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生理學複習

2022-07-08 00:54:09 字數 5002 閱讀 3696

第一章緒論

1、生理學及動物生理學的概念

1、生理學:研究生物機體生命活動(機能)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

2、動物生理學:研究動物機體生命活動(機能)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

2、動物生理學的研究內容

根據機體結構的層次性分為三個水平:

a.整體和環境水平的研究:研究機體對環境變化的反應和適應以及機體在整體狀態下的整合機制。(捕食行為、逃離行為)

b.器官和系統水平的研究:研究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包括研究各器官系統的活動特徵、內在機制、影響和控制它們的因素,以及它們對整體活動的作用和意義。

c.細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細胞及其所含物質分子的活動規律。又稱為細胞生理學

3、動物生理學的研究方法及其特點

1.慢性實驗:在無菌條件下對健康動物施行手術,並在不損害動物機體完整性的前提下暴露、摘除、破壞以及移植所要研究的器官,然後在盡可能正常的條件下,觀察實驗動物的功能變化。

由於這種動物可以較長時間用於實驗,故稱之為慢性實驗。(假飼實驗)

特點:優點因研究物件處於接近正常的狀態下,所得結果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缺點應用範圍常受到限制。如有些生理問題目前仍未找到合適的手術和方法;整體條件複雜不易分析。

2.急性實驗:實驗過程不能持久,只能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實驗結果,稱為急性實驗。

特點:優點實驗條件易於控制、結果易於分析。

缺點實驗往往是在離體或麻醉狀態下進行,使實驗結果不一定能代表它們的在體活動情況。

4、生理功能的調節方式及其特點

1.神經調節:通過神經系統的活動對機體各組織、器官和系統的生理功能所發揮的調節作用。神經系統是機體分化出來專門執行調節作用的系統。主要是通過反射來實現。

特點:迅速而精確,作用部位比較侷限,持續時間較短。

2.體液調節:指體液因素通過區域性擴散或借助淋巴和血液迴圈抵達特定器官組織,調節其功能活動的過程。

特點:效應出現緩慢,作用部位比較廣泛,持續時間較長。

3.自身調節:指機體自發產生的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的調節。

特點:適應範圍和作用範圍都比較小。

第二章細胞的基本功能

1、細胞膜的結構特點

液態相嵌模型

1、脂質雙分子層為基架:液態、膜具流動性

2、鑲嵌蛋白質:α-螺旋或球形結構、構型不同、功能不同

3、醣類在表面:與脂質或蛋白結合成醣脂、醣蛋白、成為抗原

2、跨膜轉運方式及其特點

一、單純擴散: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質由膜的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移動的過程。

二、易化擴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低的小分子物質或離子借助特殊膜蛋白質的幫助,由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跨膜轉運的方式。

特點:1、順濃度差、電位差,不耗能 2、需要膜蛋白的幫助 3、具有選擇性 4、通透性可改變。

可分為通道轉運、載體轉運

三、主動轉運:細胞通過本身的耗能過程,將某物質從膜的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移動的過程,由生物幫浦完成。

特徵:1、逆電化學梯度 2、耗能

四、入胞和出胞:入胞:細菌、異物的清除,藥物、大分子營養物質的吸收。

出胞:激素、神經遞質、酶的分泌。

3、興奮、抑制、刺激、反應、興奮性、靜息電位及動作電位、極化、超極化、反極化、復極化的概念

興奮:是生物體(器官、組織或細胞)受足夠強的刺激後所產生的生理功能加強的反應。

抑制:物質的活性程度或反應速率降低、停止、阻止或活性完全喪失的現象。

刺激:能為人體感受並引起組織細胞、器官和機體發生反應的內外環境變化統稱為刺激。

反應:有機體受到體內或體外的刺激引起的相應的活動。

興奮性:是指活細胞,主要是指可興奮細胞對刺激發生反應的能力。

靜息電位:靜息電位是指細胞未受刺激時,存在於細胞膜內外兩側的外正內負的電位差。

動作電位:動作電位是指可興奮細胞受到刺激時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產生的可擴布的電位變化過程。

極化:細胞是不良導體,膜內的細胞內液和膜外的細胞間液都是導電和電解質。由於跨膜電位的存在,細胞處於靜息狀態時的電學模型,可視為膜內負膜外正、電荷均勻分布的閉合曲面電偶層,此時膜外空間各點的電勢為零。

對整個細胞而言,對外不顯電性,此時細胞所處的狀態稱為極化。(網路資源)

超極化:細胞膜的內部電位向負方向發展,外部電位向正方向發展,使膜內外電位差增大,極化狀態加強。

反極化:從0mv到+30mv,即膜電位變成了內正外負,稱為反極化。

復極化:動作電位在零以上的電位值稱為超射。下降支指膜內電位從+30mv逐漸下降至靜息電位水平,稱為復極化。

4、刺激引起興奮的條件(三要素)。

任何刺激要引起組織興奮必須在強度、持續時間、強度對時間變化率三個方面達到最小值。

5、經典突觸的結構、傳遞過程,神經-肌肉突觸傳遞。★

突觸結構突觸前膜:軸突末梢的軸突膜;突觸後膜:與突觸前膜相對的胞體膜或樹突膜;突觸間隙:兩膜之間為突觸間隙,突觸間隙有粘多醣和醣蛋白。

突觸的傳遞過程 1、當突觸前神經元興奮時,使突觸前膜去極化,則會引起電壓門控ca2+通道開放,ca2+由突觸間隙進入突觸小體內,促進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破裂,使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釋放出來的神經遞質經瀰散很快到達突觸後膜,並與突觸後特異受體相結合.改變突觸後膜對某些離子通道通透性的改變,使突觸後膜發生相應電變化。

2、如果突觸前膜釋放的是興奮性遞質,提高了突觸後膜對na+的通透性,導致突觸後膜去極化, 產生興奮性突觸後電位(epsp)。經總和後,便可引起突觸後神經元爆發動作電位,使突觸後神經元興奮。

3、如果突觸前膜釋放抑制性遞質,提高了突觸後膜對k+或cl-的通透性增加,導致突觸後膜超極化,產生抑制性突觸後電位(ipsp),ipsp經總和後,阻止突觸後神經元發生興奮,呈現抑制效應。

神經-肌肉突觸傳遞:當神經末梢處有神經衝動傳來時,立即引起接頭前膜去極化,引起ca2+的通道開放,ca2+由細胞外流入軸突末梢,大量囊泡向軸突膜的移動並促使ach的釋放。當ach分子通過接頭間隙到達終板膜表面,並與其相應的受體相結合時,會引起na+、k+通道開放,其總的結果是na+內流,出現膜的去極化,便產生終板電位,隨著ach的不斷釋放,終板電位不斷總和,當達到閾電位水平時,就會引發整個肌細胞膜產生一次動作電位。

(同上1)

6、骨骼肌的微細結構及其收縮原理-肌絲滑行理論。

骨骼肌的微細結構骨骼肌是由大量的肌纖維組成,每個肌纖維含有大量的肌原纖維,它們平行排列,縱貫肌纖維全長,在乙個細胞中可達上千條之多。每條肌原纖維又被肌管所環繞,且其排列高度規則有序。

肌絲滑行理論當肌細胞上的動作電位引起肌漿中ca2+濃度公升高時,ca2+與作為ca2+受體的肌鈣蛋白結合,引起了肌鈣蛋白分子構象的某些改變,這種改變「傳遞」給了原肌凝蛋白,同時引起原肌凝蛋白的雙螺旋結構發生了某種扭轉,其結果是肌動蛋白的作用位點被暴露,橫橋將會立即與之結合,橫橋一旦與肌動蛋白結合,向m線方向移動,拖著細絲向粗絲的**滑行,引起肌肉的收縮;同時橫橋催化atp水解。

第三章血液

1、血液的生理功能

1.維持內環境穩定;2.營養功能;3.運輸功能;4.參與體液調節;5.防禦和保護功能;

2、血漿晶體滲透壓和膠體滲透壓的含義及生理意義。

晶體滲透壓定義:由晶體物構成的滲透壓稱為晶體滲透壓;

意義:1、維持細胞內外水分平衡 2、保持血細胞的正常形態和功能

膠體滲透壓定義:由膠體構成的滲透壓為膠體滲透壓。

意義:1、維持血管內外水分平衡 2、保持正常迴圈血量

3、各類白細胞的生理功能

白細胞有顆粒白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參與過敏反應。它在致敏物質作用下能釋放組胺、肝素等,從而引起過敏反應。

嗜酸性粒細胞:a 限制嗜鹼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在速發性過敏反應中作用。

b 參與對蠕蟲的免疫反應。

嗜中性粒細胞:在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吞噬外來微生物及異物。

無顆粒白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單核細胞的功能與中性粒細胞很相似,但其吞噬能力很弱

巨噬細胞吞噬消滅病原體和異物、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識別和消除衰老的細胞及組織碎片。 處理和呈遞抗原;

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主要與細胞免疫有關。

b淋巴細胞主要是參與體液免疫。

4、機體血管內的血液既能保證暢通流動,又能防止滲血和出血。闡述其原因。

5、人類abo血型系統的分類依據是什麼?鑑定abo血型有何臨床意義。

根據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為a、b、ab、0四型。紅細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紅細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紅細胞上a、b兩種凝集原都有的為ab型血,其血清中無抗a、抗b凝集素;紅細胞上a、b兩種凝集原皆無者為o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

6、簡述血液凝固的過程及其機制。

第一步凝血酶原啟用物的形成

第二步凝血酶原的啟用凝血酶原→凝血酶

第三步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的過程

內源性凝血途徑:完全依賴於血漿內的凝血因子就能形成凝血酶原啟用物的過程。

外源性凝血途徑:除血漿中凝血因子外,還需要由組織損傷所釋放的凝血物質參與途徑。

第四章血液迴圈

1、心動週期的概念。說明心臟幫浦血功能的評價指標及其生理意義。

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構成乙個機械活動週期。 評價指標:心輸出量

2、心輸出量的概念及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有哪些?

心輸出量:一側心室每分鐘所射出的血量。

影響因素:a、每搏輸出量:當心率不變時,每搏輸出量增加,可使每分輸出量增加;反之則減少

b、心率:在一定範圍內,心率加快,則心輸出量增加。但心率過快,反而使心輸出量減少。因此,在心率適宜時,心輸出量最大。

3、心肌細胞有那些生理特性,與心臟機能有何聯絡?與骨骼肌比較有何差異?

生理特性:興奮性:不會發生強直收縮

自律性:a、正常起博點與竇性心率

b、潛在起搏點與異位節律:對於心臟內的其他自律細胞,在正常時並不自動發生興奮,但其保持著自律的特性;

傳導性:房室交界處的興奮傳導速度最慢,形成了乙個時間延擱,稱為房室延擱,其使心室收縮之前,有足夠的時間充盈血液,有利於射血。

收縮性。

4、簡述心動週期中心臟所伴隨的各種變化及相互聯絡。(參考)

①血液在心臟和血管中的單方向流動是怎樣實現的?

血液能在心血管系統中按一定方向流動是因為有瓣膜。心臟中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房室瓣,保證血液是從心房流到心室;心室和動脈之間有動脈瓣,保證血液是從心室流向動脈;靜脈血管中也有靜脈瓣,使得血液能按照一定方向留回心臟。

動物生理學複習

第一章緒論 1 生理學及動物生理學的概念 1 生理學 研究生物機體生命活動 機能 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2 動物生理學 研究動物機體生命活動 機能 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2 動物生理學的研究內容 根據機體結構的層次性分為三個水平 a.整體和環境水平的研究 研究機體對環境變化的反應和適應以及機體在整體狀態...

動物生理學複習 1

第一章緒論 1 生理學及動物生理學的概念 1 生理學 研究生物機體生命活動 機能 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2 動物生理學 研究動物機體生命活動 機能 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2 動物生理學的研究內容 根據機體結構的層次性分為三個水平 a.整體和環境水平的研究 研究機體對環境變化的反應和適應以及機體在整體狀態...

動物生理學複習全

緒論1.動物生理學 是研究動物機體生命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動物生理學研究內容 闡明機體各部分機能活動特點,以及各部分活動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 闡明機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時,各器官 系統活動的變化規律。動物生理學研究水平 整體和環境水平 器官和系統水平 細胞和分子水平。動物生理學的研究方法 1.急性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