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布點與調查

2022-03-30 08:42:28 字數 4698 閱讀 1107

布點要以調查為基礎。為正確選擇測量物質、測量點、測量方法和測量時間等,必須在測量前對工作場所進行現場調查,根據工作場所的具體情況及監測的目的,結合職業衛生標準進行。

1.現場調查對現場布點的重要性分析

1.1確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

通過現場調查確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對不確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可通過預取樣和檢測來確定。

例1:我們在接受一項微電子二期工程驗收評價專案檢測任務時,評價單位提供的檢測專案中包含鋁合金塵。然而通過與現場工作人員的交流,發現該工作實際為在潔淨車間採用鋁合金離子噴塗,根本不存在鋁合金塵。

例2:同樣是微電子工業評價專案,用人單位提供的檢測計畫中光刻膠工序待檢測物質含有環已烷,但通過預取樣、檢測,顯示未檢出環己烷,而經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定性檢測,結果顯示樣品中含有乙苯,後與用人單位核對,證實一期所用光刻用膠含有環己烷,而二期已換用新的工藝和光刻膠,其成份中含有乙苯而不再含有環己烷。

因此,檢測單位在委託檢測和評價檢測中,進行現場衛生學調查時,必要時通過預檢測,可通過現場直讀儀器、現場預取樣檢測等方式,可有效地避免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的錯、漏、差、缺。

1.2了解現場環境與工作條件。

工作場所的現場情況是千變萬化的,很難掌握,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受現場環境條件,如溫度、風速等的影響極大。

如存在火災**危險性的場所必須選用防爆型器材;

高濕度工作場所決定了矽膠管在取樣中更換的時間與頻率;

根據初步檢測所得出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的範圍,可以確定工作人員及取樣與檢測裝置的防護類別與等級,尤其是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強度)高的作業場所,甚至會對現場檢測與評價人員造成職業病與安全兩方面的雙重危害。

2.幾種重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現場調查與布點

2.1雜訊

2.1.1雜訊調查內容

工作場所的面積、空間、工藝區劃、雜訊裝置布局等,繪製略圖。

工作流程的劃分、各生產程式的雜訊特徵、雜訊變化規律等。

**量,判定雜訊是否穩態、分布是否均勻。

工作人員的數量、工作路線、工作方式、停留時間等。

2.1.2雜訊定點檢測布點

工作場所聲場分布均勻[測量範圍內a聲級差別<3db(a)],選擇3個測點,取平均值。

工作場所聲場分布不均勻時,應將其劃分若干聲級區,同一聲級區內聲級差<3db(a)。每個區域內,選擇2個測點, 取平均值。比如:

乙個車間裡有拋丸區和數控區,就分別對這兩個區選擇2個測點, 取平均值。

勞動者工作是流動的,在流動範圍內,對工作地點分別進行測量,計算等效聲級。比如:乙個勞動者在某個工作場所工作1小時,再到另外工作場所工作2小時,在第三個工作場所工作5小時,就需要對工作地點分別進行測量。

2.1.3雜訊個體聲級計檢測

抽樣物件的選定:在工作過程中,凡接觸接觸雜訊危害的勞動者都列為抽樣物件範圍。抽樣物件中應包括不同工作崗位的、接觸雜訊危害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其餘的抽樣物件隨機選擇。

抽樣物件數量的確定:每種工作崗位勞動者數不足3名時,全部選為抽樣物件, 勞動者大於3名時,按表1選擇。

表1抽樣物件及數量

2.2高溫

2.2.1高溫調查內容

了解每年或工期內最熱月份工作環境變化幅度和規律。

工作場所的面積、空間、作業和休息區域劃分以及隔熱設施、熱源分布、作業方式等一般情況,繪製簡圖。

工作流程包括生產工藝、加熱溫度和時間、生產方式等。

工作人員的數量、工作路線、在工作地點停留時間、頻度及持續時間等。

2.2.2高溫現場布點

工作場所無生產性熱源,選擇3個測點,取平均值;存在生產性熱源,選擇3~5個測點,取平均值。

工作場所被隔離為不同熱環境或通風環境,每個區域內設定2個測點,取平均值。

測點應包括溫度最高和通風最差的工作地點。

勞動者工作是流動的,在流動範圍內,相對固定工作地點分別進行測量,計算時間加權wbgt指數。

2.3高頻電場、工頻電場

2.3.1調查內容

了解高頻裝置的型號、數量、頻率、防護設施、操作人員操作位、接觸時間等。

2.3.2現場布點

相同型號、相同防護的超高頻裝置選擇有代表性的裝置及其接觸人員進行測量。

不同型號或相同型號不同防護的超高頻裝置及其接觸人員應分別測量。

高頻電場接觸人員的各操作位應分別進行測量。

2.4塵毒

2.4.1調查內容

工作過程中使用的原料、輔助材料,生產的產品、副產品和中間產物等的種類、數量、純度、雜質及其理化性質等。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產工藝、加熱溫度和時間、生產方式和生產裝置的完好程度等。

勞動者的工作狀況,包括勞動者數、在工作地點停留時間、工作方式、接觸有害物質的程度、頻度及持續時間等。

工作地點空氣中有害物質的產生和擴散規律、存在狀態、估計濃度等。

工作地點的衛生狀況和環境條件、衛生防護設施及其使用情況、個人防護設施及使用狀況等。

2.4.2現場布點:

取樣點:根據監測需要和工作場所狀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用於空氣樣品採集的工作地點。

2.4.2.1取樣點選擇原則

(1)取樣點應符合職業衛生標準要求

取樣點的選擇應盡可能靠近勞動者的操作崗位,選擇勞動者的呼吸帶取樣,同時還應避免待測物直接飛濺人收集器。

(2)取樣點應該具有代表性

所選取樣點必須包括待測物濃度最高、勞動者接觸時間最長的工作地點,而且還應在正常工作條件、生產條件和氣象條件下,測定存在於工作場所空氣中待測物的濃度,不能在意外事故、人為因素影響及防護設施暫時失敗時取樣 。這樣才能反映工作場所空氣中待測物真實濃度,才能與我國衛生標準規定的接觸限值相吻合。

選擇有代表性的工作地點,其中應包括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勞動者接觸時間最長的工作地點。

在不影響勞動者工作的情況下,取樣點盡可能靠近勞動者;空氣收集器應盡量接近勞動者工作時的呼吸帶。

在評價工作場所防護裝置或措施的防護效果時,應根據裝置的情況選定取樣點,在工作地點勞動者工作時的呼吸帶進行取樣。

取樣點應設在工作地點的下風向,應遠離排氣口和可能產生渦流的地點。

(3)取樣點選擇應結合監測評價的目的

如我們要評價勞動者接觸有毒、有害因素的實際狀況時,取樣點一定要選擇在勞動者的操作崗位、休息地點等經常操作和活動的場所。

若勞動者活動的工作場所有毒、有害因素分布較均勻時,可按實地情況均勻布置取樣點;

若勞動者活動的工作場所範圍大,不固定,且有毒、有害因素分布不均勻時,我們要在勞動者操作的所有崗位布點,以便準確測定出勞動者8 h時間加權接觸濃度。

取樣點的選擇還應結合生產的工藝流程、生產情況恰當選擇布置。如我們在評價工作場所的汙染程度,了解有毒、有害因素的影響範圍時,一定要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在整個生產環節的各個部位設定取樣點。這些取樣點不僅應包括工作場所的集控室、走廊、休息場所,還應包含鄰近的工作場所和辦公室。

而且取樣點的設定還應結合勞動者的操作狀態恰當地選擇最能反映勞動者接觸有毒、有害因素的地點和位置。

在評價衛生防護設施和措施的效果時,取樣點應根據防護設施的情形設定或在工作場所內間隔3 m~6 m均勻布置。如在防塵、防毒設施執行前後,在工作場所均勻布點取樣來評價其效果或者可在防塵、防毒設施的區域性布點,在採取防護措施的前後進行取樣測定。有時還需要在毒物的排放口(如除塵器的排氣筒外)、密閉裝置的內外及可能逸散有毒、有害物質的隙口附近設定取樣點。

2.4.2.2不同取樣方法的布點:

(1)定點取樣:將空氣收集器放置在選定的取樣點、勞動者的呼吸帶進行的取樣。

取樣點數目的確定:

工作場所按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質的工作地點,至少應設定1 個取樣點。

乙個有代表性的工作場所內有多台同類生產裝置時,1~3 臺設定1 個取樣點;4~10 臺設定2 個取樣點;10 臺以上,至少設定3 個取樣點。

乙個有代表性的工作場所內,有2 臺以上不同型別的生產裝置,逸散同一種有害物質時,取樣點應設定在逸散有害物質濃度大的裝置附近的工作地點;逸散不同種有害物質時,將取樣點設定在逸散待測有害物質裝置的工作地點,取樣點的數目參照多台同類生產裝置確定。

勞動者在多個工作地點工作時,在每個工作地點設定1個取樣點。

勞動者工作是流動的時,在流動的範圍內,一般每10公尺設定1個取樣點。

儀表控制室和勞動者休息室,至少設定1 個取樣點。

(2)個體取樣:指將空氣收集器佩戴在取樣物件的前胸上部,將進氣口盡量接近呼吸帶所進行的取樣。

a.取樣物件的選定:

要在現場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檢測的目的和要求,選擇取樣物件。

在工作過程中,凡接觸和可能接觸有害物質的勞動者都列為取樣物件範圍。

取樣物件中必須包括不同工作崗位的、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其餘的取樣物件應隨機選擇。

b.取樣物件數量的確定

在取樣物件範圍內,能夠確定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時,每種工作崗位按下錶選定取樣物件的數量,其中應包括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每種工作崗位勞動者數不足3名時,全部選為取樣物件。

表2取樣物件及數量

在取樣物件範圍內,不能確定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時,每種工作崗位按下錶選定取樣物件的數量。每種工作崗位勞動者數不足6名時,全部選為取樣物件。

表3取樣物件及數量

3.例項:某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布點與調查

第一步,根據相關資料,如可研、初設、預評價報告書等,了解主要工藝流程。

圖1 某火力發電廠輸煤系統生產工藝流程

根據工藝初步確定該系統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主要為粉塵和雜訊。

表4初步辨識職業病危害因素

第二步,現場調查

目的:為現場布點提供依據。

內容:煤場的大小、工藝區劃、輸送皮帶布置情況,雜訊裝置布局等,繪製略圖。

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布點與調查

布點要以調查為基礎。為正確選擇測量物質 測量點 測量方法和測量時間等,必須在測量前對工作場所進行現場調查,根據工作場所的具體情況及監測的目的,結合職業衛生標準進行。1.現場調查對現場布點的重要性分析 1.1確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 通過現場調查確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對不確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可通過...

職業病危害因素目錄

衛生部關於印發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 和 建設專案職業病危害 評價規範 的通知 衛法監發 2002 63號 各省 自治區 直轄市衛生廳局,各計畫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各集團公司 行業協會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十五條的規定,現將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 和 建設專案職業病危...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分析

市職業病防治所 一.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 職業病危害因素 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因素。包括 1 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危害因素 1 化學因素 粉塵 鉛 三氯乙烯 苯 正己烷等 2 物理因素 雜訊 異常氣象條件 電磁輻射 電離輻射等 3 生物因素 如炭疽桿菌 布氏桿菌等。如 作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