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2022-05-01 07:51:02 字數 1097 閱讀 9423

(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

教師劉壽三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三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學目標

(一)懂得鄰居之間要和睦相處,和睦相處不僅大家都愉快,還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

(二)能利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的平面圖,知道學校的發展變化,在了解學校的物理空間、體察學校內在精神和傳統歷史的基礎上,激發對學校的親切感、認同感、歸屬感,增強小主人意識,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建設。

(三)認識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許多普通的勞動者,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他們。

(四)引導學生關注理解身邊處境困難或不幸的人,增強主動關心弱者的意識和情感,通過「伸手「活動,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培植愛心,並逐步養成主動關愛處境困難或者不幸人的行為。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關注理解身邊處境困難或不幸的人,增強主動關心弱者的意識和情感,通過「伸手「活動,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培植愛心,並逐步養成主動關愛處境困難或者不幸人的行為。

四、教學難點

能利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的平面圖,知道學校的發展變化,在了解學校的物理空間、體察學校內在精神和傳統歷史的基礎上,激發對學校的親切感、認同感、歸屬感,增強小主人意識,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建設。

五、教學措施

(一)從人道的角度出發,尊重兒童的差異與感受。如:在涉及到家庭、父母、親情的教學時,要考慮自己班上是否有離異家庭,怎樣做才能使部分學生的自尊不受到傷害。

(二)在學生需要的基礎上,要讓班上所有學生都有參與教學過程的平等機會。學生的平等參與不僅是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理重要的是為使他們都感受到老師和其他同學對自己的期望。

(三)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為學生提供發展的資源。根據學生需要的差異考慮教學資源的分配,為所有孩子的發展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服務。

(四)尊重學生的理性思考,特別是在涉及個人體驗與判斷的問題上,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把握「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不把既定結論強加於學生。

未來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一 教材及學情分析 三年級是小學生知識 能力 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 他人 家庭 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 活動性 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一 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 教材三年級的教育主題是 我在成長。在這一教育主題統領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共設計了七個單元教育主題 1.我和我的同學 2.我要安全地成長 3.我的成長與家庭 4.我的鄰里生活 5.我的成長與學校 6.我的成長與他人 7.家鄉哺育了我。這七個單元主題所涉及的內容是對這個...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一 教材分析 三年級上冊共安排了五個單元主題,即 一 夸夸我自己 二 溫暖的家 三 我愛我們學校 四 家鄉的山山水水 五 有趣的家鄉風情。每個主題都不再是單一的學科知識內容,而是學生感興趣區的乙個個話題,通過這些話題,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各種現實問題,使之加深自我 對他人 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