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05-13 02:40:10 字數 1390 閱讀 3775

2、學會接受不完美,正確對待挫折和逆境。

著名表演藝術家李默然先生曾經說過:「沒有乙個人的人生道路是筆直的」。相對而言,大學生經歷的挫折比較少,一旦受挫,就可能比一般人更難以從困境中恢復,這是當代大學生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

許多身處困境的大學生,常常因為逆境中的不如意而產生迷茫、困惑甚至失望,造成心理問題。其實失敗的經驗,比成功的經驗來得更寶貴,從中可以吸取更多的教訓,用於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不要認為別人的生活都是一帆風順,而自己處處不如意,就產生種種對現實的不滿意。

任何成績或者成就,都是通過不懈努力換來的。生活,本來就是十分艱辛,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作為大學生,應當有這樣的信念,要把困境、逆境當作對自己的磨練,要用良好的心態去面對。

3、學會用傾訴和其他辦法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不少專家認為,傾訴是解決心理問題的好方法。通過向同學、朋友、老師、父母等傾訴自己遇到的問題,傾聽他們的意見,將會使一些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其實,最好的醫生還是自己,自己如果能調整心理狀態,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效果最好。

遇到不順心或者不如意的時候,可以聽聽**,出去散散心,或者從事一些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和遊戲,讓自己盡快放鬆下來。既然心理問題是由於自身因素引起的,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應該在自己身上。

4、進行必要的心理諮詢。

當意識到心理問題比較嚴重,自己或其他方法無法解決時,一定要去學校或者社會上的心理諮詢機構,找專業的諮詢人員交流,開啟心扉和人溝通,問題會迎刃而解。

有的大學生即使有了心理問題(有的是知道自己有心理問題,有的則未察覺),也不去或不願去進行心理諮詢和找心理醫生。即使有的大學生鼓足了勇氣去尋求心理幫助,也多是通過不見面的方式——打**進行心理諮詢或上網諮詢。這首先是偏見所致。

他們認為,一旦去找心理醫生,如被發現,則很可能被認為有精神疾病。要麼是人們離他而去,要麼是受到身邊人的歧視。因此,大多數有心理問題和疾病的人,寧願忍受心理疾病的煎熬,也不願去找心理醫生。

有的雖希望尋求心理幫助,也多借助於**或網路,而不願面對面地去諮詢。其次是大學生對自身的心理問題和疾病存在不科學的認識。有的大學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心理問題。

而大多數有心理問題和疾病的大學生,則往往將自己的心理問題和疾病歸類於心情不好、一時的不快和衝動等等,根本未將這些與心理不健康聯絡起來。

心理問題實際上是乙個普遍的大眾化的問題,據一項調查顯示,美國1000人中就有乙個心理諮詢師,許多家庭還有自己的私人心理醫生,有30%的人定期看心理醫生,80%的人會不定期去心理診所。其實,每乙個人,在他的成長經歷中,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心理問題,只是因為個體的差異導致表現上的差異,比如有一些人的自我調控能力強,他就能夠將一些心理問題通過某種途徑化解而不表現或表露出來,而另一些人則會出現情緒上或其他方面的甚至行為上的反映。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掌握心理健康常識,正視心理問題,正確面對和坦然接受並解決心理問題,樹立高遠的志向,勇攀知識高峰,努力使自己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代社會對大學生心裡素質要求調查報告

3 豁達 樂觀的心裡狀態對高職生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會遭遇各種挫折,也會受到功名利祿的 但應能夠做到坦然面對,勝不驕敗不餒。樂觀情緒會激發適應力 熱情和堅毅精神。樂觀主義者實際上比其他人更為實際,更願意接受壞訊息。如果你是那種一味注意消極現象的人,那麼就要改變你的注意焦點...

現代社會對於人才的標準越來越高

現代社會對於人才的標準越來越高,許多企事業單位在用人標準上的要求越來越挑剔,都希望錄用到綜合素質高的人。那麼,什麼是高素質的人呢?懂得和做好自己的禮儀對我們的職業生涯有意味著什麼呢?如果把所學到的知識和能力用竹桶來表示,我們所具有的心理素質 文化素質 審美素質和專業素質,就是竹桶的每乙個竹片 我們的...

社會對高教的需求

社會對高教的需求不僅是 就業 新華每日電訊 2012 年 7 月 23 日 3 版 焦點觀察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不僅有就業需求 經濟層面的需求,還有為社會提供思想 發展人文的需求 日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聯合發布人力資源藍皮書 中國人力資源發展報告 2011 2012 藍皮書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