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學校課外活動思考

2022-05-16 12:05:24 字數 4839 閱讀 6651

青海農牧區寄宿制學校學生課餘生活現狀及思考

——以甘德縣藏文中學為例

甘德縣藏文中學張連育

2023年開始,國家投入100億元進行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在兩基攻堅過程中,寄宿制學校建設是重要工程,寄宿制學校對實現西部地區「兩基」覆蓋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青海,農牧區寄宿制學校在義務教育中占有較大比例。

僅2023年至2023年,全省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總投入46125.7萬元,建設專案學校297所,建築面積45.97萬平方公尺。

改善了農村牧區辦學條件,解決了一大批學生「上學難」問題,廣大農牧民送子女上學的積極性不斷高漲,在校學生大幅度增長。全省海拔在3500公尺以上的三江源地區有14個縣,中小學生11.3萬人,寄宿生6.

5萬人。因此,要關注青海基礎教育,就繞不開農牧區的寄宿制學校教育。

寄宿制學校乙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學生放學後的時間也是在學校度過的。這意味著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去利用,也就是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見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來鍛鍊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放學以後的課外活動有益於學生全面發展,這一點得到了國內外教育界的普遍認可。

甚至有一種觀點認為「課外活動應是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和深化。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適時安排」。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中小學出現了一次課外活動熱,還出現了景山中學、山西風陵渡中學等因為課外活動而聞名全國的學校。

而現行的《青海省民族寄宿制中小學管理規程(試行)》(青教民[2004]12號)第十八條也規定:「堅持課外活動制度,充分發揮學校文體器材、圖書、電教裝置的作用,因地制宜,定期開展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各類活動,組織學生收看電視和電教節目、上機操作、組織閱讀、知識競賽等,豐富學生課餘生活,增長知識。」在寄宿制學校,學生課餘時間比較寬裕和集中,有利於開展各種課外活動。

那麼我們的課外活動開展的到底如何呢?我們的學生和老師又是怎麼如何看待課外活動的呢?

一、農牧區寄宿制學校課外活動現狀

和全州其他地方一樣,甘德縣絕大多數學校都是寄宿制學校,其中僅甘德縣藏文中學就有寄宿制學生1300餘名,他們的課餘生活,基本能夠反映甘德全縣乃至果洛全州寄宿制學校學生的課餘生活狀況。

1、寄宿制學生的在校生活。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年齡分布大概在7-17歲之間,較少有小於7歲或大於17歲的學生。這些孩子大多數都是週日晚至周五在學校生活,周五下午或週六上午回家。

平時在學校每天納入作息時間表的學習活動時間大約10小時(包括晚自習2小時,課外活動45分鐘),從熄燈到起床是8小時30分鐘,其餘時間,除了午休,晚飯到晚自習之間有2個多小時是沒有安排的。從甘德縣藏中的情況看,這兩個多小時學生大多是自由玩耍、休息和寫作業,而我們的課外作業又很少,所以絕大多數同學是休息和玩耍,而且毫無計畫,完全是自由隨機的嬉戲。

2、寄宿制學校學生的課餘生活。學校每天下午安排了45分鐘的課外活動時間,雖然學校對學生每天的課外活動作了具體安排,但是都是籃球、足球、跳繩等體育活動,而能夠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科技、藝術等活動內容幾乎沒有。因此,學生的課餘時間除了學校統一安排的體育活動和做作業以外,完全處於無人管理、學生自由活動狀態,老師幾乎不參與也不組織。

雖然課外活動提供了乙個發現孩子興趣、潛能和存在問題的平台,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起來,而且孩子們年齡比較小,缺乏自制力,需要老師的引導和組織。

3、寄宿制學校學生對課外活動的認識。根據本人的了解和對學生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很喜歡課外活動,認為課外活動很有用,但是對課外活動的認識很不全面很模糊,常常單純把課外活動理解為「玩」、「做遊戲」或「體育活動」。儘管孩子們對課外活動的認識很簡單很模糊,但是也知道課外活動有休息和娛樂的作用,他們也希望課外活動能夠豐富多彩,尤其希望能有一些上網、畫畫、做手工等體現個性和能力的活動。

4、寄宿制學校老師對課外活動的態度。寄宿制學校的大多數老師都認識到課外活動在提高寄宿制學校管理、培養學生興趣、豐富學生寄宿生活方面的積極意義,都認為寄宿制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課外活動的管理和組織,應該充分發揮課外活動的積極作用,但多數人認為課外活動的開展受到很多條件制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二、農牧區寄宿制學校課外活動存在的問題

從甘德縣部分寄宿制學校課外活動現狀我們不難發現,青海省寄宿制學校課外活動存在一些問題。

1、內容過於單調枯燥。從表面上看,大多數學校的課程表裡都安排了多種多樣課外活動,可是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這些活動全都是簡單的體育活動,而且每天都是這些活動在周而復始地機械重複,毫無新意和吸引力可言,使活動內容顯得很單調。這樣的課外活動不僅沒有提高學生的寄宿生活,反而更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叛逆行為,更不利於學校的管理和孩子的健康成長。

甘德縣藏文中學的不少學生就經常在晚飯後翻越圍牆,外出上網。

2、組織管理過於鬆散。從學校安排的課外活動內容和學生平時的自主活動可以看出,學生的課餘生活老師基本不參與,既沒有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更沒有切實對學生進行管理。這樣的課外活動完全流於形式,成為純粹的學生自由活動,不但達不到休息娛樂的效果和目的,很難實現促進學生積極發展的功能,而且很容易產生學生簡矛盾衝突和發生危險。

比如2023年5月上貢麻寄校學生手臂骨折事故,2023年10月青珍鄉寄校學生燒傷事故和2023年9月我校的學生自縊事件,都發生在課外活動中。

3、活動安排簡單機械。從學校對課外活動的安排上我們不難看出,這些活動是針對全班的,絲毫不考慮同學的個性差異,尤其是籃球、足球之類的課外活動,幾乎只針對了大孩子、男孩子,而沒有考慮到小孩子、女孩子。尤其是遇到颳風下雨等惡劣天氣,幾乎所有學校採取的都是讓學生在教室上自習的方法,而在果洛,夏季雨水充沛,冬季風大天冷,這就使得課外活動失去了持續性,變得名存實亡。

4、思想認識落後模糊。國內外教育學界一致認為,課外活動在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完善人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方面都有積極意義。儘管寄宿制學校領導和老師都知道課外活動對學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從學校的課外活動安排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認識還是很模糊很不成熟的,大多數人還是認為學生的學習應該以文化知識為主,而學生活動就是學生的自由活動。

很少有學校用科學的、發展的理念去認識和指導學生的課外活動,也沒有挖掘課外活動的發展功能。對課外活動,也沒有任何的評價、反饋機制,活動沒有好壞可言,更不用說及時發現問題和進行改進了。

三、制約農牧區寄宿制學校課外活動開展的原因分析

課外活動是對學生課餘時間最好的組織形式,對青少年發展具有多個方面的積極意義,但在甘德縣乃至全州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沒有考慮地方實際。學校在選擇和安排課外活動時沒有考慮本地氣候條件和學生情況,過多參考借鑑外地經驗。由於惡劣的氣候條件,導致安排的課外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名存實亡。

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人興趣,課外活動總是全班全校一刀切,沒有主動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沒有做到以生為本,為學生考慮。

2、思想認識不到位。寄宿制學校的管理者和老師對課外活動的認識沒有能有與時俱進,存在認識偏差和侷限性,而且大多數領導和教師滿足於對學生的課堂教育,沒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對開展課外活動敷衍了事,責任意識單薄,毫無探索意識,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3、缺乏制度保障。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老師責任不明,權利義務模糊,怕承擔責任,互相推諉,導致課外活動的開展舉步維艱。另外,課外活動的評價考核和監督反饋機制缺乏也是課外活動開展不力的原因之一。

學校課外活動的開展情況一直沒有納入考核評價之中,有沒有開展課外活動也沒有監督機制,使得這些學校課外活動的開展缺乏整體性和持續性。

4、師資和經費的短缺。師資力量不足本身就是農牧區寄宿制學校普遍存在的乙個問題,加上課外活動需要知識面廣、綜合素質強的青年教師,而目前大多數學校更多的是知識結構單

一、教育觀念相對比較陳舊的老教師,把課外活動交給他們,難免敷衍了事。而且由於果洛屬於欠發達地區,地方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本身就十分有限,加上監管不力,所以有限的經費很難用到實處,而且由於課外活動的經費沒有明確的比例,導致學校的課外活動常常可不到保障。這也是課外活動開展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對農牧區寄宿制學校課外活動的構想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看到制約我省農牧區寄宿制學校課外活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如何選擇課外活動內容、如何組織活動開展、如何挖掘活動功能都缺乏清楚的認識。因此,要想改善我省農牧區寄宿制學校課外活動現狀,也需要各方面的協調配合,需要從幾個角度入手。

1、確立一種「創新+生活」的指導理念。「創新性作為民族自主之本、人類最有活力的行為、科學研究的第一要義和生命線,對於社會的發展和科學進步起到了靈魂的作用」。 創新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生的內在需要。

寄宿制學校也必須樹立創新的理念,以培養創新人才作為學校的培訓目標。而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源地,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展學生的獨特性方面具有課堂教學不能比擬的作用。陶行知說過,「教育與生活是同時存在的」。

而「寄宿」本身就是一種生活,寄宿生的課外活動不僅是生活問題,而且也是教育問題。因此,寄宿制學校還要樹立課外活動就是生活的理念,通過有目的、有組織、有計畫地開展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提公升學生的生活質量,充實學生的生活內容,並通過課外活動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2、選擇合適的活動內容。在課外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我們要考慮地域特色、客觀條件、學生實際、課外活動時間等多個方面的因素。果洛是個民族地區,文化多元,藏漢文化交織穿插,氣候條件比較惡劣,學生整體素質相對較低。

結合實際,認為本地寄宿制學校應該多選擇語言類、體育類、藝術類和科學類的課外活動。因為是在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的學生也大多是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水平都比較低,所以多組織一些漢語課外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漢語表達、交流的水平。在體育類和藝術類課外活動中,應該選擇那些對場地、器械、資金要求不高的專案,還應該多納入一些民族體育和民族藝術專案,如鍋莊等。

另外,組織一些簡單的科學類課外活動,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界,了解一些科學小常識,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探索精神。

3、加強課外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寄宿制學校各年級學生之間年齡相差較大,認知程度和興趣愛好也存在差異,因此,採取同樣的形式和內容顯然是不合適的。為了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求的,可以通過集體活動、興趣小組和專案活動三種形式來組織活動。

集體活動一是針對全體同學,一是針對那些年齡較小的同學;而興趣小組是針對那些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一定特長的學生;專案活動則以問題為中心展開,讓同學們自己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解決過程就是展示同學能力和價值的過程,為同學們提供乙個展示個性和才智的平台。

農村寄宿制學校課外活動的現狀及構想

作者 王軍 教書育人 教師新概念 2013年第07期 課外活動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進學生健康的必要手段,更是檢驗學生體質的有效措施 課外活動也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生課外活動,有利於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組織得力的課外活動,對學生身心發展...

寄宿制學校匯報

規範寄宿管理提高辦學效益 寄宿制小學管理工作體會與設想 蔣家衝小學 近年來,隨著計生政策的深入人心,人口增長得到有效遏制,再加上有部分勞動力外出務工或到經濟發達的地區發展,小學生源不斷減少,學校規模變小,教育資源浪費,造成辦學效益不高。因此,合理的有序的併校是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

學校開展課外活動計畫

1.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將藝術課堂與民族文化有機整合。繼續抓好藝術教研活動,結合學校藝術特色,認真 在藝術課中的民族文化含量,開發並拓展教材內外的民族藝術外延,並努力與藝術課堂進行有機整合,努力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藝術課堂更加多姿多彩,以此進一步提高我校的藝術教學質量。2.開發班級課外活動新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