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方法要點第二章

2022-05-07 04:09:04 字數 1332 閱讀 1175

心理學研究方法

1、樣本大小的確定

最佳的樣本大小既要滿足統計學上的要求,又要考慮實際上蒐集資料的可能性,並使取樣誤差減到最低限度。①研究的型別②預定分析的精確程度③允許誤差的大小④總體的同質性⑤研究者的時間、人力和物力⑥取樣的方法。如果研究要求的精度高,允許的誤差值小,研究總體的異質性大,就要考慮使用較大的樣本。

2、選擇和確定自變數時要考慮因素

①應參考有關理論、以往文獻來選擇②應根據研究目的與課題要求來選擇③所選擇的自變數應具有可行性心理學研究無關變數存在:①被試方面:參與研究的動機、焦慮水平、相關經驗。

性格特點、當時生理狀態②主試方面:如年齡、性格、外表、言談舉止、態度、暗示等③研究實施環境條件方面:溫度、光線、聲音、地點以及各種意外事件等④研究設計方面:

測量儀器、裝置安排、布置、研究程式安排不當等⑤資料處理方面:如分類不合理、評分出現過失等。

3、控制無關變數的方法

無關變數存在於5個方面:被試、主試、研究設計、研究實施環境條件和資料處理方面。

控制無關變數的方法主要有:

消除法:通過採取一定措施,將影響研究結果的各種無關變數消除掉。如為了消除「實驗者效應」、「霍桑效應」,可採用「雙盲程式」,還有好的指導語很重要;

恆定法:即採取一定措施,是某些無關變數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保持恆定不變,如測量環境、指導語、研究時間等;

平衡法:對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恆定的無關變數,通過採取某些綜合平衡的方式使其效果平衡而對它們進行控制的方法。具體有對比組法和迴圈法;

統計法:當無關變數無法消除或未能加以控制,而其影響已經測定和已知時,可用統計的校正或調整將這些影響從研究結果中排除。

四、操作定義及其特徵

操作定義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現象和方法對變數或指標作出具體的界定、說明。最大的特徵就是它的可觀測性,作出操作定義的過程就是將變數或指標的抽象陳述轉化為具體的操作陳述的過程。

5、操作定義的作用

①有利於提高研究的客觀性②便於研究假設的檢驗③有利於提高研究的統一規範性④有利於提高研究結果的可比性⑤便於研究的評價、結果的檢驗和重複。

6、操作定義的原則

科學地設計操作定義,必須遵循對稱性原則和獨特性原則。對稱性指操作定義必須與其抽象定義相對稱,不能過寬或過窄;獨特性指操作定義必須使其具有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獨特特徵。操作定義的常見方法:

①方法與程式描述法,即通過特定的方法或操作程式給變數或指標下定義的一種方法,如飢餓,可定義為為剝奪進食24小時後個體存在的狀態②動態特徵描述法,即通過描述客體或事物所具有的動態特徵給變數下定義的一種方法,如「聰明」可定義為善於解決問題、運算靈活、記憶快速;③靜態特徵描述法,即通過描述客體或事物所具有的靜態特徵給變數下定義的一種方法,如「聰明」可定義為知識淵博、詞彙豐富、運算技能熟練。

心理學第二章

第二章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育第一節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概述 一 心理發展的含義 所謂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 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程序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研究表明,學生心理的發展有四個基本特徵 其一,連續性與階段性。其二,定向性與順序性。其三,不平衡性。其四,差異性。二 心理發展階段的劃分...

第二章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1節管理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一 客觀性原則 實事求是,不能用主觀的意願或猜測來分析人的心理活動 二 發展性原則 用變化 發展的眼光分析個體 群體 組織的心理和行為特徵 三 聯絡性原則 人的心理和行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第2節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 觀察法 1 定義 在情境中對被觀察者的行為作系...

2第二章設計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人的消費活動是一種複雜的社會行為 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一部分。研究消費者心理活動規律的方法與整個心理學的一般研究方法是一致的 心理學本身的發展 為心理學應用分支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的基礎。但人類的消費活動是一種特殊領域。在運用心理學的某些研究方法了解消費行為規律時 必然有一些新的內容和新的問題。因此探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