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 第一講物體的平衡問題的分析方法

2022-07-09 10:36:05 字數 834 閱讀 5388

高考複習知識串講:第一講物體的平衡問題的分析方法一.知識網路

二.熱點透析

(一)三個模型的正確理解:

1.輕繩

(1)不可伸長——沿繩索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不能承受壓力,拉力必沿繩的方向。

(3)內部張力處處相等,且與運動狀態無關。

2.輕彈簧

(1)約束彈簧的力是連續變化的,不能突變。

(2)彈力的方向沿軸線。

(3)任意兩點的彈力相等

3.輕杆

(1)不可伸長和壓縮——沿杆方向速度相同。

(2)力可突變——彈力的大小隨運動可以自由調節。

(二)受力分析習慣的養成:

1.受力分析的步驟:

(1)重力是否有

(2)彈力看四周

大小 f=u mg f=umg cosθ滑動摩擦力

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3)分析摩擦力大小:由牛頓定律決定

靜摩擦力由牛頓定律判定

方向: 多解性

(4)不忘電磁浮

2.正確作受力分析圖

要求:正確、規範,涉及空間力應將其轉化為平面力。

(三)共點力平衡的分析方法

1.判斷——變數分析

(1)函式討論法

(2)**法(△法) 方法的

(3)極限法選擇思路

(4)物理法

2.平衡狀態計算:

rt△:三角函式勾股定理三個力作用——合成平衡法:

f12=-f3構成封閉△→解

一般△: 正弦定理、餘弦定理、相似定理fx=0

受四個力及以上——分解平衡法

fy=0

第一講機構的結構分析

理論知識部分 一機構的組成 1 構件 機器中每乙個獨立的運動單元,任何機器都是由若干個 兩個以上 構件組合而成。2 零件 機器的獨立製造單元。二 運動副及分類 1.運動副 由兩構件直接接觸而組成的可動聯接稱為運動副。2.運動副的分類 根據構成運動副的兩構件的接觸情況進行分類。高副 兩構件通過點或線接...

第一講線段角的計算證明問題

2010北京中考重難點專題講座 智康 劉豪 前言 中考的解答題一般是分兩到三部分的。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簡單題或者中檔題,目的在於考察基礎。第二部分往往就是開始拉分的中,難題了。大家研究今年的北京一模就會發現,第二部分,或者叫難度開始提上來的部分,基本上都是以線段,角的計算與證明開始的。城鄉18個...

第一講線段角的計算證明問題

2010北京中考重難點專題講座 智康 劉豪 前言 中考的解答題一般是分兩到三部分的。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簡單題或者中檔題,目的在於考察基礎。第二部分往往就是開始拉分的中,難題了。大家研究今年的北京一模就會發現,第二部分,或者叫難度開始提上來的部分,基本上都是以線段,角的計算與證明開始的。城鄉1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