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

2022-03-04 09:34:32 字數 5036 閱讀 6845

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物理複習提綱

第七章力

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二、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比如:

物體由靜止到運動、物體由運動到靜止、物體運動速度由快變慢、物體運動速度由慢變快。)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二者可以同時發生,也可以單獨發生。如果物體的形狀或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乙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6、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7、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時產生的,沒有先後之分。

只有乙個物體不能產生力,要同時有兩個物體,它們之間才有可能產生相互作用的力,也就是施力物

體和受力物體要同時存在。

二、彈力

1、彈力

①彈性: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

②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形變後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③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力產生的重要條件:①發生彈性形變;②兩物體相互接觸。

生活中的彈力:拉力、支援力、壓力、推力;

2:彈簧測力計

①結構:彈簧、掛鉤、指標、刻度、外殼

②作用:測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量就越長。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對於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使用前:(1)觀察量程、分度值(便於讀數)。

(2)觀察指標是否指在零刻度(調零)。

(3)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卡殼。

使用中:(4)測力時,要使彈簧中心的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使指標和外殼無摩擦,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5)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板麵垂直。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物體的地理位置有關。

公式:g=mg [g——重力——牛頓(n);m——質量——千克(kg)]g=9.8n/kg(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

8n),在要求不是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第八章力和運動

一、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⑵說明:

【實驗設計】如圖,給水平桌面鋪上粗糙不同的物體,讓小車從斜面頂端從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後,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

【實驗結論】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

【推論】如果運動中的物體不受力,它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注意事項】

①三個小車需要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原因是保證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同。這利用了控制變數法。

②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誌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的情況下,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

2、慣性:

⑴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慣性不是力,「慣性力」、「在慣性作用下」或「受到慣性」、「克服慣性」等說法是錯誤的。

利用慣性的例項: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後可以讓它滑行。

防止慣性的例項:小型客車前排乘客系安全帶、車輛行駛要保持距離、包裝玻璃製品要墊上很厚的泡沫塑料、汽車限速、汽車禁止超載。

解釋慣性現象的基本步驟:

①確認研究物件原來處於什麼狀態;

②其中的哪個物體(或物體的哪一部分)受何種力,運動狀態發生何種改變;

③哪個物體(或物體的哪一部分)由於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④發生了何種現象(或造成了何種結果)

二、二力平衡

1、幾個力平衡:物體在受幾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是平衡力。

2、平衡狀態:物體如果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於平衡狀態。

3、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可以用八字概括「同物、等大、反向、共線」。

5、實驗:**二力平衡的條件

【實驗設計】在乙個光滑的桌面上放一輛小車,小車兩端分別用細線拴住,通過定滑輪與等質量的砝碼連線,觀察小車的運動情況。把小車轉乙個角度,過一會兒,鬆開手,觀察小車的運動狀態。

【實驗結論】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條直線上。

【注意事項】

①實驗要在光滑的桌面上進行,目的是使實驗更加準確、可靠(排除摩擦帶來的影響)。

②定滑輪的作用:改變力的方向。

6、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乙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

7、力和運動狀態的關係:

8、判斷二力是不是平衡力的兩種方法:

(1)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若二力滿足「同物、等大、反向、共線」的條件,就是一對平衡力。

(2)根據二力平衡的定義:若物體在二力作用下,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就是一對平衡力。

9、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推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1)如果物體在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時,則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如果物體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時,則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會改變,如做變速運動、曲線運動等。

10、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推斷物體的受力情況:(與上面的判斷思維過程正好相反)

(1)當物體處於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則物體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當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時,則物體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三、滑動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摩擦力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產生的條件:第一:兩物體相互接觸。

第二:兩物體相互擠壓,發生形變,有彈力。 第三:

兩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第四:兩物體間接觸面粗糙。

4、、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5、測量滑動摩擦力:

①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②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於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③ 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該研究採用了控制變數法。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

6、應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

②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第九章壓強

一、壓強

1、壓力:⑴ 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注意: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水平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f = g

⑵方向: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援面指向被壓的物體。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⑴課本p30圖9.1—3中,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採用了控制變數法。

3、壓強:⑴ 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⑵公式:p推導公式:f = ps、s=

⑶單位: p——壓強——帕斯卡(pa);f——壓力——牛頓(n);s——受力面積——平方公尺(m2)

受力面積是兩物體相互接觸的面積。

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我們一般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乙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後確定壓強(用壓強的定義式求)。

4.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增大壓強的方法: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或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

2019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

第七章力 7.1力 f 1 定義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 1 乙個力的產生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且同時存在。2 單獨乙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3 力的作用可發生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可以發生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間。2 判斷力的存在可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判斷。力的作用效果有...

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

第六章電壓電阻 一 電壓 知識點1 電壓 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水壓是使水發生定向移動形成水流的原因 電壓是使自由電荷發生定向運動形成電流的原因。1 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2 電壓與電流的區別 電壓對電路中兩點間才有意義,而電流和電路中某處或某點對應,一般說成某處的電流,某用電器兩端的電壓。電壓是原...

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

第六章電壓電阻 一 電壓 知識點1 電壓 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水壓是使水發生定向移動形成水流的原因 電壓是使自由電荷發生定向運動形成電流的原因。1 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2 電壓與電流的區別 電壓對電路中兩點間才有意義,而電流和電路中某處或某點對應,一般說成某處的電流,某用電器兩端的電壓。電壓是原...