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教材內容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022-07-31 20:36:02 字數 3802 閱讀 3029

一堂課上的好不好,關鍵看教師是否正確地講解了教材的基本內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點及解決了教材的難點,使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能否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基本條件,也是教師能力的表現。今天我結合我所上的《乘法分配律》一課,主要和大家交流以下幾個問題:

一、如何準確把握教材內容,確定教學的重難點。

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它提供了教與學的範例和師生對話的中介,教師不應只是教材的忠實闡述著和傳授者,而是教材的開發者和創造者,教師必須創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成功的教學,常常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大膽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優化,甚至重構。課前教材分析我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學習課程標準,能使教師深入領會數學課改的基本理念,理解課程總目標和每一年段的學習目標,特別要理解描述學習活動過程各個用語的含義,例如,表述學習活動結果目標的不同水平有「理解」,「掌握「和」運用「三個層次,表述學習活動過程目標的不同程度分為「經歷」,「體驗」「探索」三個層次,理解這些目標動詞的含義,對於恰當把握教學的具體要求是極為重要的。課程標準能幫助我們分清教學的主與次,源與流,幫助我們把握教學的方向,避免大的偏差。

2、分析教材內容。小學數學的內容,涉及數學最基本的知識。這些知識本身比較簡單,教師掌握課本所涉及的數學知識並不難,但要明白教材的編寫意圖,游刃有餘地駕馭教學內容,還需在教材分析上下一番功夫。

一般來說,可以循著從整體到區域性的思路,先做結構分析,搞清教材的系統性,再進行各部分的內容分析,使教學內容了然於心。有了對教學內容的全面理解,教學的重難點就不難把握,以往,小學數學的教學重點,不是基礎知識,就是基本技能。現在隨著數學目標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教學的重點再也不僅僅侷限於「雙基」,數學的某些基本思想方法,**過程的某種體驗、感悟,同樣可以成為教與學的重點。

怎樣才能恰如其分地確定教學的重難點或關鍵呢?這是乙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過程,主要通過分析教材整體結構,把握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絡,理解各知識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從而明確何為教與學的重點,除此之外,還必須通過分析學生,了解學生學習時的真實困難程度,以及困惑所在。分析教材內容還要分析課本中所出現的習題。

數學習題是數學教材的主要組成部分,解答習題是學習課本正文的延續。「學數學」歷來有「做數學」之說。所以,教師要認真分析習題配備的目的性、層次性,搞清每道習題的安排意圖和作用,以及相關習題之間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序」,弄清哪些是鞏固概念和法則的基本題,哪些是促進理解,應用的變式題,哪些是複習已學過的鞏固題,哪些是需要用到幾方面知識的綜合題,哪些是引申,深化知識的思考題,同時還要分析習題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及拓展空間。

3、借鑑參考資料。每一套教材都有相應的《教師教學用書》,它既是教材的說明書,又是教學的指導書。因此,在教學設計的前期分析,認真閱讀《教師教學用書》能給教師帶來許多有益的啟示和幫助。

可以明了各部分內容編排的目的及設計意圖,此外,還可以獲得一些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方面的建議。這些建議大多來自廣大教師使用課本的經驗,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與可行性。當然,教學用書的建議可以採納,他人的教學設計可以吸收,但都應當經過自己的思考,消化,因地制宜,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全盤照搬照抄都是不可取。

二、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無定法,不同的課程內型,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應採用不同的方法。所以,關於這一點,我主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在講授《乘法分配律》時的點滴做法。

《乘法分配律》這一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基礎上的學習,本節課的探索過程與前面基本相同,也是在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舉例驗證,建立模型,所以,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探索過程的指導上,運算律的價值屬於通性通法,首要作用不在於簡算本身,即不是簡算的技巧。其目的是通過應用進一步體會運算律,培養學生的簡算意識。基於課前對課標及教材內容的深入理解,並借鑑各種資料,本節課教學的重點確定為:

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的過程,發現乘法的分配律,並能用字母表示,同時培養學生的簡算意識。教學的難點是乘法的分配律的應用。在教學中,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重點,突顯難點的:

1、 採用「自主**」的學習方式,突破重難點。

「自主**」地學習更有利於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美國**教學家薩奇曼認為,學生生來就有一種好奇的傾向,教師就應該教給學生**的方法和養成隨時發現新事物的習慣。教學中,我力求把教學還原為學習者的經驗與活動,處處以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出現在學生當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進行數學活動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自主**,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並進一步引導學生反覆驗證,從而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在此基礎之上,再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所發現的規律,學生通過反覆觀察,對比等直觀手段,獲得乘法分配律的感性認識,這樣學生所認識的規律是通過自己的觀察,驗證得來的,所以,印象特別深刻,也能很好地理解(a+b)×c =a×c+ b×c 的含義 ,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有效落地實了新課改理念,實現了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2、通過有效的學生活動進一步鞏固知識,使重難點化於無形。

新課程標強調在「做數學」中「學數學」,讓兒童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去發現數學、了解數學、體驗數學、掌握數學;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去認識數學的價值,了解數學的特徵,總結數學的規律;在做數學過程中去學會用數學、發展數學能力。

本節課主要安排以下幾個學生活動:一是比賽激趣,提出猜想。在這一活動中,讓兩組學生進行計算比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新知識,**新問題的積極性,同時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在不服氣中發現問題,在思想中形成乘法分配律的雛形。

二是自主驗證。在這一活動中,學生依據自己發現的乘法分配律的特徵,自己動手寫出具有這種規律的兩個式子,並進行驗證。使得乘法分配律得到進一步的內化,強化了認識。

三是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本活動留給學生充分自由發展的空間,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規律,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強化認識了運算定律。四是鞏固規律,辨析算式。

在這一活動中。通過學生仔細觀察每個算式的特徵,找出相等的式子,又一次強化了學生的認識。總之,在這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活動中,使教學的重難點化於無形。

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2、依據教材內容的重難點擊擇板書內容,並以板書設計為突破口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縮影,是揭示教學重難點的示意圖,也是把握重點、難點的輻射源,板書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從板書的內容上看體現了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從板書的形式上看,比較直觀,對比性強,學生便於比較,對學生能夠起到引導的作用。因此教師如何根據教材特點,選擇板書內容,合理設計板書格局是突破重點難點的途徑之一。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從形式相同的多個等式中通過觀察,對比,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猜想,舉例驗證,板書就是學生發現問題,**問題的源泉。同時由幾個具有相同特徵的算式所歸納提煉出的字母表示形式又以極其簡潔的形式給學生以視覺體驗,直觀形象地體現和突破了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

4、以形式多樣的課堂練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為學生是通過練習來進一步理解和鞏固知識的,也必須通過練習,才能把知識轉化成技能技巧,從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由於四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性格大都富有挑戰性,所以,我將習題設計為挑戰的形式,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習題的內容上,挑戰一:考查學生對規律特徵的掌握,挑戰二:雖然也是考查學生對規律特徵的掌握 ,但較一有一定的提高,需要學生去認真辨析。

挑戰三:考查學生應用規律進行簡算的能力。這三道不同形式的習題由易到難,由淺到深,既檢測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又進一步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

總之,教師的教服務於學生的學,教師每備一節課,要動一番腦筋,花一番心血,認真研究教學大綱,深鑽教材內容,並結合學生實際,把握教材內容,弄清重難點,深刻理解教材意圖,合理安排教學環節,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方可找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和最佳途徑。

最後,我想說:「給學生乙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乙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鍊;給學生乙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乙個衝突,讓他們自己去討論;給學生乙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造。

合理應用教材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優秀教師成長錄 柳州市潭中二小廖想群 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是教與學的重要憑藉。從狹義上來講教材是指根據一定學科的教學任務而編造和組織具有一定範圍和深度的知識和技能的體系,即教科書 而從廣義上來講它又是指教師用來指導學生學習的一切可利用的教學材料。新課標實施後,出現了不同版本的新教材,教科書所承載的...

提高教學有效性 把握新課程內容變化

研修專家 博士生導師劉恩山老師 北京四中生物高階教師陳月豔 北京石景山區生物教研員薛紅。研討內容 案例 生物進化的實質 教學及點評 劉恩山 在前面的研討中呢,我們已經看到了兩個教學案例。這兩個教學案例呢,分別是必修模組一的案例和必修模組三的案例。下面的乙個案例,是討論的必修模組二的這樣乙個案例。在必...

年新冀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分類》教材內容說明 優秀

分類 教材內容說明 一 單元教育目標 1 能根據給定的標準或者自己選定的標準 如數量 形狀 顏色 用途等 對熟悉的事物進行分類。2 在用自己選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的活動中感受分類與分類標準的關係。3 對身邊與分類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了解分類可以更確切地描述一些事物的特徵,感受分類與生活有密切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