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表鎮第三小學校環境友好型學校工作總結

2022-07-04 09:45:04 字數 2388 閱讀 4587

珙縣洛表鎮第三小學校

建立「環境友好型學校」工作總結報告

珙縣洛表鎮第三小學校樹立了「文化育人」的思想,徹底轉變了傳統的教育觀念。從今年起,緊扣「質量求生存,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把建立「環境友好型學校」工作放在了首位。辦學特色鮮明,辦學品位不斷提公升。

我們制定了可行的建立計畫,增加專項資金的投入,改善環境設施和教學設施。從小事入手,抓環境、轉理念、導行為,使全校師生更加關注自然、關注環保,形成了充滿綠色氛圍、充滿生命氣息的校園文化。提高了學生現代文明素質和環境意識,普及環境科學知識,發揮了綠色環境薰陶人、教育人的作用。

使學生自覺養成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綠色行為,有效地促進了我校的校風、校容、校貌的轉變。如今,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清新雅緻,綠色文化氣息濃厚,為建立「環境友好型學校」打下了較好的基礎。現就近年來我校建立「環境友好型學校」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一些成績總結匯報如下:

一、 加強領導,建章立制,落實責任。

我校領導高度重視環境教育工作,建立了「建立環境友好型學校」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具體的工作計畫和實施方案,把環保教育納入了全校整體工作中。根據宜賓市「建立環境友好型學校」的標準,把建立工作總體規劃(學科教育滲透,主題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校園環境建設,宣傳活動等工作)具體落實到各部門。制定了《校園環境管理制度》、《建立環境友好型學校工作制度》、《校園環境管理細則》等。

由於目標明確,內容清晰,各部門互相配合,開展工作按計畫有步驟,目前已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

如今,當你走進我們的校園,展現在眼前的是四季長青的花草樹木,雖不見富麗堂皇的建築,卻透著沁人心脾的清新和典雅。

二、環保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學校的任何一種教育活動只有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才有生命力,在環保教育中我們注重課堂教學滲透教育。

1、學校要求各學科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寓環境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鼓勵教師在各科教學中結合學科特點自覺地將環保教育植根於課堂教學中。教學前寫好學科環保知識滲透計畫,從不同側面和角度豐富學生的環保知識,了解人類及人類活動與環境的密切關係,引導學生樹立新的資源觀、環境觀和價值觀,從而做到珍惜愛護每一滴水、每一片綠葉、每一寸土地。在課堂上教學中見縫插針,有意識地進行環境教育滲透。

2、充分挖掘環境教育的內容,課前認真查詢資料,尋找材料,做好充分的準備,寫好本學科的環保知識教案。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在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與(生活)社會以及音、體、美等教學中,學科老師努力挖掘教材的環境教育因素,尋找結合點,聯絡實際進行教育。

三、課外活動與社會實踐活動,寓環境教育於活動之中

從學校實際出發,立足於校內,走出校門,積極開展豐富的環境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能力。一是通過特色環境保護教育主題紀念活動了解環境的現狀,喚醒人們的思考和關注。二是通過社會性實踐,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然,了解和認識社會現狀。

1、我們採取了讓學生自己教育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小主人翁作用,召開以特色環保主題教育為內容的班、隊會,讓學生討論怎樣去做保護環境的「小天使」。 比如在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召開「我們共同的家園」隊會,6月5日世界環境保護日,組織開展「環保」繪畫比賽、演講比賽,「我為環保獻一計」等活動。還利用學校廣播,板報宣傳主題內容,舉行書畫展和環保手工製作比賽。

2、在校長倡導下開展「你丟我撿,丟一撿三」活動,師生們已養成「彎彎腰」的好習慣,學校的環境保持整潔有序。

3、把活動從校內延伸到校外,擴大綠色教育成果

(1)組織隊員們利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走出校門,走入社會,組織衛生清掃,擦洗街道護欄,清掃衛生死角,澆澆路邊的花草樹木,做好保護花草的宣傳牌,給花草當保鏢,向社會人士發出環保倡議書,使人人行動起來,保護環境衛生。

(2)我們組織學生到附近的僰人懸棺景點參加保護自然的公益活動。

(3)發動少先隊員,利用廢品搞小發明、小製作,培養隊員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4、在學校**、校報上開闢「綠色園地」,宣傳綠色環保的有關知識,展示環保優秀作品,及時反映學校建立工作的最新情況,接受師生的有關建議。

四、綠化美化環境,建設生態校園

1、進一步加大了校園綠化及環境設施改造力度,重新規劃了校園綠化面積,強化了學生保護綠化、愛護花木意識,使參與護綠活動的人數達到90%以上。

2、每位師生都能夠像美化我們自己的家園,打扮我們自己一樣來美化我們的周圍環境,時刻美化和愛護著與我們朝夕相處的校園。通過設立衛生監督崗,開展衛生競賽等途徑,做到了天天做好清掃、檢查、保潔等工作。

3、提倡「低碳」生活。堅持能源達標排放。節水、節電、降低汙染,堅持垃圾分類,節約和**可利用資源已成為學校師生的自覺行動。

五、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1、師生自覺向群眾宣傳環保知識,自覺調查和監測社群汙染等方面仍做得還不夠。

2、建立水平和實踐能力有待提高。

3、因為師資力量有限,在開發環境教育的校本教材方面做得不夠。

4、學校參與環保科研和競賽活動成果較少。

今後我們將在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彌補不足,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績。

珙縣洛表鎮第三小學校

第三小學校園綠化規劃方案

第三小學美化綠化方案 綠化與生態環境的改善,與人們的人文素養密切相關。作為學校既要樹人,也要樹木,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有機結合,方可培養出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為了使我校不僅能夠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長足發展,而且在校園環境的建設中也能達到有品位 有內涵,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一 規劃的指導思想 以 重...

龍城第三小學校本培訓規章制度

為了培養造就一支品德高尚 觀念新穎 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為全面推進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並且參加校本培訓是每個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全體教師必須按規定完成相應的培訓任務。特制定以下培訓制度 一 培訓目標 a 不斷更新全校教師的教育觀念,優化教師的知...

涅陽第三小學校本教研制度

我校本著邊學習 邊實踐 邊反思 邊改進 邊發展的原則,開展 以校為本 的教學研究,提公升學校辦學理念,培養教師科研素質和創造力,促進學生多元發展,逐步凸現我校的辦學特色。特制訂以下制度 一 加強校長教研意識,做到四個 必須 五個 善於 明確校長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設的第一責任人,校長真正做到四個 必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