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版

2021-08-09 19:51:05 字數 3773 閱讀 1117

義務教育

化學課程標準

(2023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徵是研究物質和創造物質。化學不僅與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也是材料科學、生命科學、資訊科學、環境科學和資源科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是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化學在緩解人類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如資源危機、環境汙染、資源匱乏和糧食**不足等方面,同樣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化學學科的上述特徵,對新時期化學課程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要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律,形成化學的基本觀念;引導學生體驗科學**的過程,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認識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理解科學的本質,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1.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體現基礎性。要給學生提供未來發展所需要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初步認識物質世界,提高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

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創設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活動,有助於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和交流討論中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能力。

3.化學科學的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在教學中應密切聯絡生產、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化學與環境、化學與資源、化學與人類健康的關係,逐步樹立科學發展觀,領悟科學**的方法,增強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在實踐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其在面臨和處理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思考和判斷。

1.使每乙個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學習生動有趣的化學,激勵學生積極**化學變化的奧秘,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學好化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樹立為中華民族復興和社會_進步而勤奮學習的志向。

2.為每乙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使他們都能具備適應現代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需的化學基礎知識、技能、方法和態度,具備適應未來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科學素養,同時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

3.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會實踐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科學**的過程,在知識的形成、相互聯絡和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學習科學方法,在「做科學」的**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船力。

5.為學生創設體現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相互關係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初步了解化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認識化學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人類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所發揮的重大作用,相信化學終將為創造人類更美好的未來做出重大的貢獻。

6.為每乙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既要考核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又要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要重視考查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

本標準包括前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實施建議四個部分。

1.依據國內化學課程的現狀、國際科學教育和化學課程改革的趨勢,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提出化學課程改革的重點如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絡;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強化評價的診斷、激勵與發展功能。

2.通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志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具體體現化學課程對學生科學素養的要求,並據此制訂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提出課程實施建議。

3.依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心理發展水平和全面發展的需求選擇化學課程內容,力求反映化學學科的特點,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絡,以「科學**」「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和「化學與社會發展」為主題,規定具體的課程內容。這些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和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化學基礎知識,也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載體。

4.科學**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內容中單獨設立主題,明確地提出發展科學**能力所包含的內容及要求。

在「課程內容」的學習主題中設定了「活動與**建議」,旨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進行科學**的重要途徑,觀察、調查、資料收集、閱讀、討論和辯論等都是積極的學習方式。這些活動本身也是化學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

5.為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實施課堂教學,在「課程內容」的相關主題中設定「可供選擇的學習情景素材」,包括化學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動的自然現象和化學事實化學科學與技術發展及應用的重大成就、化學對社會發展影響的事件等。教師可利用這些素材來創設學習情景,生動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認識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引導學生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6.對課程目標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詞語分別指向認知性學習目標、技能性學習目標和體驗性學習目標。按照學習目標的要求設有不同的水平層次,採用一系列詞語來描述不同層次學習水平的要求。這些詞語中有的是對學習結果目標的描述,有的是對學習過程目標的描述。

其中,認知性目標主要涉及比較具體的知識內容,體驗性目標主要涉及情感志度與價值觀內容。(見附錄)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的基本過程和方法,發展科學**能力,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得到發展。

l.認識身邊一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初步應用,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初步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係。

3.了解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並能以此分橢關的簡單問題。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初步學會設計實驗方案,並能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1.認識科學**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船進行簡單的**活動,增進對科學**的體驗。

2.初步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資訊,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資訊;初步學習運用比較、分類、歸納和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加工。

3.能用變化和聯絡的觀點分析常見的化學現象,說明並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4.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1.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慾望,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

3.感受並讚賞化學對改善人類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增強安全意識,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5.初步養成勤於思考、敢於質疑、嚴謹求實、樂於實踐、善於合作、勇於創新等科學品質。

6.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中華民族復興和社會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

課程內容包括5個一級主題,每個一級主題由若干個二級主題(單元)構成。

┃ 「級主題二級主題(單元) ┃

增進對科學**的理解 ┃

發展科學**能力 ┃

┃ 科學**

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 ┃

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 ┃

我們周圍的空氣

水與常見的溶液

┃ 身邊的化學物質

金屬與金屬礦物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9版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 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學是在原子 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 結構 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徵是研究物質和創造物質。化學不僅與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也是材料科學 生命科學 資訊科學 環境科學和能源科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是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進步...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9版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學是在原子 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 結構 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徵是研究物質和創造物質。化學不僅與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也是材料科學 生命科學 資訊科學 環境科學和能源科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是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化學在緩解人類面臨的一系...

2019版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版

義務教育 化學課程標準 2011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化學是在原子 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 結構 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徵是研究物質和創造物質。化學不僅與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也是材料科學 生命科學 資訊科學 環境科學和資源科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是推進現代社會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