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會計學》第一階段導學材料

2022-03-27 18:32:24 字數 4918 閱讀 7198

《基礎會計學》第一階段導學材料(第1章-3章)

第一章總論

第一節會計的基本概念

一、會計的產生和發展

會計是適應生產發展和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而產生的。

一般認為從單式記賬法過度到複式記賬法是近代會計形成的標誌。

二、會計的職能

會計的職能就是指會計在經濟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一)會計的反映職能

會計反映職能:就是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從數量上反映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已經發生或完成的經濟活動,為經營管理提供資訊的功能。

反映職能特四個特點:

1. 會計主要是利用貨幣計量綜合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為經營管理提供可靠的會計資訊,從數量方面反映經濟活動可以採用三種量度:實物量度、貨幣量度和勞動量度。

2. 會計反映不僅是記錄已發生的經濟業務,還應面向未來為各單位的經營決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據。

3. 會計反映應具有完整性、連續性和系統性。

完整性就是指凡屬於會計反映的內容都必須加以記錄不能遺漏;連續性是指對各種經濟業務應當按照其發生的時間順序依次的進行登記,而不能有所中斷;所謂系統性是指會計提供的資料資料,必須在科學分類的基礎上形成相互聯絡的有序整體,而不能雜亂無章。

4. 會計反映會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而進一步演化,逐步改變其表現方式。

(二)會計的監督職能。

監督職能:就是指會計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會計反映所提供的經濟資訊,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控制,使之達到預期目標的功能。它的特點:

1. 會計監督主要是利用會計反映職能提供的各種價值指標進行的貨幣監督。

2. 會計監督是在會計反映各項經濟活動的同時進行的,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的監督。

會計的反映職能和監督職能是不可分隔的,二者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沒有會計監督,會計反映就失去存在的意義;沒有會計反映會計監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礎。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並利用專門的方法和程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的、連續的、系統的反映和監督,旨在提供經濟資訊和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節會計的物件

一、會計物件的一般說明

會計物件:是指會計所反映和監督的內容,即會計的客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的物件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主要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即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中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

二、會計物件的具體表現

會計物件在企業中的具體表現。會計物件在企業中可表現為企業再生產過程中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也就是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就是一般所說的會計物件要素,或者會計要素,可見會計要素就是對企業會計物件按照其經濟特徵所作的分類。

第三節會計的任務

會計任務:是指對會計物件反映和監督所要達到的目的。會計的任務取決於會計的職能和經濟管理的要求,並受會計物件的特點所制約。

一、就是反映和監督各單位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提供會計資訊,加強經濟核算,這裡強調是提供資訊。

二、反映和監督各單位對財經政策、法令、制度的執**況,維護財經紀律。

三、充分利用會計資訊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經濟前景,參與經營決策。

第四節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會計基本前提:是指為了保證會計核算工作的正常進行和會計資訊的質量,對會計核算的內容、範圍、基本程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

會計核算時,應以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作為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服務的特定單位,會計主體前提是指會計所反映的是乙個特定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它明確了會計工作的空間範圍。

會計主體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具有一定數量的經濟資源;(2)、進行獨立的生產經營活動或其它活動;(3)、實行獨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體經濟情況的會計報表。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會計核算應該以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而不考慮企業是否將破產清算。只有在持續經營前提下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才區分為流動的和長期的;企業的資產才以歷史成本計價而不以現行成本和清算**計價;才有必要和可能進行會計分期,並為採用權責發生制奠定基礎。

三、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把企業持續不斷的生產經營過程劃分為較短的、等距離的會計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按期編制會計報表。

會計期間:就是指會計工作中為核算生產經營活動或者預算執**況所規定的起止日期。我國會計年度是自公曆一月一日起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有了會計期間這個前提,才產生本期、非本期的區別,才產生了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才能正確貫徹配比原則。

四、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經營成果,或其它單位的經營活動都通過貨幣計量予以綜合反映,其它計量單位雖然也要使用但是不佔主要的地位。《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應該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以貨幣作為統一計量單位包含的幣值穩定的假設。

注:以下第

五、第六節內容根據2023年2月15日新公布的會計準則制定,同學們在學習中如不清楚可在論壇中提問。

第五節會計的確認和計量

一、會計的確認基礎是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是指企業應按收入的權利和支出的義務是否屬於本期來確認收入、費用的入賬時間,而不是按款項的收支是否在本期發生。

二、會計的計量基礎有:

1、歷史成本,又稱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資產時或實際發生的成本作為資產的入賬價值。

一般來說,資產的歷史成本越高,資產的原始價值就越大;反之,資產的原始價值就越小。

2、重置成本,是指企業重新取得與其所擁有的某項資產相同或與其功能相當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3、現值,是指資產或負債形成的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價值。

4、可變現淨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

5、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

第六節會計資訊質量要求

一、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又稱真實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提供的資訊,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如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到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資料可靠。

二、重要性原則

重要性原則:是指會計報表在全面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同時,對重要的會計事項應當單獨核算、單獨反映,而對不重要的會計事項則可以適當簡化或者是合併反映,以集中精力抓好關鍵。

三、可比性原則。

可比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應當按照規定的處理辦法進行,會計指標應當口徑一致,以便在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橫向比較。

四、及時性原則:是指會計事項的處理,必須在經濟業務發生時及時進行,講求時效,以便與會計資訊的及時利用。

五、明晰性原則:是指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應當清晰明了,便於理解和利用。

六、謹慎性原則

謹慎原則:又稱穩健性原則、審慎性原則,是指在處理企業不確定的經濟業務時,應該持謹慎的態度。包括過個方面:

如存貨在物價**時期的計價採用後進先出法,對應收賬款計提壞帳準備,固定資產採用加速折舊法等。

七、相關性原則

相關性原則:是指會計資訊要同資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相關聯,即人們可以利用會計資訊做出有關的經濟決策。

八、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指交易事項的經濟實質重於它們的法律形式。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

第七節會計核算的方法

一、會計方法

會計方法:是用來反映和監督會計物件,完成會計任務的手段。

會計方法包括會計核算的方法、會計分析方法和會計**、決策的方法等等。會計核算是會計的基本環節,會計分析、會計**和決策都是在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利用會計核算資料進行的。

二、會計核算的方法

會計核算的方法是對會計物件進行完整、連續、系統的反映和監督所應用的方法。

1. 設定會計科目

2. 複式記賬

3. 填製和審核憑證

4. 登記賬簿

5. 成本計算

6. 財產清查

7. 編制會計報表

第二章會計科目和賬戶

第一節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是會計物件的具體化。

一、資產

資產: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並能為企業提供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

資產的確認要具備三個條件:

(一)資產是一種能為企業提供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

(二)資產要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

(三)資產必須是可用貨幣計量的。

企業的資產可以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它資產。

1.流動資產: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乙個營業週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一般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短期投資等等。

2.長期投資:長期投資是指不準備在一年內變現的投資。包括**投資、債券投資等等。

3.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包括房屋及建築物、機器、裝置等等。

4.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或者是商譽等等。

5.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等等。

二、負債

負債:是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以資產或勞務償還的債務,這就是負債的確認標準。按其流動性可以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乙個營業週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票據等等。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乙個營業週期以上的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或者是應付債券等等。

三、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投資人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包括企業投資人對企業的投入資本,以及形成的資本公積金,盈餘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所有者權益的具體內容:

1.投入資本:指投資者實際投入企業經營活動的各種財產物資和貨幣資金,即實收資本。

2.資本公積金,包括資本溢價,法定財產評估增值、接受捐贈資產的價值等等。

3.盈餘公積金:是指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從稅後利潤當中提取的公積金,或者公益金。

4.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留待以後年度分配的利潤。

《管理學原理》第一階段導學重點

管理學原理 第一階段學習包括九章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二章 管理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章 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管理道德建設 第四章 計畫概述 第五章 計畫技術與計畫的組織實施 第六章 決策 第七章 組織概述 第八章 人力資源管理 第九章 組織文化與組織變革 第一章管理概述 本章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

學用政策」第一階段活動總結

南寧市西鄉塘區安吉中學 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和安排,我校高度重視,從3月開始,在全校深入開展 解放思想 趕超跨越 大討論活動。全校行動迅速,部署周密,措施得力,保證了活動的紮實深入開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目前,全校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態勢良好,氛圍濃厚,較好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學習宣...

第一階段報告

二 研究的目標 1 通過研究,使教師學會依據正確的學情分析和學科教學價值定位的把握,制定有效而可測的教學目標,養成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的專業習慣 2 通過研究,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思維,學會 從而學會學習,獲得健康成長 3 通過研究,促進教師學會有效推進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實現課堂教學中科學預設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