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大科學7上 知識點

2022-03-16 07:57:05 字數 4963 閱讀 1953

第0章走近科學

§0-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0-2、什麼是科學**

1、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實驗又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

2、科學**的基本步驟:發現問題→建立假設→收集證據→得出結論→檢驗假設。

§0-3、建立你的健康資訊檔案

1、健康資訊檔案基本包括身高、體重、體溫、心率等內容。

2、長度的測量:

(1)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公尺(m),

其他單位:千公尺(km),分公尺(dm),厘公尺(cm),公釐(mm),微公尺(um),奈米(nm)

1千公尺=1000公尺; 1公尺=10分公尺=100厘公尺=1000公釐=106微公尺=109奈米

(2)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直尺、公尺尺、捲尺、皮尺等)

(3)認識刻度尺:①觀察零刻度線是否有磨損 ②量程:測量的最大範圍

③分度值(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長度。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決定的

(4)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

①放正確: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緊貼被測物體。(傾斜造成讀數偏大)

②看正確: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視線偏左讀數偏大,視線偏右讀數偏小)

③讀正確:先讀被測物體的準確值,即讀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計值。(一定要估讀)

④記正確:記錄數值 = 準確值 + 估計值 + 單位 (無單位的記錄是沒有意義的)

⑤零刻度線磨損的尺可以從尺的某一清晰刻線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讀數時減去起點長度。

(5)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

1)疊積法(積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積少成多,測多求少的方法來間接地測量。如:測量一張紙的厚度,、一枚郵票的質量、細鐵細的直徑等。(注意:頁數和張數的區別)

2)滾輪法:測較長曲線的長度時,可以先測出乙個輪子的周長。當輪子沿著曲線從一端滾到另一端時,記下輪子滾動的圈數。長度=周長×圈數。

3)化曲為直法:測量一段較短曲線的長度,可用一根沒有彈性不大的柔軟棉線一端放在曲線的一端處,逐步沿著曲線放置,讓它與曲線完全重合,在棉線上做出終點記號。用刻度尺量出兩點間的距離,即為曲線的長度。

如:測理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

4)卡夾法(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測量物體直徑。如:硬幣的直徑,桌球直徑等。

(6)測量誤差:

①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②可以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由於估計不準確造成的誤差。

3、溫度的測量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 用符號℃表示, 它的規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 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規定為100℃, 在0℃到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2、實驗室中常用的有水銀溫度計,酒精溫度計等

溫度計原理: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3、液體溫度計的使用:

(1)使用前,要先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選用合適的溫度計)

(2)測量時,手要握溫度計的上端, 要使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液體中, 跟被測物體充分接觸。( 但不要接觸容器壁和底部)

(3)測量時,要等到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讀數時溫度計玻璃泡繼續留在待測液體中(不能拿開讀數), 讀數時視線應與溫度計液拄上表面相平.

(4)記錄讀數時, 數字和單位要寫完整, 並注意是否漏寫了單位.37℃讀作:三十七攝氏度(不讀成攝氏三十七度);—20℃讀作:零下二十攝氏度或負二十攝氏度

4、體溫計的量程:35℃— 42℃ ,最小刻度 :0.1℃,

特點:玻璃泡上方有很細的玻璃彎管,用前需甩一下,離開人體讀數。

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

4、時間的測量:

1、心率是心臟或者脈搏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測量心率需要使用計時工具。

2、時間單位: 秒(s). 常用的還有分(min)、時(h)、天、月、年等

換算關係是:1天=24小時,1小時=60分=3600秒

3、測量工具:鐘、表

§0-4、幾個主要的科學概念

1、質量

科學以自然界為研究物件,自然界由物質組成,物質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之中。

1、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溫度、位置和狀態的改變而改變。

2、質量的單位:國際單位:千克(kg);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實驗室裡常用天平來測量物體的質量, 常見的是托盤天平.

4、托盤天平的基本構造:分度盤、指標、托盤、橫樑、標尺、遊碼、底座、平衡螺母、砝碼。

5、托盤天平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放平: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調平:將遊碼撥至「0」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具體是:指標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標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標對準分度盤**刻度線,或指標在**刻度線左右小範圍等幅擺動。

(3)稱量:量時把被測物放在左盤,用鑷子向右盤由大到小的加減砝碼(左物右碼),再調節遊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加砝碼時,先估測,用鑷子由大加到小,直至天平恢復平衡。

思考:如果物體和砝碼放置的位置反了,這時怎樣求得物體的實際質量?

(4) 讀數:被測物質量=所用砝碼總質量+遊碼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標尺的最小刻度值;讀遊碼左側所指的刻度值);

(5)稱量完畢整理天平,及時用鑷子將砝碼放回到砝碼盒內。

注意:(1)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

(可在兩個盤中都墊上大小質量相等的兩張紙或兩個玻璃器皿)。

(2)液體質量的測量:先稱出空燒杯質量,再把液體加入燒杯,稱出總質量,用總質量減去空燒杯質量就是液體質量。

2、能量:一切物體都有能量

能量的形式: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形變的物體有形變的能(也稱作彈性勢能)、發聲的物體具有聲能、發光的物體具有光能、食物、燃料裡都有化學能,一切物體都有熱能。除此而外,還有電能等很多能的形式。

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轉化。

(1)植物光合作用:太陽能或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2)水電站:水能轉化為電能

(3)燃料燃燒: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光能

(4)摩擦生熱:動能轉化為熱能

3、資訊:資訊傳播的形式:符號、文字、影象、聲音等

資訊的載體:書籍、報刊、廣告等

資訊傳播的工具:廣播、電視、**、網路等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

1、地球上艷麗多姿的生物是和它們生存的環境相適應的。我們把它們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稱為棲息地或生境。陸地能為陸生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但是陸地上的水分不充分,環境條件複雜,陸生生物的形態和生活習性多種多樣。

2、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鬆層,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養分 、 水分和空氣。

3、陸生植物一般有些什麼結構: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4、根的功能:吸收水分、無機鹽 。

5、莖的作用:支撐和輸送養分。莖的形態:直立莖、匍匐莖、攀援莖、纏繞莖。

各種形態的莖都是對陸地生存空間的適應。

請說說下列植物各屬於哪種莖:

士多啤梨: 匍匐莖牽牛花: 纏繞莖爬山虎:攀援莖

6、葉的功能: 吸收太陽能,製造有機物 。

仙人掌有葉嗎?它用什麼結構進行光合作用?仙人掌的這種結構適應怎樣的生活環境?

有,但退化成了葉刺。用多汁的莖進行光合作用。適應沙漠乾旱的環境

7、許多植物的花五彩繽紛,香氣襲人,能吸引昆蟲拜訪,幫助植物傳送花粉 。這些花稱為蟲媒花。小麥的花不鮮豔,花粉很小、很輕,依靠風力傳播,這種花稱為風媒花。

像小麥這種花的特徵是植物對風力傳播花粉的適應。

蟲媒花通常花冠大而鮮豔,有花蜜或有芳香,花柱膨大有黏液。

風媒花通常花粉小、數量多,柱頭分叉成羽毛狀。

8、色彩鮮豔的果實能利用動物來傳播種子。色彩不鮮豔的果實借助風力來傳播種子。

9、陸生高等動物生活在陸地上要有發達的附肢支撐身體 ,主動捕食 ,並逃避敵人,陸生高等動物具有發達的附肢和有防止水分散失的身體表面是它們對陸地的適應。

10、鳥類雖然可以在空中飛行,但仍然要在陸地上覓食 、 築巢,它們是一類適應空中飛行的特化陸動物。

11、生活在北方的綿羊,在冬季到來之前**上會長出緻密的毛,毛的含絨量很高,以抵禦嚴寒的氣候,而在夏季到來之前,**則脫去部分絨毛,以適應炎熱的氣候。生活在沙漠中的駱駝,四肢底部有厚皮 ,適於沙地行走,駝峰內有脂肪,能分解產生水和能量,它有三個胃,第乙個胃能貯水,因此它善耐飢渴,適應沙漠環境,號稱沙漠之舟。

12、生物之間還有捕食和**食的關係,他們常利用自身的體形和體色的變化來逃避敵人的攻擊。

某些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同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十分相似的外表形態或色澤斑紋,這種現象稱為: 擬態如竹節蟲象樹枝。

動物為適應棲息地的環境而具有的與環境相適應的色彩,以免受到敵害的攻擊,這在生物學上叫作保護色 ,如蚱蜢在青草中是綠色,在桔草中為灰褐色。

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在身體上形成的鮮豔的色彩或斑紋,它可使敵害容易識別而不致受到攻擊,這在生物學上稱作警戒色,如蜜蜂的黑黃色彩。

13、在陸地上,還有一些動物生活在地下,如鼠,身體呈錐形 ,常在地下打洞。鼠夜間活動,白天藏於洞穴中,對農業和人類危害大。

14、水環境比陸地環境穩定得多,水中溶解有各種氧氣、氮氣、磷、鉀等無機物和醣類等有機物,溫度變化比較小。水生生物的結構比陸生生物簡單 。

15、水生低等植物

如單細胞和多細胞的綠色藻類,它們的特點是沒有根莖葉。 。

水生高等植物

如浮萍、荷花、蘆葦是常見的水生高等植物,它們的特點是有根莖葉,但葉的部分浮在或伸出水面 。

16、浮萍:它是一種浮水小草本植物, 倒卵形或長橢圓形形,上面都是綠色,有的僅生一條根,沒有明顯的莖葉之分。

荷花:它的莖生長在池塘、湖泊的泥中, 莖分節。荷花沒有發達的主根,只是從莖節上長出一些不定根 。

它的葉通過葉柄伸出水面, 葉柄和莖中都有孔道,通過它,荷花的水下部分可從水上的大氣中獲得氧氣 。

黑藻:全部都沉浸於水中,但開花時雄花伸出水面伸出水面,黑藻並不是藻類,而是高等植物 。

17、水生動物:魚類、哺乳類、兩棲類

魚類:身體呈紡錘形,用鰓呼吸

特殊的魚類:身體扁平,眼長在身體頭部上方,適應:海底的環境

哺乳類:體形似魚,前肢鰭狀、後肢消失,具有似魚的「背鰭」和叉狀「尾鰭」,體毛退化。鼻孔位於頭頂,邊緣有瓣膜,需在水面呼吸,。

浙教版科學八上 知識點

八年級上 科學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複習提綱 第一節水在 1.海洋水 海水約佔地球水總量的96.53 2.陸地淡水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體是冰川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淺層地下水,僅佔地球上淡水總量的0.3 3.水有固 液 氣三種狀態,水的三態變化屬於物理變化 4.水與生命 ...

華師大版科學八上物理知識點歸納

填空 第一章機械運動和力 機械運動 1 機械運動 物體 位置隨時間 的變化叫機械運動。2 參照物 在研究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 或者說被假定 不動的物體 叫參照物.3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同乙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4 勻速直線運動 快慢 不變 經過的路線是 直線的運動...

浙教版科學七上知識點彙總

浙教版科學七上 第一章科學入門 一 科學在我們身邊 作為科學的入門,本節內容從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現象入手,通過對這些自然現象的疑問,引發學生的 興趣,從而理解科學的本質 科學是一門研究各種自然現象,並尋找相應答案的學科。觀察 實驗 思考是科學 的重要方法。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改變著世界,但是我們要辯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