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訂單」就業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2022-04-30 20:54:04 字數 1057 閱讀 8523

根據國家未來人事制度巨集觀改革的趨勢,通過分析大學生就業模式多元化發展的方向,可歸納為「學校主導型」、「學生自主型」、「用人單位訂單型」三種就業模式。研究其效能和特徵,能夠為大學生規範就業行為、更新就業觀點、形成科學的就業理念、提高就業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一、高校畢業生「訂單」就業模式分類

高校畢業生「訂單」就業模式是以用人單位「訂單」為導向的確定教育目標,由用人單位和學校共同參與,選拔學生、組織教學、考核上崗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的校企合作培養的就業模式。

目前,「訂單型」高校人才教育培養形式主要有以下幾類:

模式一是指從學生入學直至畢業,學校與企業全程聯合培養,實施教學和實習專案,學生畢業直接到該企業就業的培養形式。

模式二是指學生在畢業前的一年或一學期,通過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確定畢業後的就業意向後,學生部分課程安排在學校進行,部分課程則在企業實施,經實習合格後直接進入企業就業的培養形式。學生在企業由其企業導師負責,定崗工作,跟隨專案組完成作業。企業向相關學院報告其教學計畫與活動的進展情況,並對學生進行考核打分。

學院則負責監督企業方對學生的培訓,及時給予學生指導,並對學生的成績有最終的審核與認可權。實習期間相互了解,用人單位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若考核合格,經雙方同意簽訂就業協議就業。這種後期訂單模式符合大學教育的特點,普遍受到用人單位、學生、學校的好評。

如今,學校已與義烏創意園達成了「預就業」模式。

模式三是將網路與預就業培養相結合。在網路平台上,企業和學生通過企業的外包專案,建立僱傭和培養關係,企業對優秀的學生予以特別培養並錄用。

二、高校畢業生「訂單」就業模式的優勢

1.積累學生的實踐工作經驗

在人才供需市場中,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即作為需求方的用人單位抱怨找不到合適的新員工,主要理由是大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和工作經驗,難以獨當一面地開展工作,需要較長的適應期才能投入實際工作。作為**方的高校和大學畢業生則感嘆就業難,學生工作實習鍛鍊時間短、內容少。針對人才市場中校企供需雙方出現的新問題、新變化與新特點,高校實行的「實習、實訓+就業」的探索,打通了實習與就業之間的隔膜,這些經過實習的學生在工作崗位上適應期短、上手快,使高校培養的人才具有社會性、適時性和先進性,學生也更貼近社會、接近市場,符合社會的需求。

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實踐與探索

摘要 近年來,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上,面向行業需求,創新就業服務體系,引導畢業生順利就業。以兩項創新為基礎,以保證畢業生全面 高質量就業為目標,完善就業工作保障體系,構建就業工作長效機制,...

高校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需謹慎

又到了臨近大學生畢業的時候,很多高校畢業生都開始忙著找工作,並且和有就業意向的單位簽訂就業協議。就業協議不同於實習鑑定,就業協議是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 的簡稱,又叫三方協議。它是明確畢業生 用人單位 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 檔案 保險...

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措施

作者 崔聰穎石娟娟王敏羅軍 文教資料 2009年第15期 摘要 本文首先進行了高校就業難相關性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從三個方面 對就業市場進行巨集觀調控,暢通就業渠道 企業應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為就業做好預演 高校應針對社會需求,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將教學與提高就業力聯絡起來,提出促進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