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適應性教育中的職業生涯規劃

2022-03-18 18:07:21 字數 3027 閱讀 9015

大學新生從中學來到大學,面對陌生的新環境,他們還沒有充分的心理和經驗準備,很容易對新環境產生不適應,即新生適應性問題,主要表現在生活、學習、心理、人際交往等幾方面。

生活上,大學新生基本都是在自己的家鄉完成中小學階段的學習,當離開家鄉來到嚮往的大學時,他們中許多可能要面臨生活環境的較大變化。若他們暫時不能適應當地的氣候、飲食習慣甚至風土人情時,就會產生一系列的不適應症狀。中學迫於對高考公升學的壓力,對學生的管理極其嚴格,通常採用以班主任為核心,家長為輔的管理模式。

而大學則採取相對寬鬆、開放的管理方式,即高校巨集觀管理與自我管理相結合,使學生獲得了更多自我支配的空間。

學習方面,中學時期,學生的學習目標很明確,認真學習考上理想大學。但當這一目標成為現實時,他們的思想開始鬆懈,老師及父母也沒有再為他們設定新的學習目標,而自己又未及時樹立人生目標、規劃未來職業理想,使新生感到極度的迷茫、空虛,學習失去了動力,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學、應該學什麼,學習變得懶散。進入大學,課程變少了,可支配的課餘時間多了。

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學習基礎、專業方向及興趣愛好,充分利用大學裡好的學習環境,圖書館豐富的藏書以及先進的實驗裝置進行自主學習。但許多學生僅滿足於學校開設的專業課程,仍像中學時期一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心理方面,大學新生在心理發展上還處於由幼稚轉向成熟的過渡階段,他們渴望擺脫教師、家長控制的願望以及進入大學需要獨立生活的現實使得他們想要快速成熟。但剛剛步入大學的新生由於社會閱歷淺,尤其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弱,思維方式較片面,看待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還不夠成熟,這又與他們想要獨立成熟的意識形成反差,容易導致看問題較偏激,在行為上出現情緒化的心理反應。

人際交往方面,在傳統教育中,教師角色占有重要地位,對學生的成長有較大影響,同時給予學生嚴肅、嚴厲的印象。進入大學後,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輔導員,也可能因為乙個人帶幾百個學生,而記不住每個學生的名字,更不要說與每位學生進行了解交流。同時,當代大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禮貌多了份敷衍和漠然,導致師生關係產生隔閡。

不僅在師生的交往方面,在與同學間、異性間的交往都會或多或少出現障礙。

因此,在諸如此類大學生活適應性問題面前,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鼓勵大學生對職業生涯、人生道路規劃非常有必要。加強大學新生理想信念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以及確立自我人生道路發展方向。新生進入大學後失去了高考的壓力,學習目標處於「真空」狀態、人生目標處於「迷茫」狀態。

因此,高校應結合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形勢及學生實際,積極引導新生認真審視自我,明確上大學的目的、如何安排大學生活、建立人生規劃、選擇個人發展道路。引導新生調整心態,確定學習目標,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抱負的高素質大學生。

1、人生規劃教育。人生規劃教育就是新生思想引導及人生引領教育。高校要通過了解新生的發展基礎和思想實際,引導新生依據自己的性格特徵及個人喜好初步擬定自我人生計畫。

對大學新生進行人生規劃教育有助於引發新生對大學生活、職業選擇、人生發展進行思考,有效幫助新生確立新的人生理想和學習目標。

2、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通過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新生展開職業意識培養教育和職業規劃教育,逐步向新生分析專業與職業之間的關係,以及了解職業對大學生相關能力的要求,同時通過測試或問卷形式幫助新生分析自身的優勢與劣勢並發現自我職業興趣及傾向,從而盡早確立職業方向。職業生涯規劃不僅有助於新生盡快確立大學學習目標,而且能有效提高新生的學習興趣、動力及學習效果。

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正確認識自己、定位自我,並在此基礎上成功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這既是社會發展對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大學生自我完善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面對日趨激烈的就業形勢和終身教育的學習型社會,大學生要想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並在今後的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就需要盡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並形成良好的職業規劃素養。作為高校,應以大學生自身實際和成才需求為切入點,以學生主體性為結合點,充分整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力量,促成大學生牢固樹立職業規劃意識,形成良好的職業規劃道德,掌握嫻熟的職業規劃知識和技能。

職業生涯規劃不只是一種學習內容,它還是一種生活態度。職業生涯規劃旨在使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意向、職業潛能和外部環境,盡早確立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和事業奮鬥目標。在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內容中,蘊涵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積極對待生活的態度。

正如弗洛姆所言「我們需要乙個獻身的目標,以便把力量整合到乙個方向,以便超越我們的孤獨生存狀態,超越此狀態所造成的一切疑慮與不安之感,並且滿足我們企求生活之意義的需要」。的確如此。視職業規劃為一種學習內容的人,他們為了規劃而規劃,注重的不是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而獲得的發展,追求的是職業規劃內容學習中的固定化、形式化,並沒有將職業生涯規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去,職業規劃的態度並沒有形成。

而將職業生涯規劃視為生活態度的,他們明白討論交流只是一種外在形式,知己知彼、生涯決策只是為達到目標而採取的步驟,他們更注重的是職業生涯規劃精神的養成。因此,他們都能敞開心扉深入剖析,了解自己的優勢特長,調研訪談了解社會,明確社會發展所需。他們在規劃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生活態度。

作為一種生活態度的職業生涯規劃,其注重的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品質、職業規劃精神的養成。它意味著大學生通過此內容的學習,能把職業生涯規劃作為自己的努力目標,意味著大學生能以規劃的眼光正視自己和外在環境,能克服困難而不隨波逐流。

對於大學生而言,大學階段是其職業生涯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大學生職業意識出現、職業定向、職業探索和採取相應行動並實現職業目標的重要時期。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積極引導和加強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的培養,能促使大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促使大學生明確自身職業規劃與未來職業發展目標,又好又快地完成向職業人、社會人的過渡與轉變。

參考文獻:

[1]宋瑞鋒.大學本科新生適應度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2]王春燕.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的現狀及培養途徑**[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4):65-68.

[3]王海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 2013.

[4]黃娜.大學新生適應性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3.

[5]尉露凡.大學新生適應與小組工作[d].內蒙古師範大學,2014.

[6]介健美.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在高校新生大學生活適應中的作用[j].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7,22(11):32-34.

[7]蒙維洋,李玉清.提公升大學生職業規劃素養的思考[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33(1):57-60.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書

2 提高中國世貿組織國際化程度的要求。為外國 部門 國外著名機構和名牌大學培養高階漢語人才和漢語教師,方便和其他國家經濟文化聯絡,促進中國世貿組織國際化程度的提高。3 傳播中國文化的歷史使命需求。弘揚中華文化傳統,傳播漢語,讓漢語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是我們對外漢語人的光榮使命和艱鉅任務。二 我的...

大學生職業適應性文獻綜述

職業適應性是個體對工作任務 環境 人際關係等的適應過程和適應結果,是人與職業的相互協調和有機統一的過程。職業適應性反映了個體與職業之間通過不斷磨合達到和諧的過程和結果,是大學生適應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職業適應性主要包括學習及技能適應性 人際適應性 職業意識適應性 職業選擇適應性 職業環境適應性五...

大學生職業生涯

電子資訊工程 專業學生學號 一 自我認知 巴斯德說 立志 工作 成功,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人的一生有多少的時間是用來工作的呢?答案不言而喻。從我們背起書包步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是在為將來找到乙份適合自己,能夠實現自 己自身價值的工作崗位而努力。現實生活中的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