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暑期實踐

2022-03-23 06:05:27 字數 3960 閱讀 6607

淮陰工學院

「思政課」社會實踐報告

題目: 竹泓鎮剩餘勞動力轉移狀況調查與研究

姓名學院

班級:學號:

指導教師

承諾書我是淮陰工學院學院班學生我承諾: 2011 年暑假,我認真仔細地開展了「思政課」社會調查實踐活動,所寫實踐報告《竹泓鎮剩餘勞動力轉移狀況調查與研究》,內容真實,絕無抄襲現象。

承諾人:

日期:2011-08-10

竹泓鎮剩餘勞動力轉移狀況的調查與研究

選題理由:我國現階段的農業屬於粗放型的生產模式,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存在農村,農民的隱性失業問題嚴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是城鄉二元經濟體制消除,以及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步驟。

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可以豐富城市勞動力資源,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民潛在失業問題,改變原有的農村生產模式。但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面臨諸多問題,諸如農村務工人員的法律地位,社會保障,醫療保險等等一系列問題,**在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中必須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是影響我國社會安定與經濟發展的大問題。由於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人數眾多,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將會是一項長期的工程。而農業的容納能力十分有限,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非農化」是唯一的出路。

我於2023年7月15日至2023年8月10日在江蘇省興化市竹泓鎮做了題為《竹泓鎮剩餘勞動力轉移狀況的調查與研究》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此次實踐主要通過發放問卷調查進行,其中一部分面向城市居民,一部分面向農村居民,問卷實發85份,實際收回82份。

1農村家庭中是否存普遍存在勞動力剩餘

選擇a. 普遍存在佔64%

選擇b 少量存在佔28選擇c 極少存在的佔 8%

根據調查可以顯示我鎮家庭中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剩餘的勞動力,並且勞動力的數量也是在高位。

首先在中國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影響下的中國農村的生產方式,以及中國數千年的小農經濟框架之下,大規模的集約型的農村生產方式在中國還是很少見的,在中國存在小農經濟中的粗放型農業生產是普遍存在的,

第二, 中國的計畫生育是在改革開放以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提出的,中國的青壯年勞動力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段時間內沒有考慮計畫生育等一系列人口計畫造成的結果,所以在青壯年勞動力這一階段,中國的農村勞動力正處於富於的狀態。

2農村家庭內部剩餘勞動力是否有進城務工的意願

a. 有強烈意願的佔 34%

b 根據農時的安排入城打工計畫的佔 56%

c 意願較少的佔 10%

根據資料表示家庭內部對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問題有著相當大的共識,基本上都是有入城務工的意願 。

對於農村家庭剩餘勞動力有強烈的入城務工的意願可以表明:

首先,在我鎮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問題並沒有得到重視,大量的勞動力無法得到**與國家的正式轉移而是通過自主入城打工這一行為進行自發的轉移活動。

第二,我鎮農村的生產發展方式仍然處於落後的粗放式的小農經濟與簡單的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之下,集約型的高科技融入的新型農業方式沒有在中國形成規模。

第三,在二元城市結構模式之下,農村的發展與城市的經濟與收入有著巨大的差距,農民以及農村的收入沒有得到應有的傾斜,這種形態也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的突出矛盾。

第四,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城市的社會保障體系要遠遠高於農村。

3 城市對農村勞動力與務工人員的吸引之處多選

選擇 a。城市豐富的物質資源享受的佔 73%

選擇b 良好的教育環境佔89%

選擇 c 相對與農村來說更多的收入 79%

選擇 d 城市較為完善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障佔 81%

根據調查的資料 ,因為農民階層在中國仍然是最多的。

4 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有利方面多選

選擇a. 豐富了城市內部勞動力資源 85

選擇b. 推動城市的產業發展 37%

c. 推動城市化發展54%

d. 增加農民農村的收入81%

e. 改變農村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65%

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是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方式,城鄉二元結構也是阻礙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阻礙。

首先,在我鎮大量剩餘勞動力存在與農村所以導致了大量農民隱性失業,將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轉移向勞動力需求的第二產業已經在中國剛剛興起的第三產業。

第二,我國的農業是粗放型的農業生產方式,受到我國數千年的小農經濟的影響,已經改革開放之後的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的影響。將大量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提高我國的農業科技含量,將農村方式轉變為集約型。

5家庭成員進入城市務工是否有將家庭帶入城市的意願

選擇a 有的佔 66% 選擇 b 的佔 14% 選擇c 酌情而定的佔 20%

根據調查問卷分析得出的結果

大部分的村民更加願意通過進城務工,當在城市中站穩腳跟之後將家庭遷入農村。首先從乙個側面仍然反映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大規模存在以及農民農村的收入狀況與城市有著巨大的差距。

第二在中國進行城市化的過程之中,以及農村經濟結構轉變中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並沒有乙個明確的規定與安排。

第三城市的教育、衛生、醫療、社保等等一系列軟硬體設施與農村有著巨大的差別也是吸引農民往城市轉移的動力之一。

6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困難與面臨的問題多選

a. 城市的規模與容量佔 47%

b 農村勞動的自身職業技術與所需要有一定距離 55%

c. 城市居民的質疑與排斥難以融入城市 60%

d. 不完善的農村務工人員保障 77%

e.不完善的就業安排渠道 49%

根據調查問卷分析在我鎮剩餘勞動力在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之中會遇到很多相應的問題,需要**來引導與解決。

在所有的問題當中農村的務工人員最首要注重的是農村務工人員的物質生活醫療衛生的諸多方面的保障。這也體現了在農村務工人員入城務工的過程中他們的諸多應享有的權利與保障是被忽略與不被重視的。

第二點是城市居民對城市務工人員的排斥與質疑。不富裕的城市務工人員會在城市之中收到少數城市居民的排斥,收到不公正不平等的對待。

對於農村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之中,農村務工人員職業安排以及工作渠道的拓寬,更重要的是農村勞動力的職業素質培養。這些都是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最後一點是城市的規模由於農村勞動力的湧入要進行拓寬,對農村轉移的人口的安排也是至關重要的。

7**對於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側重點是什麼

選擇a. 制定, 明確 , 完善農村務工人員保障法律佔 48%

選擇b. 完善對於從農村轉移向城市的勞動力的醫療保障 14%

選擇c. 建立完善農村勞動力就業平台和就業培訓21%

選擇d. 建立新的文化體系使農村轉移勞動力更好的融入城市佔 17%

從調查問卷中我們得知在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中對**在城市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側重點之中對於制定,明確,完善農村務工人員的法律以及保障是較高的。這體現了農村入城的勞動者需要得到自身的認可與保障,獲得與市民平等的權利與保障。

,**的服務性需要更明確的突出。

8農村剩餘勞動向城市轉移的看法

選擇 a. 支援促進城市發展農村進步社會發展佔 37%

選擇 b. 反對造出社會問題大量存在12%

選擇 c. 有節制的進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 51%

根據調查報告分析

對於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是肯定的態度占多數,多數人認為對於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需要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夠一下子全部完成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

但是有少數不反對勞動力的轉移,將勞動力往城市轉移是有許多的弊端,這也要求**在農村勞動力轉移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調和城鄉矛盾。

調查心得:通過這次實踐,我積累了社會經驗,使我在社會中接觸各類人群時有了更靈活的應對手段,使我學會了去與人接觸認識,並且與人交流,使我在此過程中,充分地克服了自己害羞畏縮的心理,使我在與陌生人的接觸中多了乙份自信,也新添了乙份自如。我相信在以後進入社會就業的過程中,這乙份自信和自如將會永遠地伴隨著我,這將成為引導我步入社會的乙個先決因素,可以說通過這樣的社會實踐,使我們在面對就業時多了乙個競爭優勢。

我想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就是這樣一座橋梁,它引導我們學生去地認識和接觸社會,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園中成長的大學生完成由校園走向社會,避免了大學生在初入社會時所發生不知所措,真正地把大學生的教育與社會就業相結合,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思修實踐報告

主題 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前言大學不僅是學術的聖殿,是知識的天堂,也是孕育著愛情的伊甸園。從踏進廣外大的這一天起,我們走進了憧憬中的象牙塔,大一的同學們對愛情充滿了美好的期待,我們也可以看到校園裡面情侶們甜蜜的身影。戀愛中不僅存在著溫馨,也可能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因此,了解廣外大學生的戀愛心理和現...

思修實踐報告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公民素質現狀調研 社會實踐報告 院系專業班級 學號姓名 指導教師 2013年12月 社會實踐 導語 作為大學生我們現在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幹什麼。我們想為大學生做出的幫助,因為祖國的未來是我們的。對此我們做出如下調查 時間無情的在我們年輕的臉上留下歲月的痕跡,不知不覺間,來到石...

思修實踐報告

一 活動目的與意義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和任務是引導大學生理論聯絡實際,提高大學生關注社會 關注現實的熱情和能力,使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教育 長才幹 作貢獻,增強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加深對課堂教學中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實踐考察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