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認證標準 2019版

2022-05-22 16:15:03 字數 3513 閱讀 7025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2023年3月修訂)

說明1.本標準適用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工程教育認證。

2.本標準由通用標準和專業補充標準組成。

3.申請認證的專業應當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該專業符合本標準要求。

4.本標準在使用到以下術語時,其基本涵義是:

(1)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對該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後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描述。

(2)畢業要求:畢業要求是對學生畢業時應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的具體描述,包括學生通過本專業學習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素養。

(3)評估:評估是指確定、收集和準備所需資料和資料的過程,以便對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是否達成進行評價。有效的評估需要恰當使用直接的、間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以便檢測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達成。

評估過程中可以包括適當的抽樣方法。

(4)評價:評價是對評估過程中所收集到的資料和證據進行解釋的過程。評價過程判定畢業要求與培養目標的達成度,並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5)機制:機制是指針對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規範的處理流程,同時對於該流程涉及的相關人員以及各自承擔的角色有明確的定義。

5.本標準中所提到的「複雜工程問題」必須具備下述特徵(1),同時具備下述特徵(2)-(7)的部分或全部:

(1)必須運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經過分析才可能得到解決;

(2)涉及多方面的技術、工程和其它因素,並可能相互有一定衝突;

(3)需要通過建立合適的抽象模型才能解決,在建模過程中需要體現出創造性;

(4)不是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決的;

(5)問題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沒有完全包含在專業工程實踐的標準和規範中;

(6)問題相關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

(7)具有較高的綜合性,包含多個相互關聯的子問題。

1.通用標準

1.1學生

1.具有吸引優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2.具有完善的學生學習指導、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心理輔導等方面的措施並能夠很好地執行落實。

3.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跟蹤與評估,並通過形成性評價保證學生畢業時達到畢業要求。

4.有明確的規定和相應認定過程,認可轉專業、轉學學生的原有學分。

1.2培養目標

1.有公開的、符合學校定位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培養目標。

2.培養目標能反映學生畢業後5年左右在社會與專業領域預期能夠取得的成就。

3.定期評價培養目標的合理性並根據評價結果對培養目標進行修訂,評價與修訂過程有行業或企業專家參與。

1.3畢業要求

專業必須有明確、公開的畢業要求,畢業要求應能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專業應通過評價證明畢業要求的達成。專業制定的畢業要求應完全覆蓋以下內容:

1.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於解決複雜工程問題。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並通過文獻研究分析複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部件)或工藝流程,並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夠基於科學原理並採用科學方法對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資料、並通過資訊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複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資訊科技工具,包括對複雜工程問題的**與模擬,並能夠理解其侷限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於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專業工程實踐和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並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複雜工程問題的專業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職業規範: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並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0.溝通:能夠就複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

並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專案管理:理解並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並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1.4持續改進

1.建立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各主要教學環節有明確的質量要求,通過教學環節、過程監控和質量評價促進畢業要求的達成;定期進行課程體系設定和教學質量的評價。

2.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統以外有關各方參與的社會評價機制,對培養目標是否達成進行定期評價。

3.能證明評價的結果被用於專業的持續改進。

1.5課程體系

課程設定能支援畢業要求的達成,課程體系設計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課程體系必須包括:

1.與本專業畢業要求相適應的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至少佔總學分的15%)。

2.符合本專業畢業要求的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與專業類課程(至少佔總學分的30%)。工程基礎類課程和專業基礎類課程能體現數學和自然科學在本專業應用能力培養,專業類課程能體現系統設計和實現能力的培養。

3. 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至少佔總學分的20%)。設定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並與企業合作,開展實習、實訓,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畢業設計 (**)選題要結合本專業的工程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協作精神以及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畢業設計(**)的指導和考核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

4.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至少佔總學分的15%),使學生在從事工程設計時能夠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倫理等各種制約因素。

1.6師資隊伍

1.教師數量能滿足教學需要,結構合理,並有企業或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

2.教師具有足夠的教學能力、專業水平、工程經驗、溝通能力、職業發展能力,並且能夠開展工程實踐問題研究,參與學術交流。教師的工程背景應能滿足專業教學的需要。

3.教師有足夠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學和學生指導中,並積極參與教學研究與改革。

4.教師為學生提供指導、諮詢、服務,並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職業從業教育有足夠的指導。

5.教師明確他們在教學質量提公升過程中的責任,不斷改進工作。

1.7支援條件

1.教室、實驗室及裝置在數量和功能上滿足教學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維護和更新機制,使得學生能夠方便地使用。與企業合作共建實習和實訓基地,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參與工程實踐的平台。

2.計算機、網路以及圖書資料資源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日常教學和科研所需。資源管理規範、共享程度高。

3.教學經費***,總量能滿足教學需要。

4.學校能夠有效地支援教師隊伍建設,吸引與穩定合格的教師,並支援教師本身的專業發展,包括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和培養。

5.學校能夠提供達成畢業要求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包括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新活動提供有效支援。

6.學校的教學管理與服務規範,能有效地支援專業畢業要求的達成。

2.專業補充標準

專業必須滿足相應的專業補充標準。專業補充標準規定了相應專業在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支援條件方面的特殊要求。

(各專業補充標準2015版未做修訂,具體內容略)

水利類專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補充標準

水利類專業 本專業補充標準適用於水利類專業,包括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亦適用於農業水利工程專業 以下分別簡稱為水文專業 水工專業 港航專業以及農水專業 1 課程體系 1.1 課程設定 課程由學校根據培養目標與辦學特色自主設定。本專業補充標準只對數學與自然科學...

海關認證企業標準2019 一般認證

附件2海關認證企業標準 一般認證 說明一 關於認證標準的分類 本認證標準分為內部控制 財務狀況 守法規範 安全和附加標準,共5大類18條29項。其中前4類為基礎標準,第5類為附加標準。二 關於認證標準的賦分規則 一 基礎標準賦分規則。賦分選項分為兩種,一是 達標 不達標 對應分值為 0 2 二是 達...

GSP認證申請書藥監局標準版

受理編號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申請書 申請單位公章 填報日期年月日 受理部門 受理日期年月日 填報說明 1 內容填寫應準確 完整,不得塗改和影印。2 報送認證申請書及其他申報情況表時,按有關欄目填寫執業藥師或專業技術職稱和學歷的情況,應附有執業藥師註冊證書或專業技術職稱證書和學歷證書的影印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