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系統開發方法教程

2022-04-29 02:27:03 字數 4278 閱讀 9130

資訊的概念:是具有一定含義的資料;資訊是加工(處理)後的資料;資訊是對決策有價值的資料。(資料是一般意義上認為是客觀實體的屬性值)

資訊的特性:①真偽性、②層次性、③不完全性、④滯後性、⑤擴充性、⑥概括性、⑦共享性、⑧轉換性。

資訊系統:是輸入資料或資訊, 通過加工處理產生資訊的系統。是乙個利用計算機硬體和軟體,手工作業, 分析、計畫、控制和決策模型, 以及資料庫的使用者—機器系統。

它能提供資訊支援企業或組織的執行、管理和決策功能。

資訊系統特徵:①資訊系統與環境密切相關;②資訊系統的開發建設必須由管理部門來領導, 要有高層領導和終端使用者的參與;③資訊系統建設的群體性、計畫性;④資訊系統是乙個面向管理的使用者——機器系統;⑤資料庫系統的特徵;⑥資訊就是資源, 是資訊系統的乙個重要特徵

系統的特點:①整體性、②層次性、③相關性、④目的性、⑤環境適應性

原型法開發步驟:

cmm概念:過程:為實現給定目標所執行的一系列操作步驟。

軟體過程:人們用以開發和維護軟體及其相關產品的一系列活動。軟體過程能力:

描述了遵循某軟體過程可能達到的預期結果的程度。軟體過程效能:表示遵循其軟體過程所得到的實際結果。

軟體過程成熟度:針對具體的軟體過程進行明確定義、管理、評價、控制和生產實施的程度。

cmm等級:①初始級:流程通常是特殊而混亂的;這些組織的成功,依賴成員的個人能力與英雄主義,而不是使用一套經過驗證的流程;無法重複成功的經驗。

②可重複級:需求、流程、工作產品及服務是受管理的;建立了基本的專案管理過程來跟蹤費用、進度;管理者可以在定義的時間點了解工作產品的狀態。③已定義級:

已將軟體過程文件化、標準化,並制度化成該組織的標準軟體過程;所有專案均使用經批准、剪裁的標準軟體過程來開發和維護軟體;軟體產品的生產在整個軟體過程是可見的。④已管理級:通過量化技術來實現流程的穩定性,實現管理的精度;管理能夠在定量的範圍內**效能。

⑤優化級:對專案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缺陷予以預防,能夠主動地改善流程,運用新技術,實現流程的優化。

制定開發文件的標準的原則:①正確反應開發方法、思路和原則,使所有人員掌握並認同,能夠協調一致地完成各階段開發任務。②準確無二義性地描述使用者的需求和各階段的成果,便於交流、溝通和驗證。

③要保證文件的形成過程不重複,避免前後矛盾和不一致。④要規定統一的開發工具和文件支援工具,在工具的幫助下使開發文件統一且規範,因此標準要與所選工具匹配。

case工具:即自動化軟體開發工具。case的乙個基本思想就是提供一組能夠自動覆蓋軟體開發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的整合的、減少勞動力的工具。

case已被證明可以加快開發速度,提高應用軟體生產率並保證應用軟體的可靠品質。

總體規劃的步驟:1、業務分析建立業務模型;2、資料分析建立主體資料庫模型;3、資料的分布分析;4、主題資料的可靠性規劃;5、關鍵技術規劃

職能域的建立:職能域或職能範圍及業務範圍, 是指乙個企業或組織的一些主要業務活動領域。

優化業務模型應具有的特點:①完整性:這種模型應該是表示組成乙個企業的各個職能域中各種職能和活動的完整圖表。

②適用性:這種模型應該是理解乙個企業合理有效的方法。在每一分析層次上,職能和活動的確定對於參與工作的管理人員來說都應該是自然的和正確的。

③永久性。

資訊系統分析的任務:資訊系統分析是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 對某乙個或若干個子系統進行深入仔細的調查研究, 確定新系統邏輯功能的過程。

資訊系統分析步驟:(1)對現行系統進行詳細的業務調查分析,了解各項需求:① 系統的功能要求;② 系統效能要求;③ 執行要求;④ 將來可能提出的要求。

(2)進行資料分析, 建立資料庫邏輯模型。(3)依據資料庫模型確定出新系統的邏輯功能結構。(4)整理各項文件資料, 並提出系統分析總結報告。

資訊系統分析工具:(1)業務流程圖、資料流程圖, 這是對系統進行概要描述的工具。(2)資料字典, 是對上述流程圖中的資料部分進行詳細描述的工具。

(3)資料庫設計工具——規範化形式, 運用它可以對系統內資料庫進行邏輯設計。(4)功能描述工具——結構式語言、判斷樹、判斷表, 是對資料流程圖中的功能部分進行詳細描述的工具。(5)基於uml 的分析和設計工具rational rose。

資訊系統分析特點:1、用畫圖的方法, 直觀且容易理解。2 、「自頂向下」的工作原則。3、強調邏輯結構而不是物理實現。4、避免了重複工作

範化概念:第一規範化形式是指在乙個關係中沒有重複出現的資料組項。第二規範化形式如果在乙個滿足一正規化的表中,所有非關鍵字資料元素都完全依賴於整個關鍵字,則稱這個表是第二規範化形式,簡稱2nf 或二正規化。

第三規範化形式與「傳遞依賴」的概念相關,假設a、b、c分別是同乙個表中的3 個資料元素或若干個資料元素的集合, 如果c 函式依賴於b,而b 函式又依賴於a,即b→ c,且a→ b,則稱「c 傳遞依賴於a」, 即a→c。如果在乙個滿足一正規化的表中, 假設a 是其關鍵字, 而y、z 為非關鍵字資料元素, 並且y∩ z 為空, 沒有a→ y , y → z 存在, 則稱這個關係是第三規範化形式。簡稱3nf 或三正規化。

在將表進行規範化處理形成二正規化的基礎上, 消除了傳遞依賴, 即得到三正規化。

「排課」邏輯結構:

用自然語言描述處理功能存在的問題:(1)界限不明確;(2)邏輯條件的次序不明確;(3)意義模糊的形容詞或副詞

結構式語言:(1)簡單的祈使句;(2)判斷句;(3)迴圈語句;(4)上述3 種語句的復合語句

系統設計評價標準:(1)執行效率:①系統中間檔案的數量;②資料檔案的次數;③外存訪問次數;④程式的呼叫和其它的系統開銷所花費的時間;⑤程式的執行時間。

(2)可靠性:①校驗碼:;②批量控制;③建立執行日誌和資訊追蹤;④檔案的訪問限制;⑤可靠性指標。

(3)可修改性:①、客觀資料和功能需求的變化:系統是在乙個實際的客觀環境中執行,其資料來自於客觀現實,而客觀世界是在不斷地變化的,它導致客觀資料的變化和功能需求的變化,為適應不斷變化需求,必然要求資訊系統也隨之而變化,即對資訊系統做相應的修改。

②、計算機技術在不斷地發展:計算機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硬體**越來越便宜,新的作業系統和程式語言在不斷地出現或公升級,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訊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這些必然對資訊系統產生影響,迫使使用者考慮使用新的技術、更新裝置、提高系統執行效率、完善系統功能等等。③、系統本不完善:

無論是在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程式設計及除錯階段,都可能會發現一些問題導致對前一階段的工作進行修正,到了系統測試階段也必然會發現一些問題和故障需要給予解決,這些都意味著對系統的修改。 ④、錯誤在系統執行階段才能暴露:對於乙個複雜的系統來說,不可能在系統測試階段就能夠完全徹底地把故障全部排除,有的錯誤可能會在系統執行階段才能暴露出來,要把這些錯誤糾正過來稱為執行糾錯,這同樣意味著對系統進行修改和維護。

(4)靈活性;(5)通用性;(6)實用性

物件:是具有某些特殊屬性(資料)和行為方式(方法)的實體。物件具有特殊屬性和行為方式的實體。

類:可以定義為資料和方法的集合。類是具有共同屬性和行為的物件的抽象。

**設計原則:嚴格保證類封裝;合理使用繼承關係;正確進行抽象

系統測試:是將已經整合好的軟體系統,作為整個計算機系統的乙個元素,與計算機硬體、外設、某些支援軟體、資料和人員等其它系統元素結合在一起,在實際執行(使用)環境下,對計算機系統進行一系列的組裝測試和確認測試。

系統測試過程:制定系統測試計畫——設計系統測試——實施系統測試——執行系統測試——評估系統測試。

系統測試的目的:在於通過與系統的需求定義比較,檢查軟體是否存在與系統定義不符合或與之矛盾的地方,以驗證軟體系統的功能和效能等滿足其規約所指定的要求。

測試的基本原則:(1)確定預期輸出(或結果)是測試資料準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程式設計師應避免測試自己程式。

(3)程式設計機構不應測試自己的程式。(4)徹底檢查每個測試結果。(5)對非法的和非預期的輸入情況,也要像對合法的、預期的輸入一樣,編寫測試資料。

(6)檢查程式是否做了要做的事僅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是看程式是否做了不要它做的事。(7)一定不要扔掉測試資料。(8)在進行測試設計時不要設想程式中不會查出錯誤。

系統切換:1、直接方式:某一特定時刻,舊系統停止使用,同時新系統立即投入執行。

特點:簡單,人員、裝置費用小,風險大。要求:

詳細的測試和模擬執行。2、平行方式:新舊系統並存一段時間。

特點:雙份的人員、裝置,費用大,風險較小。要求:

並存時,培訓使用者,規範其行為,改進新系統功能。3、逐步方式:分階段、按部分地完成新舊系統的交替過程,開發完一部分則在某一時間段平行執行這一部分。

特點:可避免直接方式的風險和平行方式的雙倍費用。但介面多。

系統維護:1、硬體維護:應由專職的硬體維護人員來負責,主要有兩種型別維護活動,一種是定期的裝置保養性維護;另一種是突發性的故障維護。

2、資料維護:一般是由資料庫管理員來負責,主要負責資料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進行併發性控制。3、軟體維護:

指系統中應用程式的維護。①正確性維護;②適應性維護;③完善性維護;④預防性維護。

資訊系統開發方法與開發方式

二 原型化法 一 基本思想 首先使用者提出開發要求,開發人員識別和歸納使用者要求,根據識別 歸納的結果,構造乙個原型,然後同使用者一道評價這個原型,若根本不行,則重新構造原型 若不滿意,則修改原型,直到使用者滿意為止的最終原型即實現的系統。二 特點 1.遵循了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易為人們接受。2.在...

說課稿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方法

今天,我 說課 的主題是 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方法 是市場營銷08級專業課 管理資訊系統 的內容,將從選用教材 教學內容與重難點 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改革思路等六個方面對本次課加以說明。請各位領導 老師對我的 說課 進行批評 指正。一 選用教材 在教學過程中我所選用的教材是 普通高等教育 十...

資訊系統開發流程規範

內部討論稿 為明確資訊系統開發流程,清楚各階段工作內容和工作目標,特制訂本規範。本規範主要從系統規劃 系統整體管理 系統需求分析 系統設計 系統編碼與測試 系統內部實施 系統整體評價及系統內部驗收八個方面說明公司對資訊系統開發流程的主體要求。對實際資訊系統的開發,開發流程可根據系統的規模與要求進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