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答辯題

2022-03-26 17:14:59 字數 1747 閱讀 5140

11.情境設定遵循哪些原則?

答:1.興趣性。

學生學習的內在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機,也是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強大動力。2.生活性。

創設的情境一定要貼近學生生活,要是學生熟知的生活現象。3.知識性。

創設學習情境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要有一定知識性,同時與新知識有密切聯絡,能為新知識的開展搭建一座橋梁。4.實踐性。

情境一定是要可感知,可體驗,可操作,要為**提供支撐,蘊含有**所需要的資訊,學生通過實踐可以從情境中提煉出這些資訊。

12.結合實際活動談一談如何利用生成資源?

答:隨著活動的展開,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和體驗會不斷加深加寬,從而生成新問題、新目標和新的活動資源。教學中,要對這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的生成性資源,教師應該以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提高學生的素養為宗旨,在教學中緊緊圍繞這個目標,對生成資源進行合理的揚棄,使活動既不背離教學預設,又能根據活動開展的情況自然發展,從而使活動的生成更具有效性。

13.綜合實踐與學科教學如何整合?

答:學科領域的知識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公升;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1.

整合學習過程,轉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興趣。2. 整合年級學科資源,強化資源整合意識,提高學習的的效率。

3. 整合學業評價,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4.綜合實踐實施中培養學生哪些能力?

答:1.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2. 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意識和能力。3.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4. 培養學生的**能力。

5.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15.主題在初選時要注意什麼?

答:1.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寫下與主題有關的事件、情節或關鍵詞,點子越多越好,題目越新越好。

2.讓學生暢所欲言,自由發表意見,作為主題選擇時的參考,形成乙個範圍廣闊、多種多樣的主題集。

16.實踐活動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答:為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順利、成功地開展,需要做好物質上、心理上、組織上以及時間、空間上的準備。物資準備包括圖書資料、裝置場地等。

心理準備包括激發學生對主題活動的濃厚興趣與熱切嚮往,營造積極氛圍,處理消極情緒等。組織準備指規則活動的組織形式,提出人員分組建議,選舉或指定組長,明確組長的責任,同時加強與校外有關人員的聯絡,以及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援等。時空準備指計畫活動開展具體事項、時間、地點等要事先落實,告知當事人。

17.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答:綜合實踐活動成果應以研究報告、調查報告、實驗報告、實物、**、錄影等,展現活動的過程、效果與成果。

18.如何讓綜合實踐活動課回歸生活?

答:1.扎根校園生活,獲取實踐經驗。2.回歸家庭生活,拓展實踐渠道。3.親近自然生活,豐富實踐內容。4.走進社會生活,生成實踐資源。

19.在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答: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生活出發。

2.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善問。3.

關注課堂生成,使問題意識貫穿整堂課程學習中。4.教師要注意評價的作用,運用多層次評價鼓勵學生整理思路,引向新的問題研究。

5.教師要善於把多種課程資源引入課堂中,學生在課外、課後的預熱反思和資料準備中都會發現新的問題,讓問題成為全程學習的引導力量。

20.在活動方案制訂階段,學生出現了哪些問題?教師在指導小學生制訂活動方案時,應注意什麼?

答:1.目標不夠明確。

2.步驟不合理,方法不科學。3.

對困難估計不足。教師在指導小學生制訂活動方案時,應注意:1.

具體細緻。2.切實可行。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結題報告

近三年來,根據實際情況,一直在努力實施新課改,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引領學生走向社會,關注自然,體驗生活。學校注重培養學生關心他人 關心社會 關心生態環境 關心地球 關心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了學生愛自然 愛生活 愛家鄉,進而愛社會 愛祖國等方面的思想素質的提公升,激勵其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的...

面試答辯題

2012年河南省安陽縣教師招聘答辯題 一 請您說出現代新型師生關係的特點是什麼?參 要點 1.尊師重教2.民主平等3.教學相長4.心裡相融 2.上課時,教師讓學生拿出學具,其中一名女生尖叫一聲,其他學生哄堂大笑,老師走到這位女生面前,從書包中掏出乙隻青蛙,女生的同桌一名男生紅著臉低下了頭。這名老師用...

員工答辯題

怡朵蛋糕員工答辯題 一 填空題 共21分,每空格1分 1 迎賓語 歡迎光臨 歡迎光臨,請隨意選購 2 送客時 謝謝光臨 請慢走,歡迎下次光臨 再見 3 向客人道歉時 不好意思 實在對不起 4 客人向你致謝時 不客氣 請別客氣,很高興為您服務 這是我應該做的.5 不能立即接待時 不好意思,請稍等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