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市興賓區第三小學校本研修工作情況介紹

2022-04-08 11:34:30 字數 4730 閱讀 5134

我校創辦於2023年6月,位於興賓區城北三小路56號,現有31個全日制教學班,學生1983人,教師122人。學校確立「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高度重視校本研修工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校本研修「五化」

對於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可以用「五化」來概括:

(一)管理制度化

1.學校制定了《來賓市興賓區第三小學校本研修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了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研修目標、研修內容、研修方式、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作為學校開展校本研修工作的綱領性檔案。

2.為了使《實施方案》落實到位,學校還根據本校的實際,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教學問題研究制度》、《教學主題研究制度》、《教學專題會診制度》、《校本小課題研究制度》、《教研組管理制度》、《優秀教研組評選辦法》、《校本研修工作獎懲辦法》、《教師專業發展量化考核辦法》等制度,並執行到位,從制度上保證校本研修工作的規範化,激勵教師參加校本研修活動。

(二)機制體系化

1.管理機制。學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校本研修工作職責》,加強對校本研修工作的組織、指導和管理,確保校本研修工作的落實,形成乙個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長親自抓、教導處具體抓、教研組協同抓的管理網路。

2.工作機制。學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從問題入手,建立教學問題資源庫,從中整理歸納、提煉出不同的問題層級,形成了問題研究、主題研究、專題研究、課題研究四級不同的解決方式,分別由教師個人、教研組、骨幹教師、課題小組承擔研究任務,整合了學校現有的教研資源,啟用了學校整體教研模式。

(三)教研一體化

教學是科研的基礎,科研要為教學服務,教學與研究工作要高度結合,形成乙個有機整體,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在這方面我們的主要做法有:

1.把研究融入教學中。從教學工作中產生研究問題,問題的產生途徑主要有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後輔導、測念考試等,涵蓋教學工的各個環節。然後,又在教學工作中研究解決問題,用教學實踐論證假設,形成操作性很強的解決方法。

2.把研究融入管理中。我們根據校本研究的需要,自主開發設計教案本,在教案本中增加「內容解讀」、「理論支撐」和「教學後記」的內定,促進教師教學的理論思考和進行教學反思,把備課作為一種研究,也便於學校檢查和總結。我們還重新設計《教師聽課記錄本》,裡面有「點評」和「總評」格式框,既便於老師記錄,又激發教師在聽課的過程中不停地思考,帶著研究的態度來聽課評課。

(四)研究主題化

1.教學主題是指教師在同一學科的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共性問題,涉及教學內容或學生知識能力的某一方面的不足,具有普通性和集中性的特點。教學主題研究由教研組承擔,教研組可選擇學校從教學問題資源庫中歸納出來的主題進行研究,也可以根據地本教研組的實際自行擬定。主題研究的程式一般按照「主題討論→主題實證→實證反思→再次實證→研究結論」進行,採取多回合的研究,促使問題得到深入研究和圓滿解決。

主題研究要立足於實踐,用實踐證明假設,研究結論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教研組長負責主持本組的主題研究,認真填寫《主題研究記錄本》。每個教研組每個學期要研究不少於5個主題,每個主題研究的週期大約為2—3周。

學校要定期檢查、指導教研組的主題研究,及時印發教研組的主題研究成果,讓教師共享教研組的研究成果。

2.如果是跨學科的教學問題,則形成教學專題,由學校組織骨幹教師以教學會診活動的形式解決。教學問題會診應確定乙個中心專題,會診專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教學問題中經過提煉、合併、昇華而產生。教學問題會診是圍繞乙個專題,抽調各學科的骨幹教師集中進行會診,每一次參加會診的教師以10人左右為宜。

會診時要指定一名主持人和記錄人,一般按「查擺現象→分析原因→尋找對策」的程式進行。每次會診時間一般控制在40分鐘以內。學校原則上每兩三周安排教學會診一次,每次會診前要提前3天書面通知參加會診的教師,以便教師有充分的準備時間。

每次會診結束後,學校要列印會診記錄表,及時發放到各教研組,讓全體教師共享資源。

(五)課題校本化

1.近幾年,我校先後承擔了國家級重點課題「小學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研究」和市級課題「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策略方式的研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目前,承擔的市級子課題「基於問題解決的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正在研究中,也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所有申報的課題均立足於於學校的實際和需要,有力推進了學校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2.開展校本小課題研究,現在已申報並正在研究中的有8個小課題,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等4個學科,課題負責人均是教學第一線的教師,課題基於實際問題而確定,小而實在,學校負責對校本小課題研究的管理和指導。

二、存在的問題

1.研修形式還不夠多樣化,教師團隊研修形式多,個人研修形式少,團隊研修形式主要又以比賽形式居多。

2.學校管理層對校本研修的理解還不是很到位,視野不寬,經驗不足。

三、努力的方向

1.創新校本研修的形式,特別是教師個人研修的形式,如彙編《教育名人名言集錦》、《教學實錄集》、《案例評析集》,基於網路的研修,等等。

2.組織教研組長到區內名校參觀,學習名校的教學和教研以及管理方面先進的經驗。

3.開發校本課程,擬開發編寫《學生行為養成教育教程》,作為學校德育的教材。

4.繼續深化市級的課題「基於問題解決的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加強管理,完善做法,做好結題的各項工作。

來賓市興賓區第三小學

2023年9月26日

制度篇來賓市興賓區第三小學校本研修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終身教育思想為指導,以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以新課程改革為導向,以學校為平台,把握校本研修「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特點,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養,造就一支品德高尚、觀念新穎、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為進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質量和構建人民滿意的和諧學校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二、研修目標

1.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徑,建立校本研修機制。

2.結合教師發展的實際需要,切實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研修質量。

3.建立一支師德高尚、素質良好、能適應現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學習型的教師隊伍。

三、總體思路:

突出乙個中心,實現兩個轉變,促進三個提高,達到五個結合。

(一)乙個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

(二)兩個轉變: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學校管理機制的轉變。

(三)三個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四)五個結合:學習與交流相結合,教學與教研相結合,學習與考核相結合,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點上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

四、研修內容

1.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與研究。包括課程改革理論、多元智慧型論、校本教研理論、學校辦學理念、建立學校特色的理念等。

2.新課程教材教法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各學科的教材及教法,促使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課程開發研究。包括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等。

4.學校德育工作研究。包括班主任工作培訓、少先隊工作培訓、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等。

5.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和應用的培訓和研究。

五、研修方式

(一)理論學習

1.組織教師參加假期政治理論學習,學習有關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方面的內容。

2.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學習,聽取有關教材教法方面的內容。

3.鼓勵教師自學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和書籍,提倡基於網路教法方面的內容。

4邀請專家學者、教研員到校進行講座。

(二)開展活動

1.聽課評課。

2.集體備課(同備一節課)。

3.教學反思(教學後記)。

4.案例評析。

5.教學會診。

6.教學**。

7.教學比賽(基本功比賽)

8.主題研究。

9.問題研究。

10.校際交流。

(三)課題研究

1.學校承擔市級以上的課題研究。

2.教師承擔校本課題研究。

六、工作措施

1.實行年度工作會議制。每年度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校本研修工作,制定校本研修工作計畫。

2.實行過程指導制。教導處要結合校本研修中的共性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全程參與學校的校本研修活動,並且結合研修活動的主題、效果、實效性等提出相應的指導意見。

3.實行考核檢查制。制定考核細則,嚴格按照考核細則進行檢查評估,及時調整校本研修工作。

4.實行評估展示制。每年學校要開展一次校本研修主題展示活動,旨在促進研修成果的應用,展示教師研修成果。

5.實行研修典型評定制。通過評估、展示等活動,推選出校本研修優秀學科教研組、校本研修優秀個人。

七、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學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校本研修工作的組織領導、指導和管理,確保校本研修工作的落實,將形成乙個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長親自抓、教導處具體抓、教研組協同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網路。

2.制度保障。學校有相應的校本研修常規制度,從制度上保證並激勵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活動質量。建立教師專業發展量化考核制度和校本研修考核獎懲制度,表彰在校本研修活動中表現優秀的教師和教研組。

3.專業保障。聘請學者專家、教研員到校講座,指導校本研修工作。大力培養教學名師、骨幹教師和教學新秀,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和輻射作用。

4.經費保障。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學校在經費上予以大力支援,切實保證有關校本研修必需的活動經費,注重教師的培訓提高。為教師外出考察、科研課題、教研活動等提供經費保障。

確保對在校本研修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教研組或個人進行獎勵的經費。

5.管理保障。教導處負責校本研修工作的日常管理。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檔案,提高校本研修的實效性。

來賓市興賓區第三小學校本研修工作職責

一、學校

1.學校校長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責任人,分管教學科研工作的副校長是校本研修的直接責任人。

2.分析學校的資源優勢,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新課程改革為抓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確定校本研修的理念、特色、內容、形式和途徑。

龍城第三小學校本培訓規章制度

為了培養造就一支品德高尚 觀念新穎 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為全面推進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並且參加校本培訓是每個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全體教師必須按規定完成相應的培訓任務。特制定以下培訓制度 一 培訓目標 a 不斷更新全校教師的教育觀念,優化教師的知...

涅陽第三小學校本教研制度

我校本著邊學習 邊實踐 邊反思 邊改進 邊發展的原則,開展 以校為本 的教學研究,提公升學校辦學理念,培養教師科研素質和創造力,促進學生多元發展,逐步凸現我校的辦學特色。特制訂以下制度 一 加強校長教研意識,做到四個 必須 五個 善於 明確校長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設的第一責任人,校長真正做到四個 必須 ...

第三小學校園綠化規劃方案

第三小學美化綠化方案 綠化與生態環境的改善,與人們的人文素養密切相關。作為學校既要樹人,也要樹木,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有機結合,方可培養出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為了使我校不僅能夠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長足發展,而且在校園環境的建設中也能達到有品位 有內涵,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一 規劃的指導思想 以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