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地基與基礎工程 人工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標準

2022-08-18 09:57:04 字數 4681 閱讀 3655

範圍;本工藝標準適用於工業和民用建築中粘土、粉質粘土及含少量砂、石粘土層,且地下水位低的人工成孔灌注樁工程

施工標準: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水泥:宜採用325號~425號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矽酸鹽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於5%。

2.1.3 石子:粒徑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樁身混凝土也可用粒徑不大於5cm的石子,且含泥量不大於2%。

2.1.4 水:應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淨水。

2.1.5 外加早強劑應通過試驗選用,粉煤灰摻合料按試驗室的規定確定。

2.1.6 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複試報告。

2.1.7 一般應備有三木搭、捲揚機組或電動葫蘆、手推車或翻斗車、鎬、鍬、手鏟、釺、線墜、定滑輪組、導向滑輪組、混凝土攪拌機、吊桶、溜槽、導管、振搗棒、插釺、粗麻繩、鋼絲繩、安全活動蓋板、防水照明燈(低壓36v、100w),電焊機、通風及供氧裝置、揚程水幫浦、木轆轤、活動爬梯、安全帽、安全帶等。

2.1.8 模板:組合式鋼模,弧形工具式鋼模四塊(或八塊)拼裝。卡具、掛鉤和零配件。木板、木方,8號或12號槽鋼等。

2.2 作業條件:

2.2.1 人工開挖樁孔,井壁支護應根據該地區的土質特點、地下水分布情況,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進行井壁支護的計算和設計。

2.2.2 開挖前場地應完成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的電纜、管線、舊建築物、裝置基礎等障礙物均已排除處理完畢。各項臨時設施,如照明、動力、通風、安全設施準備就緒。

2.2.3 熟悉施工圖紙及場地的地下土質、水文地質資料,做到心中有數。

2.2.4 按基礎平面圖,設定樁位軸線、定位點;樁孔四周撒灰線。測定高程水準點。放線工序完成後,辦理預檢手續。

2.2.5 按設計要求分段製作好鋼筋籠。

2.2.6 全面開挖之前,有選擇地先挖兩個試驗樁孔,分析土質、水文等有關情況,以此修改原編施工方案。

2.2.7 在地下水位比較高的區域,先降低地下水位至樁低以下0.5m左右。

2.2.8 人工挖孔操作的安全至關重要,開挖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操作前對吊具進行安全可靠的檢查和試驗,確保施工安全。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放線定樁位及高程 → 開挖第一節樁孔土方 → 支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 →

澆築第一節護壁混凝土 →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 → 架設垂直運輸架 →

安裝電動葫蘆(捲揚機或木轆轤安裝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幫浦、通風機等 →

開挖吊運第二節樁孔土方(修邊先拆第一節支第二節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

澆第二節護壁混凝土 →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 → 逐層往下迴圈作業 →

開挖擴底部分 → 檢查驗收 → 吊放鋼筋籠 → 放混凝土溜筒(導管

澆築樁身混凝土(隨澆隨振插樁頂鋼筋 →

3.2 放線定樁位及高程:在場地三通一平的基礎上,依據建築物測量控制網的資料和基礎平面布置圖,測定樁位軸線方格控制網和高程基准許點。

確定好樁位中心,以中點為圓心,以樁身半徑加護壁厚度為半徑畫出上部(即第一步)的圓周。撒石灰線作為樁孔開挖尺寸線。孔位線定好之後,必須經有關部門進行複查,辦好預檢手續後開挖。

3.3 開挖第一節樁孔土方:開挖樁孔應從上到下逐層進行,先挖中間部分的土方,然後擴及周邊,有效地控制開挖孔的截面尺寸。

每節的高度應根據土質好壞、操作條件而定,一般以0.9~1.2m為宜。

3.4 支護壁模板附加鋼筋:為防止樁孔壁坍方,確保安全施工,成孔應設定井圈,其種類有素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兩種。

以現澆鋼筋混凝土井圈為好,與土壁能緊密結合,穩定性和整體效能均佳,且受力均勻,可以優先選用。當樁孔直徑不大,深度較淺而土質又好,地下水位較低的情況下,也可以採用噴射混凝土護壁。護壁的厚度應根據井圈材料、效能、剛度、穩定性、操作方便、構造簡單等要求,並按受力狀況,以最下面一節所承受的土側壓力和地下水側壓力,通過計算來確定。

護壁模板採用拆上節、支下節重複周轉使用。模板之間用卡具、扣件連線固定,也可以在每節模板的上下端各設一道圓弧形的、用槽鋼或角鋼做成的內鋼圈作為內側支撐,防止內模因受漲力而變形。不設水平支撐,以方便操作。

第一節護壁以高出地坪150~200mm為宜,便於擋土、擋水。樁位軸線和高程均應標定在第一節護壁上口,護壁厚度一般取100~150mm。

3.5 澆築第一節護壁混凝土:樁孔護壁混凝土每挖完一節以後應立即澆築混凝土。人工澆築,人工搗實,混凝土強度一般為c20,坍落度控制在100mm,確保孔壁的穩定性。

3.6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及標高:每節樁孔護壁做好以後,必須將樁位十字軸線和標高測設在護壁的上口,然後用十字線對中,吊線墜向井底投設,以半徑尺杆檢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

隨之進行修整,井深必須以基準點為依據,逐根進行引測。保證樁孔軸線位置、標高、截面尺寸滿足設計要求。

3.7 架設垂直運輸架:第一節樁孔成孔以後,即著手在樁孔上口架設垂直運輸支架。支架有:木搭、鋼管吊架、木吊架或工字鋼導軌支架幾種形式;要求搭設穩定、牢固。

3.8 安裝電動葫蘆或捲揚機:在垂直運輸架上安裝滑輪組和電動或穿捲揚機的鋼絲繩,選擇適當位置安裝捲揚機。

如果是試樁和小型樁孔,也可以用木吊架、木轆轤或人工直接借助粗麻繩作提公升工具。地面運土用手推車或翻斗車。

3.9 安裝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幫浦和通風機。

3.9.1 在安裝滑輪組及吊桶時,注意使吊桶與樁孔中心位置重合,作為挖土時直觀上控制樁位中心和護壁支模的中心線。

3.9.2 井底照明必須用低壓電源(36v、100w)、防水帶罩的安全燈具。樁口上設圍護欄。

3.9.3 當樁孔深大於20m時,應向井下通風,加強空氣對流。

必要時輸送氧氣,防止有毒氣體的危害。操作時上下人員輪換作業,樁孔上人員密切注視觀察樁孔下人員的情況,互相響應,切實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3.9.4 當地下水量不大時,隨挖隨將泥水用吊桶運出。

地下滲水量較大時,吊桶已滿足不了排水,先在樁孔底挖集水坑,用高程水幫浦沉入抽水,邊降水邊挖土,水幫浦的規格按抽水量確定。應日夜三班抽水,使水位保持穩定。地下水位較高時,應先採用統一降水的措施,再進行開挖。

3.9.5 樁孔口安裝水平推移的活動安全蓋板,當樁孔內有人挖土時,應掩好安全蓋板,防止雜物掉下砸人。無關人員不得靠近樁孔口邊。吊運土時,再開啟安全蓋板。

3.10 開挖吊運第二節樁孔土方(修邊),從第二節開始,利用提公升裝置運土,樁孔內人員應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員應拴好安全帶。吊桶離開孔口上方1.

5m時,推動活動安全蓋板,掩蔽孔口,防止卸土的土塊、石塊等雜物墜落孔內傷人。吊桶在小推車內卸土後,再開啟活動蓋板,下放吊桶裝土。

樁孔挖至規定的深度後,用支桿檢查樁孔的直徑及井壁圓弧度,上下應垂直平順,修整孔壁。

3.11 先拆除第一節支第二節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護壁模板採用拆上節支下節依次周轉使用。如往下孔徑縮小,應配備小塊模板進行調整。

模板上口留出高度為100mm的混凝土澆築口,介面處應搗固密實。拆模後用混凝土或砌磚堵嚴,水泥砂漿抹平,拆模強度達到1mpa。

3.12 澆築第二節護壁混凝土:混凝土用串桶送來,人工澆築,人工插搗密實。混凝土可由試驗確定摻入早強劑,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

3.13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及標高:以樁孔口的定位線為依據,逐節校測。

3.14 逐層往下迴圈作業,將樁孔挖至設計深度,清除虛土,檢查土質情況,樁底應支承在設計所規定的持力層上。

3.15 開挖擴底部份:樁底可分為擴底和不擴底兩種情況。

挖擴底樁應先將擴底部位樁身的圓柱體挖好,再按擴底部位的尺寸、形狀自上而下削土擴充成設計圖紙的要求;如設計無明確要求,擴底直徑一般為1.5~3.0d。

擴底部位的變徑尺寸為1∶4。

3.16 檢查驗收:成孔以後必須對樁身直徑、擴頭尺寸、孔底標高、樁位中線、井壁垂直、虛土厚度進行全面測定。做好施工記錄,辦理隱蔽驗收手續。

3.17 吊放鋼筋籠:鋼筋籠放入前應先綁好砂漿墊塊,按設計要求一般為70mm(鋼筋籠四周,在主筋上每隔3~4m左右設乙個_20耳環,作為定位墊塊);吊放鋼筋籠時,要對準孔位,直吊扶穩、緩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

鋼筋籠放到設計位置時,應立即固定。遇有兩段鋼筋籠連線時,應採用焊接(搭接焊或幫條焊),雙面焊接,接頭數按50%錯開,以確保鋼筋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

3.18 澆築樁身混凝土:樁身混凝土可使用粒徑不大於50mm的石子,坍落度80~100mm,機械攪拌。

用溜槽加串桶向樁孔內澆築混凝土。混凝土的落差大於2m,樁孔深度超過12m時,宜採用混凝土導管澆築。澆築混凝土時應連續進行,分層振搗密實。

一般第一步宜澆築到擴底部位的頂面,然後澆築上部混凝土。分層高度以搗固的工具而定,但不宜大於1.5m。

3.19 混凝土澆築到樁頂時,應適當超過樁頂設計標高,以保證在剔除浮漿後,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樁頂上的鋼筋插鐵一定要保持設計尺寸,垂直插入,並有足夠的保護層。

3.20 冬、雨期施工:

3.20.1 冬期當溫度低於0℃以下澆築混凝土時,應採取加熱保溫措施。

澆築的入模溫度應由冬施方案確定。在樁頂未達到設計強度50%以前不得受凍。當夏季氣溫高於30℃,應根據具體情況對混凝土採取緩凝措施。

3.20.2 雨天不能進行人工挖樁孔的工作。現場必須有排水的措施,嚴防地面雨水流入樁孔內,致使樁孔塌方。

質量標準:

4.1 保證專案:

4.1.1 灌注樁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範的規定。

4.1.2 實際澆築混凝土量,嚴禁小於計算體積。

4.1.3 澆築混凝土後的樁頂標高及浮漿的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範的規定。

8 地基與基礎 監理評估報告

保利 未來城市一期工程 a1地塊二組團 8 樓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質量監理 評估報告 總監理工程師 公司技術負責人 監理單位 貴州建工監理諮詢 2012年 12 月 7 日 一 工程概況 1.1 工程名稱 保利未來城市一期工程 a1地塊二組團 8 樓 1.2 建設單位 遵義保利置業 1.3 地勘單位 ...

4 12地基與基礎檢查報告

4 12 樓地基與基礎驗收申請報告 基礎開挖過程按照土方開挖及支護方案實施,同時下發土方開挖技術交底,基底達到設計土層,地基承載力檢測結果符合要求,檢測結果詳見4 12 地基承載力檢測報告,土方開挖工序報驗同步進行,基礎驗槽經地勘 設計 甲方 監理及我方同意後,澆築墊層,澆築前下發混凝土澆築技術交底...

A5A6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小結

建設五羊 本田電單車專案配套工程由廣東富銀商貿 投資興建,聖蒂國際設計院設計出圖,廣州市建築集團承包總施工,廣東華傑建設工程監理諮詢 負責工程監理。該工程位於廣州市蘿崗區永和鎮,東面五羊 本田電單車廠房區,南朝九豐公路,西接新新公路,北鄰五羊 本田宿舍區,現場施工條件較好,有足夠的場地堆放建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