂得謙讓。他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才高更是德高。他在培養人才時一直把德放在第一位,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化他的學生,讓他們樹立為人民多作貢獻的理想,他對班上同學說,我們的遠大理想是什麼?

不是指上大學、當博士。因為,上大學,當博士,又是為了什麼?我們的理想,是要為人民多作貢獻。

正因為如此,在現代社會的條件下,對於我們班的同學,大學是爭取要上的,而且應當是第一流的大學,博士也要當。我們要為祖國早日富強上大學,要為人民成材。這財當然愈高大愈好,愈多愈好。

在他的教育下,他們班同學,誰有了好書好題目,立即讓大家共享,誰有了好解法,搶著上黑板講給大家聽,這在他們班不過是尋常事。

大家可能要奇怪了,孫維剛老師怎麼做到的呢,我仔細閱讀後發現,其實很簡單,以身作則,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他的學生,當選清華大學經濟學會會長並獲得獎學金的王一同學有乙個發言稿裡曾提到:我們的心靈從他的言行中得到淨化。

大家熱愛勞動,來自恩師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掃衛生;大家良好的修養,來自恩師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門的老大爺親切地打招呼;大家嚴格遵守紀律,來自恩師遲到了便向我們做檢討甚至到教室外面罰站;大家艱苦樸素,來自恩師一年四季僅僅兩套的舊外衣……

所以,從孫維剛老師身上我更加明白了,德育為先的道理,而且要想德育有效,必須身正。

教學創新

「教學的目的是什麼?」

「傳授知識!」有人這樣回答。 孫維剛對這樣的說法明確表態:「我不贊成!」在他看來,知識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駕馭知識的能力,其本質,是高超的思維水平,是智力素質。

孫維剛認為,「教師在教學上不能僅僅滿足於難點怎麼突破,重點如何講透,不能總是知識,知識,到頭來還是停留在知識上」。

在他看來,教學的目標應該是:「通過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完善學生的智力素質,造就乙個強大的頭腦,把不聰明的孩子變聰明,讓聰明的孩子更聰明。」他的「結構教學法」,注重新舊知識的比較與聯絡,用他的話說是「八方聯絡,渾然一體;漫江碧透,魚翔淺底」。

孫老師是我們基礎教育戰線的傑出代表,他為我們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奉獻出了畢生的精力。他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在教育實踐中創造的經驗,為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提供了寶貴的借鑑,也給我留下許多深深地思索。

讀後收穫真的很多,我知道了從事教育工作,不僅要有有一顆愛心,還要有一顆寬容的心:面對差異需要一顆寬容的心。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要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

學生是成長的孩子,難免出錯,要允許學生犯錯。有時學生認識錯誤的時機還未成熟,需要教師的寬容和等待。要善於發現每乙個學生的閃光點。

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些特殊的學生,主要是指那些行為、習慣等有一定偏差的學生。對他們的教育幫助當然可以從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入手,給予鼓勵表揚,激發他們追求上進的信心和勇氣。對待學生的優點要用「放大鏡」,對待學生的缺點要用「縮小鏡」,真正以寬容的態度處理學生的錯誤。

「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

作為教師,要善待每一位學生,寬容的不竭動力是「愛」。曾有人說教育是葉的事業,教師就是一片片綠葉,那寬容就是這綠葉上晶瑩的露珠。有了它,綠葉才會永遠鮮亮。

讀《孫維剛談立志成才》有感

讀 孫維剛談立志成才 全班55 怎樣考上北大 清華 有感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現在書店裡這方面的書太多了。但讀著讀著,就被這位身患癌症,曾作過五次手術的老師,在北京22中任教38年,不為官不為利,以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嘔心瀝血做了長達17年的三輪教改實驗,一步乙個腳印,...

孫維剛教育教學啟示

作者 劉慧 文理導航 2012年第32期 摘要 現在我們研究孫維剛的數學教育思想,並不是停留在對他的教育思想簡單的理論性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思想的研究,為實際的數學教育教學提供直接的借鑑。關鍵詞 短視現象 活動的舞台 解題水 今天我們說孫維剛是一位教育家,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教育思想為後人提供了影...

孫維剛老師怎樣教數學

何露軍孫維剛怎樣教數學?他說 八方聯絡,渾然一體,漫江碧透,魚翔淺底。孫維剛的教學方法被稱為 結構教學法 講究新知識和舊知識的比較和聯絡。他從不擔心學生的腦子夠不夠使,比如教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時,課本上只是延長三角形底邊並做出一邊的平行線引導學生做出證明,而孫維剛則是把問題交給學生,上來就讓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